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语文教学创新谈】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创新谈】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7:42 影响了:

  2l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旧的教学手段已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变,而现代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旧的课堂结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旧的课堂结构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强制记忆性,是为了单纯应付“考试”的需要。而现代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能的培养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旧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那么,课堂教学应怎样改革呢?下面略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被动的接受式变为主动的探究性
  
  旧的教学课堂结构是“复习,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作业”五个环节。五个环节中,讲授新课是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讲解比较详细,有些教师上课甚至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讲解比较透彻、详细,学生听得清楚、明白。但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教者讲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结果会导致优生可能听得津津有味,中下生则听得昏昏欲睡,优生与中下生的距离越拉越大,学生缺乏主动性,课后对知识的巩固不牢,这样学生学习很被动。那么应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式为主动的探究式,让他们学会设疑、质疑,学会探究、发现。“学则须疑”,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往往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也才能有了认识事物的方向。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泛泛而问,而应该是有一定深度的,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提问要解放思想,可以对课本的质疑,可以是对参考资料的质疑,可以是对教师讲课内容的质疑,也可以对学生发言的质疑。质疑之后要引导学生,在质疑研究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氛围也活跃,更加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二、教学环节的增、减、变
  
  所谓“增加”环节,就是在原有五环节中,增加阅读或讨论环节。所谓“减少”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减少一些累赘的环节,使课堂结构更简洁。所谓“改变”就是根据具体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一些环节,把课堂教学目的由原来的注重传授知识变为注重培养技能,更有利于良好素质的形成,更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如上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书,不必整齐划一;并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可以从阅读反思,研究性阅读着手,用一个研究课题带动几篇课文的学习,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可以用“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研究”这一课题,在《荷塘月色》的淡雅、《绿》的艳丽、《荷塘月色》的清幽朦胧、《绿》的热烈明快等特点的比较之中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风格,之后还可以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更多的作品,这样的语文课就上活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也可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答案可以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就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
  
  三、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引进生活的“活水”,善于把课外阅读和课堂上学习的教材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例如教《孔乙己》时课外阅读《阿Q正传》,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内、课外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浓了。
  
  四、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现代语文教师原本不应是“教”书的,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是语文老师耳提面命“灌”出来的,师生之间不应单单是“授”与“受”的关系。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组织引导者、示范点拨者和激发鼓励者的;学生正是在这种宽松背景的民主氛围中,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自觉的训练,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渐养成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的能力。指路为主,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有什么“师道尊严”而是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大增。
  以上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改革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