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理性认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
 

理性认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

发布时间:2018-12-25 04:12:33 影响了:

  编者按:2003年10月10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方延明教授为首任院长。在方院长的带领下,新闻传播学院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篇专访中,方院长对该院的办院经验予以介绍,同时还探讨了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使命、角色与特点、新闻自由和新媒体等值得学界、业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本栏责任编辑王延河
  
  采访约在上午十点,由于我们早来了半个小时,便随处走走看看。南大鼓楼校区一直是南大人文精神最好的诠释地,这里既有百年老校的古迹,又有锐意进取的现代建筑,许多留学生的到来又使这里不时激荡着中外文明的涟漪。我们要找的新闻传播学院大楼就是现在的费彝民楼。费彝民是一位杰出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他去世后,家人把社会贤达和亲朋好友送的礼金设立了费彝民新闻基金会,这座大楼得到费彝民新闻基金会500万元港币资助。
  九点五十分,我们来到方延明院长的办公室,恰好他在打电话,我们便到里屋等他。金鱼、牡丹图、竹子盆景、君子兰、澳洲杉等立刻映入眼帘,顿时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电话结束之后,方院长笑呵呵的走了进来,一边招呼我们坐一边为我们倒水,“想聊什么就聊什么”,一下子使气氛轻松了很多。
  记者:方院长,我们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挺有意思,是将全国十所高校的新闻专业进行对比,然后用武侠小说的人名或其他打一个比方,其中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被比作《天龙八部》里的段誉,说南大新传是格局虽小,但灵气十足。并对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不知道方院长觉得这个比方怎么样?对南大新传的办学特色怎么看?
  方院长:我觉得这个评价不太准确。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中开办新闻学教育较早的学校之一。自1958年起就开办了“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经济困难于上世纪60年代初停办。1986年,开始恢复新闻专业。1992年底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撤系建院,刚好八年了。
  建院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现有三个系,还有几个所和研究中心。尽管我们老师数量在全国同行中是较少的,但我们近年来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发表CSSCI论文数在全国名列全茅。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现在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都很好。变化尤其明显的是随着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应用性的增强,以及网络等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学院开设了许多新课程。同时我们还给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社会实践机会。2009年,我就带了二十来个学生去青藏高原实地采访,我们去了玉树,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地方睡觉,到黄河源头进行采访,行程达四千公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至于特色,我们学院的院训是“通才兼备,知行合一”。前者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要厚实;后者则强调了新闻是一个操作性强的专业,学生不能学了新闻不会采访,不会写稿。你们学校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不就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吗?他也是南大的校友,曾在金陵大学工作过。所以,我认为,新闻传播学应该算是“文科中的理工科”,它需要很多试验和硬件设备。比如,我们学院近年来添置了上千万元的设备,目前有9个实验室,拥有全省文科第一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为全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有,近年来,南大的新闻教育已逐步走向国际,我们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个研究生班,派老师去马来西亚上课,目前已经招了三届学生,有30多人。我们还在积极与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高校探讨进行合作办学。有一位青年教师在港交流期间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奖学金,是今年全香港新闻传播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年轻学者。
  记者:方院长,从您的简历中,我们注意到您是从校报主编岗位调到新闻传播学院任院长的,您对办校园刊物有着丰富的经验,对记者工作也有着深入的思考,您能否谈谈在当下新闻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其角色具有哪些特点?
  方院长:我觉得校报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校报可以培养一些人。江苏的高校校报在全国来说质量属上乘。校报参加江苏省好新闻评选,省记协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每年的获奖比率都很高。我一毕业就在学校搞对外报道,后来到校报,校报的操作性很强,很能锻炼人。我记得那个时候《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都登过我写的新闻,包括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给我登过54个头版头条。
  至于说到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记者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以为,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全媒体时代,有些事可以说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作为媒体的新闻记者就不能不倍受社会的关注。而今天的记者与过去的“无冕之王”相比,在一些地方亦落得个老百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地步。所以说,新闻记者的使命、角色问题,不仅关系媒体生存发展本身,更关乎我们这个社会。
  新闻记者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异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其一,是他的身份意义。记者不像作家、画家、工人、农民……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党刊、央视、卫视的记者,具有一种典型的“替代”性,这种“替代”性反映在人们大多数时候是把记者当作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其二,是他的行业意义。一般讲,人们的劳动可以分为个体性劳动和社会性劳动两种。个体性劳动大多是兴趣使然,社会性劳动则是责任铸就。新闻工作是社会性劳动,是能够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人物的事业。记者这个称号,大多时候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个人只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个符号,是这个队伍、行业中的一分子。比如,一个记者酒后驾车撞人了,人们不会在意他姓什么叫什么,大家都会说他是一个“记者”,会说有一个记者撞人了。因此,记者的行业意义特别鲜明,你不是属于你自己的。你要有一种担当意识和一种对这种职业的敬畏。其三,其社会活动意义。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体现在他的采访、调查中,记者的采访、调查都是为了社会传播、报道新闻。
