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9:34 影响了:

   [摘要] 就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介绍了美国高校的招生制度、考核制度、个性化教育、课外实践、优秀学生的培养以及人文环境对创新性文化的影响。从中可以了解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得到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美国高校 启示
  
  大学由于其具有培养高端人才、进行高新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的重要功能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站,成为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国家创新主体,是一国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动力站”――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当今世界高校中,美国一流大学都雄居于全球高等教育的顶端,与其相比,我国大学无论是在理念、制度,还是在发展模式和道路上,都与美国一流大学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大学若要实现跨越式大发展,需充分借鉴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试图从美国大学(主要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人才培养途径,探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2006年8月15日到2007年2月16日,笔者作为访问学者,由荣毅仁教育基金和信控学院资助,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亲眼目睹了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
  一、多样性的招生制度
  与我国的应试教育不同,美国人更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美国高等教育发展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 联邦与地方政府都不干涉或参与高校招生,高校招生完全独立自主,具体的招生政策及录取标准由高校自己决定。大学本科招生和研究生招生,并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综合各个观测点择优录取。高中毕业进入大学,虽然有一个SAT考试,但SAT成绩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入学条件。通常录取原则要综合考虑三部分内容:
  1.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1)SAT考试,包括推理能力测验和学科测验(含数理化等20 多门学科),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2)ACT考试, 包括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考查学生的学术水平、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
  2.高中阶段成绩证明
  每学期的成绩、老师评语、排名、入学申请陈述、申请费用等。
  3.学校报告单
  包括学生各方面表现、所选课程与学分、社会实践、中学老师或社会其他人士的推荐信等。
  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比起我国要宽松得多,但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开始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每学期或每学年,学校至少有一次科学活动的要求,题目不限,形式不限,在规定的2~3个月时间中,可以是写一篇科学论文,也可以做一个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最后的考核形式是自己动手做一个展牌,从展牌的内容安排到美工设计,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牌内容包括:提出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记录,结论。结论与假设可以是矛盾的,说明原来的假设是错误的。展牌上一般会提供实验的照片、曲线、图表,等等。如果可以提供实验的实物,则通常会把实物也搬到展牌的下面。这样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开展科研并进行表达的综合能力。在高中阶段,高中生们大多利用暑假或课余时间,自己联系去一些研究单位或高校实验室实习,帮助做一些辅助工作或独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实验,这样的实习经历也有助于他们被大学录取。
  美国高校本科招生录取强调基础教育的合格性标准,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全面发展,尊重各教育主体的自主性,不强求一律, 充分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 这对基础教育起到很好的导向与鼓励作用,是符合教育的本质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
  在研究生的招生中,美国大学同样不唯分数,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有位美国教授告诉笔者,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学校读研究生,一般TOEFL成绩和GRE成绩都会考得很高,尤其是GRE成绩中的数学部分几乎都是满分,但他们录取时更注重看GRE中的分析逻辑(Analytical and Logical Diagram)部分,因为这是测验考生对问题的分析或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有条件的还要经过面试。他们希望招收的是能力强的,而不是分数高的学生。
  二、严谨和严格的考试制度
  美国大学的入学门槛并不高,美国大学生在学业上还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但毕业的门槛是比较高的,考核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参照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校历,按本科毕业要求计算,其课堂教学的总时数大约只相当于我国一些名牌大学的60%,但美国大学生却要用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也要完成更多的课外作业。在课外,学生不仅要读书、写文章,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位中国研究生在任助教时说,与中国学生不同,美国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比中国大学生要辛苦得多。学籍上的管理也很严格,每学期没有修满一定学分就有退学的可能。据统计,马里兰大学本科生4年的毕业率仅为47%。虽然美国大学生上课缺席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但同样考试的严谨和严格也是非同我们的。听一位美国教授介绍,有次他任教的课上,他发现全班除一名学生外,其他同学都有从网络上抄袭的嫌疑,这个班就只有一个同学及格,其他全部不及格。
  美国大学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考核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但是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磨练是很难毕业得了的。其中笔者亲身参加了一次化工系对博士研究生的Qualify考核。这个考核是研究生入学一年修完大部分基础课后对其作进一步的考核,再决定其能否继续进入博士阶段的培养。考核形式是公布3个题目,任选其中一个(他们认为这3个题目可以涵盖该专业的基本研究方向,但依然很有可能这3个题目与该研究生的实际研究方向不一致),要求在十天内完成对该问题的综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并进行答辩。答辩的安排是很周密和严格的。一般是安排3个教授对一个学生,时间为2小时,关起门来很严肃地进行。导师一般要回避,不能参加自己学生的答辩。通常情况下,这个考核的通过率为50%左右。不通过的原因不是他们准备不充分,一般来说,综述部分、方案设计部分都不会有大问题,主要是在创新思路方面大多数人比较难通过答辩。这次考核,共有7个学生报名参加,考核结果是:有1个学生“临阵脱逃”,自己放弃了答辩;参加答辩的6个学生中仅通过了3个。没有通过考核的学生还有一次参加下一年Qualify考核的机会,如果第二次还没有通过,该学生就不能继续博士学位的学习,只能申请硕士毕业。除马里兰大学外,美国其他的大学,例如,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等学校对博士研究生的这个Qualify考核,形式和内容也都大同小异。