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校男女辅导员职业异同调查_高校辅导员
 

高校男女辅导员职业异同调查_高校辅导员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4:04 影响了: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需要掌握多门技术和学问,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余,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和社会化辅导等,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教会学生成人化社交。这些方面都会由于辅导员性别不同呈现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笔者以鄂东高校作为代表,对高校专任教师与辅导员之间职业差异和高校专、兼职辅导员之间职业差异调查问卷过程中发现,不同性别的辅导员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思维分歧,于是再次针对辅导员的性别差异设计了调查问卷。
  该问卷包括辅导员自我工作情况、对工作的认知态度及与学生的交流情况。共发放问卷486份,收回问卷475份,答卷有效率97%。
  
  男女辅导员的表现分歧
  
  工作方式差异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们认为男性辅导员侧重“晓之以理”,而女性辅导员则似乎更偏爱“动之以情”,而辅导员们通常处事方法也大都有此不同。
  工作定位差异 在前面两次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人把辅导员工作视为进入高校工作的跳板,进入高校后,与高校中的其他岗位相比较又觉得辅导员工作是一份“鸡肋”工作。这类问题中表现更为突出的是男性辅导员,调查中只有10%的男性辅导员表示愿意把辅导员当作一种职业来进行规划。而女性辅导员中则有60%的人表示“做辅导员也可以”。她们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已经可以“得心应手”的面对辅导员这份工作。
  职业构想差异 辅导员们一致认为当前社会发展加速,知识量成倍增长,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往往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知识平台上,面对学生的提问有时会显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增多,极少教师满足于“穷酸秀才”的称谓,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形象都在发生变化。要应付如此众多的挑战,男性辅导员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虽然有难度但是仍然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好。女性辅导员更多的表现出焦虑情绪,尤其在涉及与自己家庭、理想冲突的情况下更是一个又一个的无奈。所以,男性辅导员迫切希望离开岗位,而女性辅导员则更希望“麻烦”少一点。
  学生倾向性差异 在很多高校,同一院系都配有男女辅导员,分别处理作为异性辅导员“不好处理”的问题。调查发现有更多的学生倾向女性辅导员,“她们像姐姐一样”。尤其对于女生来说她们的问题大多数会找女性辅导员来解决,很“不好意思”去找男性辅导员,怕产生“负面言论”,所以会产生一种刻意的“排异”心理。男生们则表示他们在涉及生活的时候会找女性辅导员,而在学习问题上会偏向男性辅导员,因为他们比较“爽快”,办事“利落”。
  
  建设辅导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优化辅导员选聘机制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男女比例根据学校实际平衡。辅导员在选聘中要求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男女辅导员在性别上的差异会导致处理问题方法的不同,即使同一件事情男女辅导员处理的结果也不一样,考虑到辅导员的本身的性格趋向,应进行合理的进行分工,比如让女性辅导员主管纪律和生活,男性辅导员主管学习。
  转变思想,立足未来 首先,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工作不再局限在院系,要延伸到公寓,以住楼辅导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在对男女辅导员职责的定位和辅导员工作的分类方面,将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学习辅导等社会化的辅导剥离出来交给一个服务性机构来统筹,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稳定工作等职能归入宿舍,由住楼辅导员来进行管理。做到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管理性和服务性的统一。
  还要注重运用各种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只是提出一种简单设想。其目的是让男女辅导员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