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心理学原因与对策]心理学专业
 

[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心理学原因与对策]心理学专业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0:22 影响了:

   [摘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里,思想政治课是晦涩、枯燥、乏味、空洞的,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养神课。从学习心理角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存在着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因此教师应该从重视课前准备、课堂上寓教于乐创设和谐师生关系、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和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等几方面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效果 心理障碍
  
  一、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分析
  
  在大多数的学生的印象里,思想政治课是晦涩、枯燥、乏味、空洞的,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养神课。从学习心理角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形成了对思想政治课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的。这些障碍主要有:
  1.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传播的教育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相距甚远,因而排斥教育信息。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与其他科目的最大区别在于:别的科目大多是给学生传授以前他们以前没有的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然而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很多在学生头脑中事先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学生在他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已经从家庭、社会,接受和形成了一些关于政治、思想、道德的以及现实的观点、态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加以强化,而对不符合的思想观念予以纠正。用个比方来说明就是,别的学科是在白纸上画画,而思想政治课则是对一幅已经画好了至少一部分的画上面修改或着色。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现实的观点、态度,就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观点由彼此对立转化为彼此统一,从而产生学生在认知上的障碍。
  2.情绪障碍。心理学认为,情绪障碍是由学生的特定态度所形成的动力定型造成的,而动力定型又受当前刺激的影响而变化发展。
  所谓动力定型,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系统,造就动力定型(简称动型)。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刺激、输入教育信息时,如果教育信息符合学生的动力定型,就会纳入动力定型并形成新的动力定型,激起学生满足或愉快的情绪;如果教育信息不符合学生的动力定型,无法纳入动力定型系统,就会发生冲突,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情绪障碍。学生情绪障碍产生后,就变得非理性顽固,往往对教师的教育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育是很难收到实效的。
  当然,动力定型具有稳定性,它是按固定程序进行活动的模式;但也具有灵活性,即它是综合的衍射模式,在条件改变时,能使动力定型更适合于客观条件的要求,因此,动力定型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新的条件下加以改造或发展。
  3.行为障碍。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的来自外界的刺激与行为不一致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内心体验很不舒畅,继而产生一种驱使认知因素重新协调起来的强烈动机,学生也不例外。当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与他们的行为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感到无法接受,并找出各种理由进行辩护。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抓住机会进行积极引导,给学生创造改正错误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且改正错误,那么错误或不当行为本身就成为对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障碍。
  
  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1.重视课前准备,注意收集有关材料,课堂上寓教于乐,巧妙引导
  首先,联系热点、焦点,激发学生兴趣。中学生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将有助于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比如讲初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时,可以设计“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解决;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以设计广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由此引出全社会关注的“拒绝白色污染”与环保问题,让学生讨论。
  其次,运用现代多媒体,增强教学吸引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媒体,组织教学。例如,讲“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播放歌曲《真心英雄》;讲“交通秩序”时,投影各种交通图标,让学生辨认;讲开拓进取品质特点第五点“胆识”时,播放“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重归故里”的时事评论录像,加深学生感受。这些都受学生的欢迎。
  2.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情感是人们根据价值标准评判、认识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努力构建一种交流互动的心灵体验活动。这样,一方面,师生构建起了有效的心灵沟通平台,有利于适时组织、调控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想,既开拓视野,又启迪思维。有了情感和认识的碰撞,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灵感也就更有可能一触即发。
  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善于把握几个“度”。一是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语气要亲切。例如,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这个问题,我先谈谈个人的观点,请大家看看是否有道理。”当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出现闪光点时,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激励和深化,要对学生作出一些肯定性的评价,如“很好”“、很有创造性”、“层次分析得很透彻”等,通过鼓励性的话语拉近师生情感之间的距离。二是避免因琐碎小事而情感冲动、怒发冲冠,把冷若冰霜的表情、“黑面包公”的面孔带进课堂。可以想象,那种“冷漠的表情、刻薄的语言、随意的批评”所造成的凝滞的学习气氛,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多么大的负担!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碰到少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未完成作业时,教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采取克制的态度,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提高认识,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健康成长。这种做法,往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三是平时要多接触学生。要经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谈,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和谐、友好地相处,真情实感地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在平时建立起来的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相互信任,彼此期望,往往容易形成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四是要重视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的细节,如教师走进课堂时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老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反之,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3.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表扬和指出问题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点评,这也是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去,多找出其闪光点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但是,多表扬并不等于一味迎合学生,对学生在发言中流露出来的错误的与当前社会道德和发展不符合的思想观念必须及时指出,在青少年的思想、性格还尚未定型、可塑性还较强的时候指出来,对青少年将来的人生道路有重要影响。这也是思想政治课自身的主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文燕.巧用情景,以情感人.考试周刊,2007,(08).
  [2]邓加航,李爱兰.构建政治课堂良好心理环境的认识和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07).
  [3]刘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对策.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