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学前教育专业介绍范文_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介绍范文_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8:26 影响了: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唱、奏、演等技能的实践型专业教育人才过程中,应如何通过合理的音乐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音乐素质呢?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课程内容设置方案,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有效提高学前专业人才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幼儿教师的客观需要。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课程设置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培养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整合性”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应面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以本专业师范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原有基础为依据,树立通视教育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理解他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所表现的差异,使其音乐能力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过去那种几十年不变的教育理念和僵化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受用终身。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宽厚而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考虑音乐课程综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方面有了巨大的革新。新时期的学前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多维的兴趣爱好,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素养;不仅要能开展教育、保育工作,指导儿童的活动,而且要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其音乐课程没有必要完成音乐专业那样的教学内容。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只是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所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因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应根据现实需要及课时少、学生多、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进行整合,加强音乐学科内各课程的综合,避免知识的交叉、重复,以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优势,将专业课程中有关教育、心理等理论知识纳入音乐课程的视野中,帮助学生树立和掌握正确的音乐教育观、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而加强与其他艺术课程的横向联系,以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达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也应注重隐性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能成为音乐教学的手段。其应涵盖以下内容:学生在校期间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对音乐的态度和观念;在技能学习方面形成自觉的练习习惯;主动观摩、投身校内外多种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课外音乐知识、音乐教育等学术活动等等。这些内容与该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设置方案
  由于现行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内容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和声、作曲常识、伴奏编配、音乐欣赏等分科设置,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科内容缺乏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学生学习难度大、效率低,同时每科教学以“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甚至惟一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很少关注,周而复始的乏味练习,虽能强制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可能泯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使学生缺乏后续学习的潜力。
  1.基本能力训练
  (1)卖谱与唱歌
  将读谱知识、旋律视唱、练耳、发声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谱中练习视唱,在视唱中学习歌唱方法,在歌唱中训练听觉,达到认识五线谱,掌握浅易发声方法,具备初级演唱水平的目的(拟达到社会声乐考级三级标准)。
  (2)乐理与键盘
  将音程、调式、和弦等乐理知识与钢琴弹奏的启蒙训练结合,让学生从谱例一键盘一概念的操作过程中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具备初级的钢琴弹奏能力(拟达到社会钢琴考级二级标准)。
  基本能力训练要将乐理、唱歌、弹琴交叉渗透,沟通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较轻松地跨人音乐殿堂之门,激发起他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音乐鉴赏
  以作品为线索,以欣赏为手段,以知识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理论知识与作品有机联系,分五个阶段由浅入深构建一种综合性的鉴赏体系。
  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的音乐鉴赏仅限于聆听、感受、体验及简单评价,而学前师范音乐教育的音乐鉴赏,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学习系统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历史文化,逐步形成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3.技能提高训练
  将钢琴、声乐与社会考级接轨,按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定内容、定标准供学生选修。学生通过初级必修课程后,可以自主选择技能提高训练模块。这种提高训练完全依据学生个体发展来制定目标,设计个体教育方案,用选修的途径,分级的方式,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条件。
  4.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实践活动模块包括表演和创作。表演和创作是教育的实践和成果展示,是音乐课程的组成部分,还包括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现代教学技术。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是获得成功的条件。要让学生知晓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专业群体或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这种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不能以形式化或通过别人的“讲授”而获得。因此,音乐活动模块不能光靠一些临时性表演任务或阶段性的见习、实习来完成,而应将它纳入教学计划,采取分学段方式开设活动课,将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把音乐教育中的新成兢、新课题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应以符合专业特色为原则,提高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科学构建学科体系,优化生源,注重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学生音乐素质才能稳步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以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幼儿教师的客观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儿童的眼里,一位能歌善舞的老师远比音乐技能平庸的老师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程少波,梁冬妮.略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学前教育前沿,1994,(6).
  [2]孙俊三.教育原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项目编号W2010-22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