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绩效和有效性区别_团队沟通有效性和绩效的关系.doc
 

绩效和有效性区别_团队沟通有效性和绩效的关系.doc

发布时间:2019-08-03 09:39:12 影响了:

“团队沟通有效性和绩效的关系”论文综述

[摘要]:本文从团队沟通的发展史理清了团队沟通理论的生成,并且清楚地指出了团队沟通有效性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借鉴服装开发团队分析了团队沟通和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团队沟通 有效性 绩效

1:团队沟通的形成与演变

团队沟通是随着团队这一组织结构的诞生而应运而生。根据C I Barnard (巴纳德,1938)提出的合作系统理论指出合作系统是由于成员具有共同目标、贡献意愿和良好沟通结合而成。团队的实质就体现在有效的信息传达和内聚力的形成。对于团队来说,管理沟通是基于目标导向而言,早在1985年管理学大师PeterF .Drucker (彼得德鲁克,1985)就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沟通是基于人格化激励机制和人性化的绩效考评机制之上的对目标高度的清晰认知度和认同度,通过弹性的激发而非粗暴的高压所建立起来的和谐劳动关系乃至团队文化所实现的一种沟通技巧。Alchian (阿尔钦,1972)和Demsetz (德姆塞茨,1972)在研究企业内部生产时提到了团队沟通,他们认为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尤为重要。美国的Stephen P.Robbins (斯蒂芬·P ·罗宾斯,1979)认为团队内完美的沟通目标是可望而不可

及的,而选择正确的通道,做一个有效的听众,运用反馈则有助于更有效的沟通。他强调了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必须在团队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William Ouchi(威廉·大内,1981)的《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文中的日本企业特有的“日本式”团队精神,他认为,形成这种团队的前提有三要素:信任、微妙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他强调人际关系的沟通技能,从而实现“日本式”的微妙管理。他还认为,现代沟通媒体不断增加,信息沟通相对容易,情感沟通却退居次要位置。团队内部的异质人群,更容易引起文化上的冲突,而难以调和。关于团队沟通,美国的GayLumsden (盖伊·拉姆斯登,1999) 和DonaldLumsden (康纳德·拉姆斯登,1999)合著的《群体与团队沟通》一书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作者认为,团队的精髓在于团队中每个成员应该而且能够承担领导职能。行使领导职能的关键在于沟通。对于在创立、组建、发展团队进程中,如何营造积极的沟通氛围,怎样有效的开会,如何合理的解决问题,怎样提出有创意的对策,在群体协作进程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如何防范和处理团队协作中出现的问题等,作者都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分析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康青(2000)在其《管理沟通教程》一书中,给出了团队沟通的定义:“团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雇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这种工作小组内部发生的所有形式的沟通,即为团队沟通。丁岳枫、刘小平(2003)提出团队领导者或管理者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成员的在性格、能力、水平、专业度、接受力、理解力、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且不宜故意表达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和不宜以强加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综上所述,团队沟通应该是按照一定目的,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团队中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发生的所有形式的沟通。在团队沟通中,以目标为导向,

注重团队成员的特质,通过建立和谐的团队沟通氛围来促进团队的有效沟通,提高团队的绩效。

2:团队沟通有效性的相关研究理论

2.1团队沟通有效性的指标

C I Barnard (巴纳德,1938)提出了在合作系统中良好的沟通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团队动力学理论来看,有效沟通作为团队过程的变量和合作系统的关键因素是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沟通的有效性主要是从人际关系和工作任务两个方面加以考量的。近年来对于组织沟通研究开始量化,其指标体系的关注也开始增加。程志超、王捷和许强(2005)将沟通有效性氛围两大类指标体系,10具体个指标。一类是效果性指标:包括一致性,明确性,内容性,畅通性和可信度;另一类是效率性指标:包括时效性,复杂性,消耗性,有比用和返工率。王瑛和宋燕(2007)提出了虚拟企业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将程志超等人的体系简化为:一、效果指标包括一致性、可靠性和创新性;二、效率指标包括时效性、有比用和消耗性。马倩倩(2009)在研究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中的团队沟通问题中从团队规模、团队规范、团队成熟度及默契度以及团队文化四个因素来对团队沟通绩效产生影响。在参考了团队沟通绩效的基础上,征求团队成员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一句科技型创业企业内团队沟通的特点、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方法过程,应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团队沟通绩效评价,确定了如下层次结构:

