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_高考实用类文本探究题解析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_高考实用类文本探究题解析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3:57 影响了:

  一、考纲解读  2012年高考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探究有如下要求: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解答探究题的原则
  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合理的
  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于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局限于文本
  3.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的角度
  1.隐藏点。字面上没有,但可以通过想象、演绎、推断等作出合理解读和阐述,或由现象到本质挖深层意蕴
  2.分歧点。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角度、层面不同,结论就会不一样
  3.疑难点。对文中存在的有疑问的地方,或是文章的核心重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4.启迪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四、探究题的题型及应考技巧
  1.语句理解型
  示例: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2011年广东卷《梁宗岱先生》)
  画线原句为: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
  解析:对句子的理解类探究题,属于内容解释类探究,要对相关语句进行理解、解释,解释时要结合文本与传主的事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画线部分高度赞扬了梁宗岱先生仁爱生活、激情似火、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性格和人格魅力,号召人们要像梁宗岱先生学习,用激情点燃生命之火,用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热爱生命和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答题技巧:
  ①将语句带人原文,找准答题区间。
  ②结合题干要求,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摆出观点。
  ③如果题干要求联系实际,就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相应现象的看法。
  ④用分条陈述的方法,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阐释。
  2.启示型
  示例: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解析:这类探究题要求从“评传”角度探究对写作的启示。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对文本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认识,又要对“评传”类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积累。答题时将探究的启示点,逐条写出,并加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①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
  ②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③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
  ④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答题技巧:
  ①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实用类文本文体方面的特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②结合文本分析塑造人物、语言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设问技巧等方面带来的启示——提出论点。
  ③结合文本,举例论证观点。
  3.多元多角度探究型
  (1)多元选择探究型
  此类型往往有2~3个有差异的观点,或2个相对立的观点,这几个不同观点一般都有一定的道理,让考生就此进行探究。考生可就一个观点进行探究,也可以综合探究。
  示例:“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高考辽宁卷《数学奇才华罗庚》)
  参考答案:
  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导,提高自己。
  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
  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
  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
  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
  ③弃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答题技巧:
  答题思路: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答题步骤:
  ①就题干中的两个或三个不同看法或观点,选择其中之一或兼而有之,形成探究的观点。
  ②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的,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2)普适性多元观点评价型
  此类探究题往往就传主的事迹总结出三个关键词,让考生结合传主的事迹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看法。这类探究题没有观点,要求学生以关键词为核心,结合传主事迹形成一个普适性(即普遍性)观点,然后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示例: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杂交水稻之父》(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
  解析:解答这种题时,要结合全文内容,针对这三个方面中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答题时不求面面俱到,但必须观点明确,而且要注意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