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城市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追求及特点] 群体传播的特点
 

[论城市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追求及特点] 群体传播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5:46 影响了:

  论城市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追求及特点和谐社会建设论城市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追求及特点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的需要从理论上的探讨,认为老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老年人的意愿,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而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应按老年人需要系统的层次结构来实现,其最根本的是让老年人在合乎其意愿的环境中生活,不断提高老龄工作的时代水准。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关注;老年人;需要;老龄工作;时代水准
  一、老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们积极性的内在源泉。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从不同的视角看,可把人的需要分成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或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1]
  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理需要,它以人的生理活动为基础,与人的自我生存和种族延续活动紧密相关。人的自然性需要主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休息和睡眠的需要,以及保持体温的需要,躲避痛苦刺激的需要,对异性和护幼的需要等。
  社会性需要是指一切以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又叫获得性需要。人类的社会性需要体现了人类个体对维持正常社会生活条件的依赖。社会性需要指向的对象包括了凡不是建立在生理变化基础之上的欲求对象,因此,既包括精神性需要,也包括一些物质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自然性需要不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个体才能获得这种社会性需要。
  物质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在这里,物质性需要的对象既包括人的自然性需要的物质,同时也包括满足人的精神性需要的物质,这种物质往往是充当精神性需要满足的媒介体的。精神性需要又可称之为心理需要。它所指向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它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精神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有一定的重叠,可以说所有精神性需要都是社会性需要,但不能说所有的社会性需要都是精神性需要。
  不管从理论上看,还是从经验上看,老年人,包括离退休的老年人,不论是自然性需要,还是社会性需要,不论是物质性需要,还是精神性需要,他们都活生生地现实地存有着。
  回良玉同志在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回良玉同志所说的“六老”,就是把老年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做出了高度的概括,并把这“六老”作为老龄工作的目标,作为老龄工作追求的价值取向——一切为老年人的需要努力,一切为老年人的需要服务。这就是我们老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
  二、按老年人需要系统的层次结构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美国当代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常被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作为对人的需要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完全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分析老年人自我需要的系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概要如下:[3]人的需要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指饥饿欲食,口渴欲饮,防寒欲衣,疾患欲医,求爱欲婚等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维持人生命的起码的要求。
  安全需要是指人的生理需要相对得到满足之后,就会随之而来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了避免冷、热、毒气、灾害、疼痛等物理条件方面的伤害,还包括职业安定,劳动安全,未来生活有保障等方面的需要。
  社交需要是指人们对感情、友谊和归属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事、上级对其所表现的爱护、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的需要,还包括人们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社会某一团体成员的需要。
  尊重需要是指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都有自尊、自重、自信的需要。这种需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要求和希望得到他人重视、关心和较好的评价,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可,要求有名誉、威望和地位;二是在面临的现实环境中,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和有信心。尊重需要和社交需要一样,都是人的特别鲜明的社会性需要,同时也是日益提升的精神性需要。它们都是处于较高层次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是人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在解释“自我实现”时说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是自己越来越想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其一,人的需要系统包括着众多的方面,但是它们在时间上是有着先后顺序的。人的需要的发展趋势总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当较低一级的需要满足之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
  其二,人的需要系统的诸多方面,不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性,同时也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当高层次的需要产生并获得满足时,它并不排斥低层次的需要,只是低层次的需要降到了非主导的地位。
  其三,人的行为往往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人的多方面需要时,应特别注意抓住人的占优势地位或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了解一个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并不是没有局限的。他的理论的局限就是太过于强调了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忽略了外在客观世界对人的需要的制约作用。实际上,我们的需要永远来自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那就是人的内在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只要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人的需要系统的诸多层次时,不忘了客观世界的实际作用,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会得到合理的运用。
  要想使工作更切合实际地,从而也是更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那我们就得必须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的服务对象老年人的需要做出全面的、系统的、分层次的、且能较准确地抓住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的优势需要,只有抓住了老年人各自的优势需要,我们的工作才算真正做到了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