包括目标层、准确层和子准则层的层次。

团队沟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团队沟通绩效评价指标

2.2团队沟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关于团队沟通的有效性有些学者强调团队本身特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

Kramer (1989)认为异质性的团队缺乏内团队的身份认同,因而也将缺乏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而同质的团队中,有更高水平的内团体的身份认同,因此有更多的沟通与合作的行为。Wageman 于1995年将团队依存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任务依存性和目标依存性。Cohen 和Bailey 于1997年在综述中把任务依存性用于团队互动历程之中(如沟通历程) ,发现高任务依存性会增加对沟通的需求,进而提升虚拟团队的合作、信任和绩效。国内有学者对科研团队进行了研究,发现团队发展的不同时期,沟通重点、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团队形成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沟通机制。例如,张海燕、陈士俊(2006)等认为在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时期,应该建立规范的定期沟通机制,促进团队及其成员的成长。在团队发展后期阶段,团队规范形成,成员在既定的规范下各行其责,对任务更多的是传递,而不是对信息意义的讨论。

高平、王维(2009)在对工程价值管理的有效沟通分析中认为有效沟通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有效程度又取决于信息的透明程度和信息的反馈程度。此外还研究参与方在有效沟通中的互动作用,指出参与方要营造互动沟通氛围、运用沟通技巧来使沟通效果最大化,并且通过完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工程价值管理中强调业主方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方要相互信任,统筹协作,才能实现有效沟通,确保工程价值完整准确地传递。 在对于虚拟团队沟通有效性的研究中,Andrew May,Chris Carter(2001)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虚拟团队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保障,地域分散使得虚拟团队的日常运作离不开信息技术与远程通信技术(IT&T)的支持。万可等(2002)从关系维度和任务维度出发,对虚拟团队有效沟通进

行了分析。肖伟等(2005)基于计算机媒体沟通(CMC )的自身特点,从媒体丰富度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对不同沟通技术进行了分析,得出虚拟团队协作中,必须针对不同沟通行为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提高团队的目的。

3:团队沟通有效性与绩效的关系

Wageman 于1995年将团队依存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任务依存性和目标依存性。任务依存性表现在团队任务的投入因素相互依存以及团队运作过程相互交叉。目标依存性表在为任务目标以团队整体目标形式界定的程度,以绩效评定和奖励时采取对团队整体奖励的程度。在执行任务中,依存性高的团队由于成员间的相互制约,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团队绩效。相反,目的和方法不清楚的团队会将大量时间用在计划和决策上(Goodman P.S. ,1986) ,此时互动质量将显著影响团队的生产率(HeroldD.M.,1978) 。

Shaw (1981)指出:如果一个团队能比较自由和有效的沟通,那么整个团队的运作也会比较有效率,具有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共享行为可以促进组织绩效。结合团队绩效考核,提高团队沟通水平,从团队目标实现的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离不开沟通,沟通是团队管理的中心,离开沟通,团队的绩效就不可能实现。绩效考核则是促使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检查和反馈手段。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明确被考核人的缺点和优势,不仅帮助被考核人矫枉过正,还可以实现企业、团队文化在组织中的贯彻和实施。具体可以:一是提高成员沟通的个体开放度。二是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提高团队沟通整体的开放度。三是提高对沟通问题的分析能力。(Ferris, G.R., Witt, L.A., Hochwarter,

