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奔腾 联想笑话 [唱戏笑话联想]
 

奔腾 联想笑话 [唱戏笑话联想]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7:23 影响了:

   过去,在秦腔艺人和广大戏迷中,广传着唱戏的许多笑话,笔者听过几个,不妨讲出两则。   一则讲:有个行路人,向路边地里的老人问道:“喂!老伯,去长安省城咋走呢?”这位老人正给田里浇水摇着辘轳,听见有人问路,头也不抬,只“嗯――”了一声。那人又问,老人仍是“嗯――”一声,不予回答。这时,一旁手握铁锨改渠引水的半大小伙笑眯眯地说:“先生,你唱着问才行。” “噢!还得唱着问。唱啥?” “就是易俗社唱的那大戏嘛。”那行人便用“秦腔”大声唱起来:“问老伯去省城走哪条路?”老人高兴极了,一边欢快地摇着辘轳把,一边回过头对问路人唱道:“脚后跟朝西面朝――东。”随着老人嘴里“东”字刚出口,不料摇辘轳把的手滑脱了,只听“咕咚”一声就栽进了水井。问路人大叫一声“哎呀不好”,立即跑到井边,对井下老人问道:“老伯,你咋样?人要紧不?”老人在井下“嗯――”了一声,没有作答。那人再问,老人再次“嗯――”。引水的小伙子提醒说:“先生你忘咧,要唱着问哩。”只见那行人双手扒在井边,对井下唱道:“问老伯你栽得是轻是重?”井下老人的嘴角露出笑意,开口唱着回答:“我昏昏沉沉不知情。”那人接着说:“老伯,你看我、我、我咋救你呀?”老人在井下不但“嗯――”了一声,还把那人狠狠地窝了一眼。引水小伙提醒:“先生,唱着问……” “对对对,我唱着问――问老伯我怎样救你性命?”老人有气无力地唱道:“你赶快撒辘轳放井绳。”
  二则说:有个身背包裹的小商人,刚走进树林,突然,从他身旁大树后闪出一条大汉,手举大刀拦路站定。小商人吓坏了,急忙跪倒,手捧包裹频频磕头求饶。那大汉说:“不要怕,站起来。我不要你的包裹,我要唱几句秦腔乱弹,你要好好听,听完了放你过去;你要是不好好听,我就杀了你!”小商人赶紧回话:“那好,你唱吧,我好好听,好好听。”那大汉立马扎一式,猛一开口,只唱了“为王的”三个字,那小商人就跪下说:“好大爷哩,你哪是唱秦腔,你是挣破颡吼秦腔呢,我受不了,还求大爷你把我杀了好受!”
  上述两则笑话,前者,我们说说,乐一乐;后者,给人以乐趣的同时,令人联想颇多,随笔小议一番。
  多年前,我从北京坐火车回西安,车上有广播文艺节目播放,听来是“数来宝”表述《陕西八大怪》。听完了,心里嘀咕着:不知是哪位“能人”窜改了,竟然还有“唱戏吼起来”一大怪,真把秦腔损美咧……后来,报刊上写或说“吼秦腔”词语不断出现。
  2009年,陕西秦腔博物馆开馆后,我领家人去参观,偶遇台湾两位陕西乡党。他俩在钟明善馆长安排下,尽兴地唱了一段,接下来我们合影,馆长还邀我讲话,我遵从他意,讲了我对“吼秦腔”的看法。大概是这样讲的:我们平常对野兽的叫声,都习惯用“狮吼”、“虎啸”、“狼嚎”等词语来表达。可现在有人把狮子的“吼”用在唱秦腔上了,似乎要把人和狮子划等号――人唱秦腔就像狮吼一样。秦腔不是吼出来的,过去的秦腔老唱片里,无论是旦角王月华唱的,还是须生耿善民唱的,听起来都很有韵味、优美悦耳。秦腔界最反感一味地出蛮力,挣得脸红脖子粗,青筋凸暴地用喉咙死喊狂吼,并讥讽其为“挣破颡”而不是唱。所以我认为,把“吼”字用在唱戏上有贬义。平时说“让我们吼几句秦腔”,“他也能吼几句秦腔”倒也罢了。但正儿八经地要说秦人唱秦腔是“吼秦腔”,乃是对秦人和秦腔的贬损。希望大家今后不要用“吼秦腔”这个语(词)汇了……讲话完毕,钟馆长走近我说:那是“戏言”。我知道馆长的文化知识深厚,是素谙秦腔艺术的大家,能说出这句话来,定是他看“吼秦腔”为无大碍之词,不屑提出异议。可是有不少人,特别是秦腔演员很在乎。前不久还有秦腔名家公开在报刊上对那个“戏言”提出反对。而倡扬那“戏言”者为了使得“吼秦腔”站住脚,还费心劳神地引经据典来解释“吼”字的涵义,以便说明“吼秦腔”一词汇用得得当。诚然,能把“吼”字按字典词条内容来阐释它的用途,无疑是对的。不过,那位笔者在阐释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民习”。我说的民习,是指人民大众用语的习惯。人们口语或行文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是视“吼”为有贬义之字。当然,用在说人以外,如用在说野兽,那是最恰当不过的。要是不顾其他因素,单凭每个文字本身的含义说明其用途,那麻烦可就大了。如:陕北人把自己的妻子称“婆姨”,若用字分析,岂不是夫把妻既称姨又叫婆了。关中人称妻为“老婆”,那妻子不就成了丈夫的老祖宗了吗?能把妻子叫“婆姨”,叫“老婆”,是民俗呀。尊重民俗,也就是尊重民心,尊重民意,民意是不可违的啊!奉劝有些人,不要再说“吼秦腔”了。
  那位笔者在阐释中还认定“吼”是“秦腔的特色”,“不‘吼’就不是秦腔。”“这是秦文化的决定”。而且,理直气壮地以质问的口气命题“秦腔就不能‘吼’吗?”看来,笔者未免武断了吧。
  28年前,我曾在《秦腔表导演艺术》一书中写下“秦腔的唱,既有其他剧种和一般歌唱艺术在运用发声机能声乐原理上基本相一致的共性,亦有当地方言,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美学情趣,表现方法等本地风采很浓的个性,这二者构成了秦腔的特征。”“无论生旦净丑哪一行,都是真嗓咏歌,大声吟曲,跌宕分明,音域宽广,唱起来高亢激昂,豪迈奔放,一派秦人风骨。”关键词是秦人称道的“满口腔”。它气饱字满,传声达远,有人用“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八字予以形容。若论“秦腔的特色”,上述文字表达得便足矣。不可否认,秦腔演员中,在唱技上确有偏喉音的使用,或者说是偏吼声的发挥。那也只能说明某位演员个人的“特色”,绝非是“秦腔的特色”,更谈不上这个“特色”“是秦文化的决定”。至于“不‘吼’就不是秦腔”,更是离谱的、荒诞不经之谈。倘若有人能做到“吼秦腔”,恐怕真会出现小商人宁愿项吃钢刀,也不愿听林中大汉以吼为唱的笑话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