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4:02 影响了: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只有依据变化的形势,全面深刻理解这个原则的内涵,并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局性的优化与个性化的优化,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高等教育才能名副其实的大众化,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等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袁东华(1966-),男,湖南双峰人,吉首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南?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01-01
  因材施教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材”的情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生情况;一个是“教”,也就是培养的内容;一个是“施”,也就是教学方法。只有三者和谐一致才能很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对这三个方面,人们都在探索。对于“材”的认识,人们主要关注学生现在的情况,其实,还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生的未来,这在施教时是更需要认真对待和充分考虑的。对于“教”,现在的问题比较多,由于模糊教育观念的干扰,存在教学内容庞杂、教学目的不明的问题。对于“施”,现在的说法很多。“材”的情况不明,“教”的内容太乱,“材”与“教”脱节,“施”不能很好地把“材”、“教”和谐结合起来,不适合“材”与“教”。这三者的不和谐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困难。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各个层面为落实“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一、整体了解培养学生的真实情况
  这个了解主要不是指学生单个的情况,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而言,这个了解最重要的是学生整体的、带有普遍性的情况,然后再逐次分学科、专业等一步步深入认识。
  当前,对学生整体情况影响最普遍的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个大众化决不只是一个比例变化的问题,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高等教育培养对象主体转移
  以前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精英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培养的主体已经不是少数精英,而是大批普通学生。相应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必须适应这个任务的变化作出应有的调整。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对这个变化还处于调整适应阶段。
  2.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来源更广泛,一是学生就业更遍及社会的各个行业。社会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需求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随时了解经济、社会的变化,并在人才培养中及时、准确、完整体现这种变化。而要做到这一点,高等学校必须开放办学,让社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中。但是现在高等学校开放办学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高等学校内部,有的人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精英教育时期,不希望社会参入。这种现状是不适应变化的现实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少人认为是学生个人素质问题。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又认为是学生个人努力不够。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如果是少数学生不能就业,也许其中有个人原因,但是现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不能就业,这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把社会问题的责任推给个人,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不仅误导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且导致高等学校忽视自身的责任、增加大学生个人不应有的精神压力,造成大学生不能客观认识自我,产生不应有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顺利就业与未来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是当前形势下因材施教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优化有两个层次:一是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整体上优化,一是对每一门课程具体的内容进行优化。
  高等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优化的方面主要有:
  公共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太低,是当前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样的课程结构与大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当前在不少高等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课程占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专业超过30%。有的已经超过50%,而真正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不少却没有超过10%。这很清楚地表明,在大学阶段,不少专业的学生30%以上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公共课程学习上,超过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精力。这对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依据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而无差异的公共课程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是不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现在大学里公共课程门数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公共课程排挤专业课程的问题已经产生,有的专业已经相当严重。有的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一次,专业课程就被整合或压缩一次,课时被减少,知识被删节,导致专业知识支离破碎。
  依据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对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不同专业开设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公共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对每一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目前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知识的增加与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众多的知识里,有的已经过时、无用,有的则被新的知识更替,有的只是某类人才培养需要,而其他人才培养并不需要。因此高等学校培养人才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知识的多少,更需要关注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度。对众多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要求培养内容、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改变。而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要求社会、学生适应高等学校,而不是学校适应社会、学生。具体表现为学校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就只能学什么,而不是社会、学生需要什么,学校提供什么,从而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的供求矛盾。
  只有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需求为中心”转移,优化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
  三、正确理解和贯彻教育理论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模糊的教育理论或思想不少。比如“通才”、“全才”说法,至于什么是“通才”、“全才”,“通”、“全”的程度、标准是什么等,就非常令人费解。这类模糊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自从提出以来,概念的内涵、外延就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说法。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实施素质教育,确是五花八门。在有的高等学校把素质教育当成课堂教育以外的另类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科学教育与科学素质,接着再次简单的等同于几门人文课程、科普课程,再等同于这些课程的常识性的知识。通过这一次次的缩水等同,素质教育已是面目全非。出现这样的结局就是素质教育概念不清造成的。
  其实,不管什么内容的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或者叫能力)。很显然,所有的教育都可以说是素质教育。只是针对不同的人才,素质要求不同而已。
  我国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是作为批评应试教育的理论出现的。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很显然素质教育是一种目的理论。现在把目的理论当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自然令人费解,实施起来令人无所适从,也就很自然了。
  四、因材施考
  这个考核不是指对学生、教师、学校个体的考核,而是指整体上的因材考核。也就是说,由于培养的学生的差异,对培养不同类型学生的学校、学校的教师、学生,整体上提出不同的、与人才培养相一致的要求,进行有差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类考核。做到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完全一致,这样,学校、教师、学生各个层次才能一心一意从事本职的教学,不因考核、评价而分散时间、精力和财力。如果不对考核环节进行改革,因材施教是难以全面实现的。
  五、给学生应有的学习自主权
  2009年6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享受一项特别优惠的政策:学生将不受文理分科及其所报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有的专业面向文理科招生,学生入学以后还可以转系、转专业等。这就是符合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非常科学的做法。大学生拥有这样的自主权将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高等教育只有彻底实现“因材施教”,不盲目把某个人的某句话、某些模糊的理论当成教育发展的指南,才能形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谐一致的人才培养结构,各类高等学校才能在各自的层次、服务区域内健康持续发展,毕业的大学生才能不拘一格,顺利就业,在社会上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
  (责任编辑:王祝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