W.A., 2001.)同时强调社会性信息与个体与团队绩效高度相关。在沟通内容方面,与任务相关的技术型信息是员工解决任务的决定性因素,员工的人际互动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社会性信息与个体与团队绩效高度相关。(Gibson,Vermeulen,2003)认为在中度程度断裂的团队中,成员间的沟通有利于打破子群间的界限和提高团队绩效。有研究者认为(Green,2003), 沟通能够实现所有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有效和创新的整合,而这一整合程度对跨职能团队的绩效产生影响。他把目标达成度、项目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作为衡量团队绩效的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面对面及电子邮件的沟通水平与团队绩效呈曲线性的关系,在某一次频次之前,沟通的次数越多,团队绩效越好,但过了这一频次之后,沟通次数与团队绩效成负相关。杨雅琴(2008)模拟海岛求生的决策人物,通过两轮实验,得出结论:沟通程度对团队的任务绩效有影响。在沟通充分条件下,团队决策人物的准确性比沟通不足条件下高。同时在周边绩效方面,沟通程度对个人决策的满意度有影响。在沟通充分条件下,团队成员的个人决策的满意度比沟通不足条件下的低,即沟通充分使团队成员对团队决策的认同性更高。社会心理学理论常被用来分析团队成员的互动,其中社会整合和沟通常被作为预测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团队成员关系和谐有利于团队任务的完成,成员间沟通有利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沟通顺畅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提高生产率。国内学者姚振华和孙海法(2011)从沟通频率、频次出发,对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沟通频率以及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研究样本为中国中小民企高管团队,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男性比例、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组织任期与团队沟通频率相关;高管团队沟通频率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男性比例和平均团队任期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受到团队

沟通频率的完全中介作用。吴杨等人(2012)认为在科研团队中沟通管理通过优化知识创新过程,影响知识创新绩效。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动态模型对沟通管理和创新绩效作反馈分析,从定量分析角度建立初始方程,得到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求解,确定创新绩效在沟通管理作用下的变化趋势。他们发现沟通对知识创新不仅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需要用具体的沟通管理策略来延长正反馈作用,提高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绩效。

4:以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沟通对产品开发绩效为例研究团队沟通与绩效的关系

初步理论构思思路

就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中,沟通渠道质量、沟通氛围、沟通渠反馈以及沟通频率对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影响,以及团队协作与信息获取在团队沟通与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来建立初步的理想构图。

4.1研究变量说明 沟通渠道质量:指团队成员对团队沟通中信息传递渠道的有效性的满意程度。渠道是信息经过的路线,是信息到达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手段。沟通氛围:指团队成员对团队总体的沟通状况与沟通环境的满意程度。沟通反馈:指团队成员对其所在团队中的表现得到的评估和反馈信息的满意程度。沟通频率:指团队成员的沟通次数和时间,也包括团队文件发布频率、员工汇报工作频率。团队协作: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许多工作是在团队中分配做的,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在团队各成员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团队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使团队内各部门达到协调一致,项目成员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成功地完成团队任务。信息获取能力:指团队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竞争对手的动态等信息能力,主要考察团队是否能够及时的、持续的掌握产品开发相关资料。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评价产品开发绩效的指标主要有财务效果指标和非财务效果指标。

4.2本研究提出的相关假设:

Hla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渠道质量积极影响团队协作水平。 Hlb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渠道质量积极影响团队信息获取能力。 H2a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氛围积极影响通过团队协作水平。 H2b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氛围积极影响团队信息获取能力。 H3a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反馈积极影响团队协作水平。

H3b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反馈积极影响团队信息获取能力。 H4a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频率积极影响团队协作水平。

H4b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频率积极影响团队信息获取能力。

4.3团队协作与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者认为,团队协作与团队绩效是息息相关的(Pinto,1993) ,团队协作积极显著的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McDonough,2000;Pinto ,1990) 。日益增加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带来了日益提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如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大规模制造能力、减少产品开发初期问题、加快产品进入市场速度以及最后商业上的成功。AvanR .Jassawalla(1998)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新产品开发早期就加强部门之间合作以及强调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性,可以显著提高团队绩效。

