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改革开放三十年庆城县党建工作巡礼] 党建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庆城县党建工作巡礼] 党建改革

发布时间:2019-07-16 20:47:08 影响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庆城县党建工作巡礼

田治江 王勇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来,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庆城县同全国一样,各方面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十年前的那场改革,是从什么地方什么领域突破并逐步发展起来,许多人会想到农村的联产承包,想到城市里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想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全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最早的改革,但只要我们看看这些现象背后的变化,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是以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也正是这种改革,使庆城县同全国一样,在党的建设上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不断推进并加强着党的建设。鉴史明治,党的建设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

党建理论成果不断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整整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取得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了党的建设总目标和基层党建目标。二是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四条基本指导方针。三是提出高度重视基层党务政工队伍建设和坚持精干、高效的思想与原则。四是日益强调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五是形成了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和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同时,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包括了许多关于党的性质、纲领以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主要体现在:一是提

出判断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与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标准,即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应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是进一步阐明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强调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三是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四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臵上。五是提出“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民主集中制理论上有新发展。指出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六是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提出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一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制度保证。七是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增强党组织的

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强调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八是指出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必须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臵。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九是指出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这些党建理论的创新,对我们庆城县在加强党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从1983年开始的三年整党,到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开始的三讲教育,形成了大量很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结集为《调查与研究》一书,通过2005年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优化环境大讨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等,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并形成了《党建制度汇编》等,通过调研形成了大量的调研文章,对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对推动党建理论创新和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多样

三十年来,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在1993年以前,全县党员教育主要

以靠书本和报纸等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读书、读报来系统学习党的方针和路线,掌握党的基本知识。1993年县上成立了电教室,至此,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强化了对党员的电化教育,也就是从1994年开始,县电教室对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开始配发放像机和21寸电视机,把党员教育管理从传统的模式中推进了一步,使党员教育管理走上了较为先进的电化教育轨道,实现了党员教育图文并茂,增强了可视性。通过几年的配备,基本上实现了通电的村全配上的放像机。但是,随着发展,原来的放像机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VCD 的发展和普及,较原来的放像机有了方便、快捷的新特点,为此,县电教室从2000年开始,对无电教设备或几年前配备过放像机的村全部配齐了电教设备,使全县村级电教设备配备率达到了100%。全县达到了乡乡有电教室,有党校,村村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播放点,VCD 播放机,逐步替换了原来的放像机。同时,在播放教材上,除省、市每年配发大量的光盘外,县上还每年拍摄一至两部电教片,反映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03年县上正式成立了电教办公室,也配备了有关人员,专门负责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建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户赤城乡赤城村马轶明、科技示范基地卅铺镇卅铺村杨顺发为主的党员电教示范点,作为村级电教网络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同时,也从2003年开始县上每年都平均拍摄两部电教片,既参加市上的展播,又不断充实了电教播放库,并先后被市委组织部制成光盘在全市下发,特别是我县拍摄的反映杨积茂的《歧伯故里一棵松》、反映老党员黄玺的《本色》在全市播出后,反响良好,特别是反映老党黄玺的电教片《本色》播出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纷纷邀请黄玺前去做报告,西峰职业中专还在“七一”的当天

邀请黄玺前去为学校的教职工作报告、上党课。《本色》被甘肃卫视和公共频道分别播出后,黄玺还聘请到甘肃电视台“今晚有约”栏目做客。在配好乡镇和村的电教设备的同时,从2005年开始,又对县直机关的党员电化教育播放设备进行了逐步配备,而且配备的电视机由原来的21寸变为25寸。同时,也对非公企业党支部的电教设备进行了配备,先后为8户非公企业配备齐了电视机和VCD 机,使全县党员教育手段和方式更加先进和快捷。2008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在全县村一级依托中小学建起了远程教育依托站点,对宽带已覆盖的村计划分三年建立电信模式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县上又为部分村配备了电脑和34寸的电视机,并接通了宽带网。同时,县上也建起并于6月23日正式开通了庆城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实现了党员教育更加方便、及时、迅速。三十年来,党员教育无论从手段上,还是从方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员队伍结构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1978年全县共有党员11930人,其中男10141人,女1789人。党员的年龄结构25岁以下619人,占党员总数的5.19%,25至35岁3206人,占党员总数的26.87%,36至55岁6841人,占党员总数的57.3%,56岁以上1264人,占党员总数的10.6%。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91人,占党员总数的0.76%,中专及高中的824人,占党员总数的6.9 %,初中的2601人,占党员总数的21.8%,小学的3507人,占党员总数的29.4%。

从党员性别来看,女党员占了党员总数的14.9%;从党员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党员占了32.06%,56岁以上的党员占了10.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党员队伍整体上中中青年党员较多,老党员

较少,党员队伍活力强,但女党员只占了党员总数的14.9%,女党员偏少。从1978年到1984年,党员总数分别是12215、12585、12851、12933、12931、12981, 总体是党员队伍逐年在增加,到了1985年,由于当时的县市分设,全县党员总数变为7012人,这一大的变化和县市分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到2007年,全县党员总数9151人,从中可以看出,党员队伍在22年间净增加了2000多人。党员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1759人,占党员总数的19.2%,36至45岁的2136人,占23.3% ,46至54岁的1790人,占19.6% ,55至59岁的832人,占9.1%,60岁以上的2634人,占28.8%;党员文化结构:研究生9人,占0.098%,大学本科的488人,占5.3%,大学专科的1266人,占13.8%,中专的808人,占

