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boss直聘a轮是啥意思 [毕业生“陪聘”现象的背后]
 

boss直聘a轮是啥意思 [毕业生“陪聘”现象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9-01-01 08:03:25 影响了:

     “陪考、陪读、陪聘”已成为中国青少年成长期中的系列社会现象之一。家长送考生去考场,送孩子进大学的个别现象,1977年恢复高考时就有。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家人关怀经过30年演化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系列现象。例如,现在每年高考时段,家长“陪考能量”影响到媒体大肆渲染,考场周边的公交改道、警察加班、工地寂静和宾馆饭店鼎沸;“陪读魅力”吸引家长辞去工作在高中、大学周边“安营扎寨”,大城市变相陪读已经下延到小学(克服困难买下好学校周边房产,靠户籍争得入校权)。当前的“陪聘”只是向上“陪”的一个新拓展。
  社会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本质问题。笔者无意指责无奈的家长与茫然的学生这些“弱势群体”,我们最应关注的是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和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陪聘”背后的社会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大学毕业生必须经过“被选择”。走出校门之前过于简单的“理想”和“兴趣”或缺乏思想准备,导致毕业生难与陌生的、种类繁多的单位和岗位接轨。其次,高教规模增长使“精英”们转为“大众”。加上近几年我国新增劳动力远远大于新增岗位量,使得一职难求的现象在中高档岗位普遍存在;再次,我国普通教育的结果有偏差。基础教育各阶段,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愿景是考上好学校,对应试教育既无奈又青睐!应试教育极力挤占学生的时间,“学会生存”挤不进日程;第四,高校“宽口径、后基础”的本科教学改革方向,关注了毕业生发展的后劲,但使得专业不“专”,应聘无力;第五,少数用人单位歧视女生和企业为短期利润最大化抬高经历门槛,导致社会反响强烈。
  其实,“陪聘”的好处也是存在的。社会阅历较为丰富的家长,在“陪聘”过程中,为子女减少了焦虑,传授了知识和经验,增进了在外部社会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使子女感受到了家长的爱护和能力,有的毕业生在应聘的前期准备和中间过程切实得到了实惠,最终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
  当然,“陪聘”也会有所损失。首先,最大的损失是子女走进社会处理第一件人生大事的过程中就导致自信心大幅度下降,甚至永远地失去一次人生锻炼的机会,这可能会潜在地影响他的一生;其次,越俎代庖违反了帮助青年成长的基本原则,降低了成才的速度和概率;再次,一旦“陪聘”被招聘单位发现,他们会武断地给该毕业上挂上“无能儿”的标签,会导致孩子失去本次受聘机会;第四,一旦“陪聘”被同学们得知并传播,毕业生本人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明确了毕业生“陪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利弊,我们再来看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国务院2008年2月3日下发的“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专门强调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家长、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都应鼓励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尽快地就业,坚持终生学习,立志在岗位成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要在学校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政策和建设应尽快改变青少年们享有社会教育资源严重不公平的状况,升学考试制度设计和大学教育目标中要充实“学会生存”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要促进学生们在阳光心态和幸福人生前提下的全面发展。
  加大新人才观的宣传力度,使其深入人心。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已经对新时期人才的内涵作了明确的定义,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人生的价值和成才渠道得到丰富,要摒弃唯有升官、发财和当科学家才是成功标准的传统观念,社会与媒体要大力宣传。
  为大学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和公平就业做实事。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和公平就业,并执法监督;高校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关注当前社会,向他们提供择业观引导、招聘信息、应聘训练、邀请招聘会进校园、做好推荐及简化相关手续;用人单位要尊重青年的自尊心,尊重女性,相信大学生掌握的专业新理念和理论能为组织的发展带来创新机会,并注重本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诚信;家长在关爱子女和适度投入精力、资金的同时,要注重如何将自己的智慧转化为子女的间接经验和能力,指导而不包办,关注而不“动手”,尽早地给孩子成长的锻炼机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