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给孩子的想象添上翅膀
 

【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给孩子的想象添上翅膀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7:03 影响了: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有了想象的参与,文章才有了风采,读来才有了气势。只有让他们的文思畅通起来,灵感激发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他们内心情感的好文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却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中。在他们小时候,家长们还着力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束缚加在孩子的身上,想象已经被逼得离他们越来越远,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正因为如此,中学生们也正在这种氛围中,慢慢地丧失了想象的能力。而反映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就是学生已经无法进行写作,只要一提到写作文,马上就大难临头般难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
  作文不仅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过程,现在的孩子对作文的畏惧,说明了他们在语言表达及思维发展之间有了问题。很多孩子脑子里可能有许多东西,但是不知如何表达;也有的孩子脑子可能根本就是空空如也,虽然平时与人对话还可以,但是要他自己组织一篇文章,那就比登天还难。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会写作文,写好作文,爱上作文,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快乐,成为他们自由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的工具呢?
  一、学会观察,积累想象的素材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反映客观事物,将感知到的感性材料贮存在头脑中,被加工成感性形象,这叫表象。想象以表象为基本材料,但又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的积累,想象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头脑中没有贮存相应的表象,就不可能在此基础开出想象的花朵。就像我们给一个从小衣食无忧,受尽家庭宠爱的孩子讲一些孤苦无依孩子受尽苦难的事,他们往往会一脸茫然,心里在嘀咕着一句话:怎么会这样,真是不可想象。
  所以,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从书籍中获取有用的东西,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是我们进行想象非常重要的一步。现在的孩子看到的东西很多,但留在脑海中的东西很少;接受东西很快,但遗忘起来更快。引导孩子留心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适当写观察日记,把生活中的那些表象贮存在自己大脑的记忆中,建立起自己想象的基础,这样,他们才不会把“我想不出来”、“这是不可想象的”经常挂在嘴上。
  观察是智力的基础,积累表象是想象的前提。脑中贮存的表象越多,越有可能重组成新的形象,想象的翅膀飞起来就越轻松。
  二、训练文字表达的基本功,获取表达想象的智慧
  孩子头脑中不断对积累的表象进行加工,就会形成一系列想象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必须要依靠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才能够表达出来。没有这个工具,你脑子里再多的东西,也不可能让别人知道。
  练好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必须从上好语文课做起。用课文中的规范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经验。并且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那些描写想象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表达想象的一些方法、技巧、获取表达想象的智慧。
  比如笔者在给学生上朱自清的《春》时,其中有一段描绘春花的文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笔者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在春天的桃树,杏树,梨树下闻着花香,看蜜蜂嗡嗡着飞来飞去的样子,学生都真切的感悟到想象带给文章的活力。作者就是靠着这绝妙的想象,用鲜活灵动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形象逼真,生动可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学生懂得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怎样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想象到的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有条理,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很关键的一点。
  三、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会观察,积累表象;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头脑中的东西,似乎这样就可以写好作文了。但是,如果没有激发出学生想象的动力,一切就没有了后续的能力。就像一条河流,源头枯竭了,河也就断流了。只有让源头的水汩汩流淌,小溪才会成长为江河。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需要老师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他们放飞想象的自由表示认同和欣赏。在学生习作时,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或幻想,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按照我们成人的固有思维来简单的否定孩子们的想法。要通过我们有效的指导来激活学生的思绪,放飞学生的心情,拓展学生的言路,让他们能够产生一种总想把自己心中的东西表达出来的冲动,这样,习作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会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一种工具,他们怎么会不喜欢上它呢?
  老师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说到底还是外在条件,它还是要靠学生有内在的想象的需要才能起作用。而事实也已经证明,我们只有创造条件把外在的自由与安全和内在的自由与安全统一起来,学生的心灵才会更加自由,更加安全。法国作家乔治桑在《印象与回忆》曾这样说过:“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来去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天鹋飞举时我也飞举,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只有在这种想象的自由天地里,学生的心灵得以充分舒展,创造性得以充分释放,思维才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想他人所未想,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来。
  四、培养想象能力的具体方法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非得经过长期反复的历练才行,想象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一)博喻训练
  比喻,是抓住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一种事物想象成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博喻,就是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共同描写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的状况。比如《老山界》中:“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把深夜山谷中的声音变化描绘得惟妙惟肖。博喻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思维的开阔性,以求在此基础上能有想象的创新。
  (二)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是训练学生想象力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通常可以出示一幅或几幅图画,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画面和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写成一段话或一篇习作,既有画面上实在的东西,又有自己根据画面的联想,联想与描述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想象力得到锻炼。
  (三)补写与续写训练
  补写,就是故意提供一些结构不完整的文章,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把文章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续写则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继续写下去直到写完全篇的习作训练。
  这两种训练,都可以培养学生在理解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能力。它们要求学生以现有的材料为基点,将想象的部分精心地与原文契合在一起,特别是续写训练,要让人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富有新意。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编写童话,拓展训练等许多方法,我们应当将各种方法有机地运用在教学之中,充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思想是自由的,习作是快乐的,能够让孩子们在真正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想象的快乐并收获属于自己心灵的文字。
  参考文献:
  [1]潘文彬.守护儿童的天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徐江.也对中学作文教学作一点儿文化观察[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7,(11).
  (和淑英 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4550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