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言文 为学 语文课本 “为学”与“为道”的语文教学*
 

文言文 为学 语文课本 “为学”与“为道”的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9-04-20 04:21:21 影响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尽管后世很多人误解了老子的意思,以为这是老子轻视知识学习,但却并没有理解“为学”和“为道”事实上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两个层次。这里的“为学”通常是指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增多,“为道”则是摒弃偏执妄见、开阔心胸视野以把握事物的本根,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因而“为道”在于探讨事物的本根,尤其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此为出发点上升到人文教育,涂又光先生提出:“人文的内容,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来自《老子》的为学;人文精神,来自《老子》说的为道……”[1]
  这里提到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概念。它们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人文知识可以定义为人们对于人文世界的认识,它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具体价值规范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批判”与“反思”中获得,旨在经由认识者个体对于历史上所亲历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反思,呈现出认识者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体验,它散见于文化承接的各种作品之中。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人性的、人道的,以人为衡量万物尺度的,表现、肯定和尊重个体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优越性的精神。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是人类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自觉养育和维护,是人文知识生化并内化到言行举止的德性。人文知识的真理性正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反映,它帮助个体从日常生活的习惯、常识和程式中摆脱出来,以一种新的眼光来打量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理由,并为它们提供新的、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向。以此看来,人文知识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是在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中来诞生,两者相辅相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前文涂又光关于“为学”和“为道”的说法,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就是“为学”的常态,它似乎更倾向于记忆理解;而人文知识的内化可以看成“为道”的表现,它更注重知识的升华。
  以上所说无非是说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不是一回事,人文知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并不代表通过学习就必然会形成人文精神,个中的方法可能的确值得我们认识。语文是蕴藏人文知识的学科,也是人文精神教育颇为丰富的科目,究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把握好“为学”和“为道”的途径,正是本文所探究的。因此,本文就语文教学的识字、阅读和写作来探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形成。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作为记录人类活动的符号,文字也紧接着随之诞生。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字。汉字是汉语言的书面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能认识3,500左右常用汉字,还要求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并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长期以来,小学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主要还是以认识汉字和学写汉字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堂上教师绞尽脑汁,用卡片、图片乃至多媒体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从每篇相关的课文中选出生字词,教学生学会读、写,也创新了许多识字教学方法。但如果仅仅为了认识汉字而学习汉字,就算学会了读写也只是达到了课标的一部分,而对语言文字感情的培养是断不能在其中的。也就是说,光学会汉字的读写充其量只是“为学”,只是把汉字作为语言的工具来看待。而更高一级的“为道”——通过汉字的学习来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是很难形成的。汉字的“为道”教学必须首先转变把汉字作为工具的这个理念,而是把它当做中国文化的结晶,当做认识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众所周知,汉字作为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符号,和西方纯粹的表音文字完全不同,每个汉字都有着造字之初的本意,而这个本意和字型都有一定的关系,无论是象形、指事、会意还是形声都有这样的规律,而这其中也包含着文化的传承。比如汉字“鉴”本写做“鑒”,它的意思是: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从金,监声。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2]这样的一个汉字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是我们可以掌握该字本意是盛水的器皿;二时后来质地以铜代替,人们用装满水的“鑒”作为照形的器物,产生了今天的镜子。以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古代的铜镜以及庄子的“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也很好地理会“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乃至“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含义,更能理会司马光《资治通鉴》写作的真实意图。今天的借鉴、鉴别、鉴赏等词语的意思不也正是由此而来吗?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这其中有先人善于借鉴古代、勇于改正不足的人文思想,这些才是我们汉字“为道”教学的主张,由此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由衷向往。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古代汉语的知识给小学生学会不会搞错了对象?事实上,不需要每个汉字的意思都要深刻理解记忆,所谓点到即止,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没有相关的汉字的文化知识要想教好识字恐怕不是易事。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最能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为道”。古人常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思想感情,我们也可以把它解释成一种精神,甚至为人文精神。语文中的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思想感情,如果只是在教学中生硬地灌输,这样的教学也只是“为学”,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的意图并逐步上升到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共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似乎更注重明白的告知而忽视主体的感悟,所以归纳中心思想成为语文教学必备的阶段,宏大叙事的方式又使得思想感情似乎只能是爱国主义、人生理想,殊不知,好的语文阅读文章并非只会在这些方面闪光,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在细微处尽显人文精神的内涵。比如《边城》,选入教材的虽然只是小说中的一部分,但却能显示出沈从文先生的文章特色和人文特点。偌大的一个湘西文化场景在他的笔下就通过茶峒的几个人物、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仅仅让学生了解这些还不够,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文中的乡土风情的善、祖孙之情的真、人物和环境的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文章阅读去把握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真谛以及去发现自己家乡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虽然传统的文明似乎和现代的文化相比显得如此的落后,但并不代表传统的文明没有值得人们留恋的东西,相反,在那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却更有贴近人性的美好精神之依归,更有值得现代人在精神迷茫中寻求的一种人文家园。“为学”的阅读可以知道《边城》的湘西文化的自然朴实、和谐恬静,“为道”的阅读却使得我们在认识这种古老文明的同时去反思人类发展到今天的家乡和人与人的关系,去把握没落的文明中的“根”,并以此完成一个人在当下对文明发展的思考,完成对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精神无从着落的缘由的考察,完成对文明的正确看法和多角度的考量对逝去文化的追忆。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语文阅读教学中像这样饱含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去“为道”的篇目比比皆是。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为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为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个开拓者的胸襟……”[3]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浪漫、散文的唯美、小说的生活气息、戏剧的情节冲突无不尽显人文知识的人文精神,重要的是要发现其中的“真”、“善”、“美”,在学习的同时,去贴近生活的真实,让学生把这种真、善、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之中,逐步建构出自己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而不是仅仅了解几个作家、一些经典。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