  记者这个职业,看起来入门的条件要求不高,一般有一定的文字功夫,一定的采访能力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名记者、大记者就很难,他需要比其他学科的专门人才更多的非专业知识与生存能力。成功的记者,通常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素养与品德,如丰富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新闻职业理想、着迷的新闻敏感、快速的写作速度、开阔的政治胸襟,以及宽厚的仁爱之心等。
  记者: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但我们也同时注意到,港台以及很多境外媒体对世博的报道很多与我们并不相同。比如场馆的拥挤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说世博游客中很多公民文明意识不强等等。其实大陆的记者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些,是不是只是没有报道或不能报道?那么,当学生面对这些与课本所讲不相符的现象时,应该怎么看待?或者说在中国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该怎 么面对真正的真实?
  方院长: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这也是每个想当记者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当然从媒体方面来说,还是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毕竟要考虑到国家的形象与凝聚力。尽管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但真正的好记者首先是要有国家意识,他要爱他的祖国。比如,外媒报道说保安与游客起冲突这样的事件等等,无非是想说我们国家没有人权。但这个问题你看要从哪个角度去想。保安如果不制止,在混乱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利用肢体将游客挡回去,让他们排队,那游客都不排队,场面失控,外媒是不是会更高兴呢?所以,类似这样的事件,管理人员表现得还是比较理智的。对外媒的报道我们也要理智的对待,不能说外媒就一定客观。从这方面来讲,记者首先是社会人,报道时要有社会担当。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泰兴幼儿园发生的小孩被砍的事件,关于人员死亡的报道是否真实,我们不完全知道,但我还是比较认同媒体的报道。因为加上此前广州、福建发生的学生被砍事件,要是媒体完全把场景报道出来,把它搞得血淋淋的,将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报道诸如杀人、放火之类的社会新闻,那就很有可能成为教唆犯,使更多的人如法炮制,给社会带来更恶劣的影响。
  我曾经讲过一些关于记者与政治、新闻自由、新闻客观之间关系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记者一定要处理好记者这个职业的工作性质与政治,与新闻自由,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这三个问题都是敏感问题,但又都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一般讲,记者和政治家都是一种职业,而且有很大差别。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从其供职单位来说,他首先是媒介人,或者说这种媒介人同时具有类似于国家公职人员的某些角色,这样一种角色自然会受到一些制约。李长春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这“四个不能变”,作为媒体一员的新闻记者必须遵守这个原则。而新闻自由,就其本来意义是人们通过出版或其他传媒获得彰显人权的一种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践行者是新闻媒体和记者。我一直认为,新闻自由是一个好东西。不过我也强调它的另一面,我在一篇文章里明确提出:“新闻自由和国家意识”,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制度,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新闻自由只能是法律条文下的自由,制度下的自由,有条件的自由。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新闻自由都无法摆脱强大国家机器对他的严格制约,任何超越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的“新闻自由”都是没有的。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核心要旨之一,是一个记者必须经常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以这样说,把坚持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记者的一种理念,体现了记者的价值追求和职业境界。与西方新闻专业学者主张的新闻客观性相比,我们讲的新闻客观性既有与他们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是我们都主张用事实说话,防止个人偏见。不同的是,我们反对片面强调新闻客观性,反对超阶级的客观性。我认为,把客观性作为一个规范是可以的,但这个规范的内容肯定是有差异的。不管把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信仰、理念、价值追求,还是一种规范,最后都要落实在作品上。
  记者:没错,方院长。您刚才讲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担当真的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网络上的信息爆料,经过传统媒体报道,可信度便增加;传统媒体的信息如果经网络传播,那么关注度便提高。我们觉得这是媒体融合很好的一个例子。不知道方院长怎么看待媒体融合?
  方院长:新媒体有速度,宽度,内容海量等特点,但传统媒体有深度和信度的优势。我以为网络的信度还是比不上传统媒体。虽然以后媒介融合是一个大方向,但我认为平面媒体是死不掉的,你看现在有了电脑,毛笔不还是照样存在嘛,而拿毛笔的都是一些有文化修养的人。说不定再过10年、50年,甚至100年以后,那些阅读报纸的人都是一些有绅士风度的文化人了。(笑)
  记者:方院长,我们最后还想请您谈谈报考南大新闻研究生该怎么备考,有哪些要求?
  方院长:我们学院从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过去在培养模式上比较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现在随着社会变化,高校培养研究生也要根据社会需要做些调整,在提高应用性方面作了很大改革和努力。比如,增加了不少关于新媒体、新闻策划以及与社会密切联系的选修课程。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要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媒介理念、调查研究方法、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我们会请电台电视台的台长、报社总编、政府机关、资深新闻人等业界人士到学校来,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之中。南大新闻传播学院原先每年研究生招生数不到50人,今年我们新增了专业硕士,招生计划为30人,加起来不到80人。
  考南大的研究生,文史知识等基础必须要厚实,同时新闻采写等实务方面的能力也要很强。我反对死记硬背,我还是喜欢有智慧、才华横溢的学生。总的来说,文史知识要厚实,有实习经历,会写稿,编稿,会写评论,尤其对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既宽容也不宽容。一方面什么人都可以生存,这是它宽容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你必须要有本事、有能力,有竞争力。所以说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可以吃上饭,但是要想吃好饭,还是很难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