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对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思考]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对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4:29 影响了:

  摘 要: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矛盾,提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阐述了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分层措施,指出隐性分层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 隐形分层教学 学生素质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校园里学生成份的多元化、学习基础的层次不齐、整体差异加大,带来“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学效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一点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由此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英语信心。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机会,使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开发,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的教育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隐性分层教学是指班内分组分层形式,即教师采用内在尺度法,在保留班级教学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时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在心底里将他们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暗中把相当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学生间只有组的差别而没有类的差别;分层结果只是教师自己心里有数,不向班级公布,仅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一、隐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最早“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提出,为分层次教学理念的创立提供了基本依据。隐性分层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特征,进行因势利导。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它认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组合,而实行隐性分层教学正是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隐性分层教学为课堂教学的“层次性理论”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有效进行,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隐性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大启示。它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建构。在教学中使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隐性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同一教学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环境。
  
  二、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分组是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是任课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好(A)、中(B)、差(c)三个层次。二是任课教师通过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爱好、记忆、兴趣等的评价,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三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综合评定,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综合1、2、3的结果,进行分组分层。A层次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已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明确。B层次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较差,特别是听说较困难。c层次学生的语言基础极差,听、说、读、写的能力都相当差。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根据同组异质互助共进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实行组合搭配。这样既减少了差生的挫折感,又使得学生间取长补短,创造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学习气氛。
  (二)教学目标分层
  确立分层次目标是搞好“隐性分层教学”的前提。分清学生层次后,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大纲对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不同要求,分别制订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基础性目标是教学大纲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一般要求,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是分别对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B层和A层学生提出的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保证每个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的总目标:A层学生注重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英语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继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英语结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B层学生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结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或者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c层学生要求他们紧扣教材,把每一篇课文读懂,掌握课文重要词汇和语法,结业时应达到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
  (三)授课分层即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隐性分层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最能表现教师创造力的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运用“合一分一合”等策略,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讲授中,分解难点,突破重点,引导优等生,激发中等生,带动差等生;课堂提问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并适当向学困生倾斜;进行课堂练习时,在相同的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或难度不同的练习,并辅之以小组竞赛,提高了课堂效果和练习速度及准确度。同时进行学法分层指导,基础差的学生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尝试举一反三,对中上等学生则以创新性学习为主,启发发散思维,鼓励大胆质疑。
  (四)作业分层
  在作业布置上,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英语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数量、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逐步完成。
  (五)辅导分层
  具体地说,是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比如让他们参加简单的对话表演、英语歌曲演唱,培养其说英语的基本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英语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
  (六)分层测试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核。突出考试的评价、诊断、反馈功能,发挥其激励作用。一是要改革考试方法,构建多种形式结合、重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知识测验和能力测验相结合,卷面考试与作业检查相结合等综合评价方法。考试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口试成绩、笔试成绩、学科特长附加分等部分组成。二是改革考试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对各层次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层命题测试。考试内容力求体现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水平。在题型的选择上做到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有机结合。分层测试有利于综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七)分层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评价,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是一种教学资源,对不同的学生不作横向性评价,只作垂直性评价,强调的是和自己竞争,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昨天,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更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分层评价能较好解决B、C层学生厌学心理,有利于激发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总结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既能弥补大班教学无法适应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的不足,提高班级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可操作性水平,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他们的最优化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面向全体”;又可以避免快慢班分班教学和班内显性分层教学等显性分层带来的负面心理效应。隐性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独特个性的学生,既注重学生发展平等,又注重其心理平等;教学难度、教学目标的分层,不是对学生“人”的分层,不是淘汰式的“分离结构”教学,而是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隐性分层教学作为分层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0,(3).
  [2]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1,(4).
  [3]周秀娥.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02,(1).
  [4]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