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 中职语文教学工学结合的探索
 

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 中职语文教学工学结合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7:48 影响了: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接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职语文;教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按照专业需要配备资源,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形成课堂即工作室的新的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行业多种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应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在现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中职语文仍然采用原有的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程不够重视,难以对接人才培养需要。按照技能形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中职教育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围绕岗位、专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通用的中职《语文》教材。这类教材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难以应用于实践,与中职教育的灵活性、实用性相背离。因此,应该重视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写符合专业特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语文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例如,针对中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贯穿服饰文化等内容;根据雕塑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贯穿民俗文化、美学方面的内容;根据湘绣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讲授古诗词赏析等等。“应用写作模块”侧重编选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相连的内容,如“求职信和自荐信的写作”、“设计前言和设计说明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合同与协议书的写作”等,着重训练学生与专业岗位相关的文字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模块”,侧重选择自我介绍、演讲、辩论、营销、洽谈、设计作品讲解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应该具备的口语能力、沟通与交际能力。“职业素养模块”编选学生走向社会应该具备的相关职业能力的内容,如“求职应聘”、“来访接待”、“社会调研”、“商务礼仪”、“人际交往技巧”等,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注重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是将语文课作为各专业通用的“公共课”。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各专业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在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寻找到对接点,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搭建起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桥梁,从文学性的作品知识中挖掘专业知识与专业思维,尝试文学与专业的融合,培养学生运用于专业岗位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创造力,这些都是中职各专业应着重培养的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与各专业的岗位和职业特征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适应于岗位的语文应用能力。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要讲解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撰写设计说明,所以应加强培养该专业学生写作设计说明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动画专业的学生要加强设计说明和影视脚本的写作训练。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同的文化艺术素材,具备不同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教学要试图从这些方面提供有用的帮助,使他们在创作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化知识,在工作岗位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语文能力。
  三、设计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普遍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作用往往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却被无形的压抑。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3]如在对文学作品的讲授时,采用引导个体审美体验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讲授应用写作时,可适当采用演示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这种课堂研究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中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中所必备的。
  总之,中职语文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教学不仅要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与专业的融合、还要对接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学生在工作岗位游刃有余工作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周正官.浅谈中职语文课程改革[J].吉林教育,2009,(34).
  [3]张胜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4]龙升芳.高职语文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
  作者信息:朱常林,湖南省慈利县职业中专,中学一级教师;向绪群 湖南省慈利县职业中专,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