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苏联解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开辟了 形成了 发展了
 

[浅析苏联解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开辟了 形成了 发展了

发布时间:2019-06-24 04:00:50 影响了:

  摘要: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1991年12月25日,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镰刀锤子旗徐徐降下,一面代表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生起。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终结——苏联解体。然而,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如今,作为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居安思危,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今天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十月革命 党政建设 苏联解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十月革命绘制了世界历史的新蓝图
  李大钊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实践,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傲然于世,指引着全人类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二、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只有20万左右的党员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有200万左右的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有2000万左右党员时,却瓦解了。”[1]
  一个领土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大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这个令世界人民向往的社会主义革命圣地,就这样轰然倒塌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国家、国际,以及国家领导人三个方面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 国家方面:
  自1936年宪法颁布以来,苏联便逐步确立并沿袭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它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迅速拉动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为苏联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明显地出现后劲不足,甚至束缚了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其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1)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军事等,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降低;(2)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否定其他所有制形式;(3)在国民经济的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民经济依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过分重视运用行政手段加以干预,忽视市场在价值规律中的重要作用,严重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其政治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1)权力过分集中,领导体制高度集权,忽视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以“人治”替代“法治”情况严重,易形成个人崇拜、个人专制独裁;(2)以党代政,党政不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尤其是1934年底开始的苏联“大清洗运动”,破坏了党内凝聚力,伤害了人民群众;(3)政治上管得过严、过死,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同时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滋生出严重的官僚主义与腐败行为,社会矛盾加剧。
  3、其民族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推行“大国民族沙文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曾一度承认各民族拥有自主权、自决权,但后来苏联仍坚持“对外扩张路线”,从1919年到1944年,先后吞并希瓦汗国、乌克兰、阿塞拜疆、立陶宛等国,并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使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意识遭到无情摧残。二战及战后,苏联还对境内波兰人、拉脱维亚人、远东和朝鲜等少数民族实行了严酷的种族迁移及种族清洗,极大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满情绪,民族矛盾尖锐,影响了民族团结。
  (二)国际方面: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苏联政局的动荡及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倡导并提出“和平演变战略”。“顾名思义,是一种旨在通过政治、经济、思想等非军事、非暴力的方式,瓦解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重新恢复资本主义在全球一统天下的新的战略图谋。”[2]其途径是通过以文化交流等方式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是运用经济手段“诱压兼施”,甚至以“经济制裁”相威胁,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动派,煽动民族情绪,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其条件,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
  2、二战后,美苏争霸,相比之下,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1983年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苏联卷入其中,财政紧张。加之前期苏联进军阿富汗,军费开支扩大,经济愈发不景气,这也为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三)国家领导人方面:
  1、1959年10月,温·丘吉尔在上院发表演说,以纪念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诞辰80周年。他说:“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自己。他是一个用自己的敌人之手消灭自己的敌人的人,甚至能使我们这些被他称为是帝国主义者的人去同他另外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者们作战。斯大林的确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是的,斯大林对苏联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容小觑的。但是在他统治时期,党内个人崇拜滋长,忽视理论创新、思维僵化,奉行教条主义等等,致使后来“斯大林模式”对整个苏联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快苏联走向解体的宿命。
  2、赫鲁晓夫上台后,忽视自然规律,盲目开荒发展农业,他主张种植玉米,并提出“增加谷物生产的最大潜力就是扩大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要求在1960年播种面积至少扩大到2800万公顷。[3]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规律,结果农业产量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几乎没有收成,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后,尤其苏联特权阶层盛行,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其改革从未从根本上动摇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到他执政后期,苏联经济正逐步走向衰退;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奉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更以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替代“科学社会主义”,经济上搞私有化,军队建设上推行全盘西化——“非党化、非政治化”,一步一步背弃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最终,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日趋恶化,社会毒瘤扩大,苏联经济政治改革走向终点——苏联解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