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美国大学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学分制为核心教学管理制度较为机动, 学生在学习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一般只规定学生每年所必须拿到的学分, 而不对学生课程的选修作严格的控制, 学生既可选修本学科的课程,也可以跨学科取得学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学术视野大为拓宽。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多,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 多名本科生,开设了6000 多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因此,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美国大学的教师也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锻炼和提高。这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与我国传统的课程设计充满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念不同,美国大学生不像中国大学生那样容易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演算中,不太善于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建构。他们更注重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课堂上课程的学习充满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强调激发学生对学科(有可能是某些学生的主修,也有可能不是)的兴趣,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强调使学生接受特定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因而有相当的深度。
  马里兰大学的学习与实践项目是把课堂的课程内容和课外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创造一种机会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和综合课程的内容, 这类课程通常是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的比例为1�3。例如,环境科学的教授们要带学生到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和评估;社会学的教授们要带学生到社区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工程类各专业的教授们要带学生到生产工地学习;生物工程原理课的教授带着学生做酿造啤酒的实验;工学院的全体学生(各个专业的学生,包括例如化工、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要完成一辆智能小车的设计制作,等等。
  我们习惯上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
  五、优秀学生的“荣誉项目”
  美国大学生除了个人课外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实践能力。学校也采取特殊培养措施,全方位重点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马里兰大学的The University Honors Program 是一种为培养优秀学生设立的特殊的培养计划。这个培养计划由多个Honors Program组成。通过选拔最优秀的教师,开设创新型的课程,组成多学科交叉的学生团队,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文理兼容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社交、组织、团队协作等综合创新能力。例如,其中的Gemstone Honors Program,从一年级的各专业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专为他们开设一些创新性课程,由他们自由组合组成团队(Team,文理科学生混合),一般每个团队在10人左右,由他们自由去选聘一名指导教师,并讨论协商确定一个科研课题,这个课题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确定研究目标,但要求在毕业前必须能完成这个课题。例如,有个Team 提出学校电视台的节目不能由学生参与输入,其内容只能是电视台工作人员和少数学生记者选编,所以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如何用最小的预算提高学校电视台合并学生输入的能力,创造一个能使在校学生自由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的方式。还有的Team 提出,要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照相机的信息,开发一种帮助盲人找路的装置。笔者熟悉的一位教授指导的Team提出了不用打针来治病,等等。从题目名称上看,许多题目似乎是年轻人的异想天开或根本难以实现的虚幻空想,但其中或许就孕育着创新的幼苗和智慧的火花。
  此外,马里兰大学针对研究生还有一个Honors Program,主要目标是为培养优秀研究生成为大学教授而设立的一个计划。他们从研究生中选拔一批最优秀的学生,为他们开设一些课程,指导他们撰写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申请书,并安排他们担任教学助教,还为他们每年增加$2万元奖学金。尽管这些研究生将来一般来说不可能留在本校工作,但学校还是花代价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
  美国大学的这种培养人才的计划,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他们今后创新的前提。
  六、开放的人文环境对创新性文化的影响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教育是怎么发生的,它是文化环境作用的结果。大学不仅通过课堂和实验室教学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他们更多地是在大学创设的人文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并在其间成熟成长。早就听说美国的教授不仅习惯学生对自己以及权威的怀疑和批判,而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向自己的观点提出挑战。笔者在马里兰大学亲身体验了这种氛围。
  马里兰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丰富和活跃。每个系几乎每周都有一次学术报告会,整个工学院十多个系乃至全校的报告会全都开放,欢迎参加。报告者有本校教师,也有外聘的著名教授学者,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每次报告前几天秘书会用EMAIL向全体学生和教师发送通知,告示报告者的研究背景,报告题目,报告摘要介绍,等等。每次报告时间不长,演讲50分钟左右,用10至20分钟提问。每次报告会场参加人数众多,会场气氛也总是踊跃热烈。往往在演讲过程中,就有听众打断演讲者进行提问。提问者不仅有学生,也有教师,甚至会就某个问题与报告者发生争论。那种报告人与听众、教师与学生间平等的讨论,时而激烈,时而也有一些轻松和诙谐的对白,着实让人感觉很好。
  这种敢于质疑和批判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学生勇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也使单调的学术讨论充满了生气、活力和创新。而且这种学术质疑的勇气,也来自师生的自信和批判精神。大学正是有了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从大学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大学人文环境的品位,极大地影响到大学所造就的人的品位。所以,人文环境是一种其他不可替代的教育影响和教育力量,是一种不教之教的隐性课程。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已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的能够跃进在世界前列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菊琪.传承、创新与个性化:美国一流大学跨越式发展道路[J].复旦教育论坛, 2006,4(3):34-37.
  [2]曾志新.以生为本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对美国马里兰大学考察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9(2):77-80.
  [3]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2.
  [4]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