8.8%,高中的1582人,占17.3%,初中及以下的4998人,占54.6%。党员队伍从文化结构上来,大专以上的人数在增加,由原来的91人,增加到1763人,净增了1652人,特别是研究生学历的达到了9人,高学历在增加。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由原来的32.06%变为现在的19.2%,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变化,原来年轻党员必然要进入老年化,党员年龄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总体上党员队伍得到了不断壮大,结构更加合理。

阵地建设突飞猛进

在村级阵地建设上,在1978年时,庆城县推行的也大集体下的人民公社制,村级阵地每个村都有,尽管无论是从办公用房的质量还是规模上,都是参差不齐的,但由于当时都是大集体,村上的公用地比较多,办公用房比较宽余,核心作用发挥的比较好。到了1980年前后,由于安徽风阳县率先推行了包产到户的作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之后,随后在全国进行推开,庆城县也一样,但在推行包产到户的过

程中,原来许多属于集体公用的土地、办公用房等资产,也被逐步分光分尽,村级阵地得到了很大的消弱,一些村甚至把原来的村部办公用房也分给或买给了个人,使村级阵地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理会的境地。既使有村级阵地,也大都是破旧不堪,谈不上档次,更谈不上规模,更没有楼房。

直到1990年左右,村一级阵地建设又不断得到了加强,但变化不大,无论从资金支持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变化不大,进入1995年以后,村一级阵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从2002年开始,对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由组织部门给予适当的补助政策,到2003年,对新建村部每个村补最高达到4000元,随后补助资金不断增多,到2006年,中央把村级阵地建设列入了建设项目,中央、省、市、县对新建村部补助到3.55万元,2007年,市、县又进行了补助,对建设楼房的村补助达到了5万元。从2003年以来,采用县上拿一点,党费补一点,乡村筹一点的办法,全县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对153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改新和维修。目前,全县累计有两层以上楼房的村29个,有5间以上平房的村124个,达到了乡乡有电教室,有党校,村村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播放点。不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而实现了上档次、上水平。同时,坚持建管并重、注重使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村级阵地电子档案、图片档案和各种制度,充分发挥了村级活动场所在发展全村经济,管理村级事务方面的核心作用,使基层阵地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成为党员干部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成为全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两新”组织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理

论、方针、政策和制度。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发展公有制经济。1999年和2004年,两次宪法修正案,都以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制度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2005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个体私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工作岗位500万到600万个,占城镇岗位的四分之三,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到了90年代后期,我国北方大量农副产品进入了我驿马镇,在这里深加工或者粗加工,然后销往国内外市场,“驿马现象”从此诞生。目前,驿马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243家,注册资金

2.2亿元,固定从业人员4803名。年实现出口供货值1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580万美元,跻身我省前列,其中泰和、宝源、果仁等8家公司已取得自由出口权,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驿马现象”的诞生,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党关于非公经济的政策好的结果。“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提升驿马农副产品出口创汇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之一,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优惠政策,营造环境,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同时,认真落实“哪里有企业,哪里就发展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建立党组织”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建组织、建阵地、理关系、抓队伍、促效益,较好的发挥了党员在非公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20个,共有党员103名。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6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1998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1999年民政部先后选择社区服务和城市基层工作基础比较好的26个城区为社区建设实验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11月9日向全国转发了民政部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 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宣告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1年,民政部下发《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我县根据城区发展的规范和实际,从2003年起,在城区率先成立6个社区,建立了支部。2007年,根据小城镇发展的实际,在驿马、白马、卅铺、马岭4个乡镇成立了社区,从而实现了社区基本覆盖到了规模发展较快的各乡镇。

党建工作内涵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出现阶层分化、新兴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农民思想更趋开放、人口流动打破社会固有结构、乡村治理面临突破与转型等等,均对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使得传统的农村党建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庆城县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 大胆改革创新,较好地

破解了党建工作中的诸多难点,实现了党建工作内涵不断拓展。一是从2003年组织开展了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为目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和“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为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2006年, 在全县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化”工程,提出了实现乡村班子建设优秀化、党员队伍建设先进化、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乡村管理民主化、经济发展产业化、管理考核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目标。这些载体的实施,使农村党建工作有了抓手,实现了抓党建、促经济“两结合”的目标。二是引入人力开发理念,把人才和党员的智力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当前经济优势。2003年,组织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同年开始选派机关干部进村担任村干部工作,2006年,人事部门开展了为期5年的选派大学生进村进社区和“三支一扶”工作,2008年,组织部门开展了为期5年的选聘大学生进村担任村干部工作。目前,全县累计派选县直、乡镇机关干部担任村干部56人(次),选派大学生村官46名。三是开辟了基层选举工作的新路子。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对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了公推直选,2008年村“两委”会选届选举中,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实行“两推一选”,村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实行“公推直选”。四是建立了党内帮扶关怀激励机制和城乡互帮互助机制。2007年在全县开展以“部门(单位)帮村组,支部联建,增强服务功能;干部帮农户,发展联动,增加农民收入;党员帮群众,和谐联创,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三帮三联三增”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建工作内涵不断拓展,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