服装新产品开发过程涉及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或加工商) 等各个环节,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团队研究中,不少研究者将团队协作当作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认为团队协作有利于产品、项目和创新的成功。基于以上对团队协作对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5: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协作水平对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3信息获取与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

自80年代以来,信息已经被人们认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性武器(Young,Welsch ,1983) 。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信息等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企业产品开发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经研究发现,缺乏市场信息是企业创新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Vesper,1990) 。 因此,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是企业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那些战略性的竞争信息(有时称之为情报) 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企业的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Kogut和Zander,1992) 。Utt

rback(1971)认为,组织内各个新产品开发团队之间以及和组织外部的团体之间

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利于促进新产品开发团队绩效。很多研究证实,企业对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信息的获取与技术创新的效率呈极大的正相关性

(Vangelis Souitaris,2001) 。高绩效的公司在动态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总是积极地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产品开发信息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或员工能及时地共享这些信息,从而不断地改善企业产品开发的绩效(Dess和Origer ,1987) 。 很多服装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往往片面追求时尚与流行而忽视了对消费者信息的收集,即使有些企业能认识到消费者信息对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但由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很难做到准确的市场调查而被忽略,而事实证明,动态、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在源头上找出产品开发的方向,生产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解决一些服装企业商品滞销而导致最终降价处理,或紧销商品缺货而又补货极为困难的两难处境的根本方法(方静,闰巧,胡洛燕,2007) 大量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文献强调了团队信息处理与信息掌握能力对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性(AliE.hkgUn ,eta1.,2008) 。消费者、竞争者和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能够帮助新产品开发人员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合理调控产品开发资源。服装产品具有季节性、流行性、生命周期短等特性,信息的及时更新对服装新产品开发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信息获取对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6: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信息获取能力对服装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综上可知,在服装开发团队中的团队沟通和绩效的关系是通过沟通渠道、沟通氛围、沟通反馈、沟通频率四个因素来影响团队的协作水平和信息获取,而协作水平和信息获取直接与团队绩效相关。

小结:本文通过对团队沟通的理论的整合理清了团队沟通的发展,并且清楚地指出了团队沟通有效性的指标和影响因素,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以服装开发团队为例阐述了团队沟通对绩效的影响。而本文的不足是没有涉及具体的团队沟通模式。 [1]康青. 管理沟通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美) 斯蒂芬?P? 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美) 盖伊? 拉姆斯登,唐纳德? 拉姆斯登. 群体与团队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李慧波. 团队精神[M].新华出版社,2006(9):90

[5]汪乐宁、陈琰. 组织沟通的研究综述.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8

[6]Shaw M E.Group Dynamics:The Psychology of Small Group Behavior

[M].New York:McGraw-Hill,1981

[7]迟军. 关于团队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的探讨,安徽,马鞍山,243000

[8] 陈志红. 组织中团队层面沟通的国内外前沿研究评述与展望《软科学》. ,2013

(1)

[9]ferris G R. Witt L A.Hochwarter W A.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Skill

And General Mental Ability on Work Outcom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1075-1082.

[10] 汤万君,万可. 虚拟团队沟通的三维模型分析.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11]陈志红、赵曙明 . 基于团队断裂带研究视角的团队沟通研究评述和展望.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12]井润田, 王蕊, 周家贵, 科研团队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研究—多案例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

[13]张海燕,陈土俊,王怡然,等.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效科研团队影响因素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14]马倩倩,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中的团队沟通研究. 山东大学,2009

[15]高平, 王维 . 程管理的有效沟通分析.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5)

[16]姚振华,孙海法.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沟通频率与组织绩效的关系[j],软科学,2011(6)

[17]吴杨, 李晓强, 夏迪. 沟通管理在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反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

[18]曹爱娟. 服装新产品开发团队沟通对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 浙江理工大学.200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