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以激情与理智穿越“诚实与信任”_生活更需要理智议论文
 

以激情与理智穿越“诚实与信任”_生活更需要理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6:56 影响了:

  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预设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令对方十分感动的事,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1自然段点明事情发生的特殊环境。说特殊,是指“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暗示了事故的可能性及“我”的无意性。
  [教学内容预设:普通简明的两句话,却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纵观全文,它们无不指向“我”的诚实。曾有人言,优秀的文章哪怕是一个标点都是值得咀嚼的,都是别有用意的,字字句句就像一个球面上的无数个点,都指向球心(文章的中心)。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在历练语言中习得语言及其表达的精要,培养阅读的习惯以及对语言的敏感。]
  第2自然段写事故的发生与责任的认定。事故是碰碎了停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责任”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应尽的义务,应做的事;二是指应承担的过失。这里显然取后者之意。“我”对责任的认定有一个思想过程:“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一句中“但”字表示转折,说明“但”之前“我”已认定错不在“我”,又用上“毕竟”一词,说明思来想去在追根溯源。因而这两个词反映了“我”面对事故的心路历程。上承“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下接“是停着的”,然后确认。在明确对方有错的前提下还自认责任,“我”的坦诚、大度、善解人意跃然纸上。
  [教学内容预设:“责任”是本课的一个生词,虽然生活中、口头上经常使用,而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到底作何理解,一定说不清楚。“毕竟”作为一个书面语,是本课的一个生词,更是这段话的关键词,是理解的难点,也是这段话的教学重点。“责任”、“但”、“毕竟”是本段语言文字训练的生发点,可以使学生厘清事故的事实,探寻出“我”面对事故的心理,更直接反馈了“我”的诚实与勇敢,因而它们又是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附着点。探究“责任”、“但”与“毕竟”,将使语言文字的学习成为动态的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第3自然段写“我”对待事故的态度。“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环顾”是向四周看的意思。“看不见一个人”表明“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无人知晓”。一个“便”字反映了“我”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地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留下字条,表面看反映了“我”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决不推诿逃避的“诚实”品格,而实质则表现了“我”“慎独”的崇高人格境界,即无人监督、独自居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读到这处文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放飞想象:①假如“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一走了之,会心安理得吗?当然!是你停车不规范,又没人看见,而且只不过一个反光镜碎了。再说,我的车子也碰坏了。就算你停车规范,我逃之夭夭,你又能怎样?还有啊,有时好事做不得,多事必有事,万一碰上个无赖讹诈我怎么办?②第二天,小红车的主人看到被碰坏的车,会怎样想呢?也许会想停在路边的车都被撞坏了,虽然只撞坏了一只反光镜,不值多少钱,但你也应该打声招呼,假如这儿站着一个人,岂不白白送了性命?……由这样自然而然的遐想反观原文,“我”的诚实与“慎独”愈发感人。
  [教学内容预设:若干次教学本文,也阅读了若干个教例,从这段文字中似乎大家看到的都是“我”的诚实。那么“诚实”在本文中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以为当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慎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难以抗拒的致命诱惑,正如孟子所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慎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慎独”当是此处“诚实”的规定性要义。不让学生感悟及此,“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一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不能完成,语言教学就流于肤浅,缺失深刻的同时也忽视了语文承载的精神布道重任。]
  第4~10自然段是小红车主人打来电话对“我”诚实的反应。小红车主人的反应有一个递进的逻辑之线:首先是表示“感谢”,接着是对“我”诚实的“感动”,进而是对“我”人格的敬重――“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为什么这次说感谢要加上“!”?显然小红车主人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与其说对“我”致谢,毋宁说是对人间诚信美德的敬重与颂扬,真挚的语言表明诚实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而“我”则一如既往的坦率、诚实。在这段对话中,“我”的一再致歉与对方的一再致谢,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电话两端陌生的彼此都因诚实而看淡金钱,因诚实而心灵相悦,因诚实而生敬重之情。
  [教学内容预设:“打电话”这部分内容十分耐人寻味,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递进读出“我”的惊讶(不是来索赔的,而是来致谢的),“我”的致歉(继续着一如既往的“诚实”),读出小红车主人的“感谢”、“感动”以及对诚信无价的褒扬,进而使学生浸润于如此温馨感人的氛围,情感得到升华:这一切都源自什么?诚实!再次朗读对话,则情感自然进发,意韵自然生成。]
  文末,“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悔”和“居然”两词直接说明“我”对如此看重“诚实与信任”之人的神往。搁下电话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也许为自己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字条而欣慰,也许为对方的信任而感动满怀,对由这件“小事”获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而激动不已。可谓余音绕梁,韵味无穷,发人深省。
  [教学内容预设:有了上述对“诚实”的深刻感悟,对“信任”的美好体验,当可为这次精神之旅整理行囊了:是什么印在“我”的脑海里?又是什么印在我们读者的脑海里?这一涵盖全文语言与情意目标的问题,颇具生成性。]
  综上所述,课文以“诚实与信任”观照全文,“诚”与“信”随着文脉自然形成因果关系,并且相得益彰。笔者以为对“诚实”的品读当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真切体验了“我”在什么情态下的“诚实”以及这种情态下“诚实”的本质,才会使“信任”的美好情愫荡漾课堂、充盈心怀,教学才会意脉贯通、水到渠成。而这一切都凭借的是文本的语言载体。它不是思想品德课,它留给学生的是语言文字、人物形象、美丽人性与美好情愫。教学到此就在感动中结束了吗?一味地感动着文本的感动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的重点 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告诉我们,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仅仅停留于感受、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内容预设:以往的语文课我们曾一味地感性,总是感动着文本的感动,让文本情绪淹没了自我(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以至于文本为什么令我们如此感动始终未弄清,由此,有人说阅读教学“不要总是把别人(文本中)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所以由“意”再回归“言”这关键的一步非迈不可。教学至篇末。抛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学生定会理智转身,跳出沉浸的文本情意而理性地观照文题与全文,进一步梳理文本内容,强化对文本表达的理性认识。而对文题的多元答案的比照,会初步习得拟题的技能,也会进一步识别本文题目统领全文、揭示文旨的精妙。]
  
  教学目标定位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生活与课文语境理解“责任”、“毕竟”等词语的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其所表达的特定情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通过朗读品味,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感悟“诚实”的“慎独”品格,体验诚实赢得信任与尊严的美好情感与崇高境界。
  4、体会“诚实与信任”这一文题的精当与巧妙,初步学习拟题的方法。
  
  [活动一]
  “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在对“责任”一词的辨析中历练语言
  相关语段:第1、2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看看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2、同学们,事故发生了,“我”认为“责任应该在我”。这句话中的“责任”是个生词。你理解吗?
  学生读书后,教师不从清晰明了的事情本身设问,以免学生做无谓的语言平面搬运。而学生对“责任”的解读可能有3种情形:一是从惯用的直觉出发,认为是“应该做的事”、“应尽的义务”;二是无法说清楚,无法讲明白:三是会联系文字背景说出“出了事故要承担过失”。
  3、第一种情形教学预设:如果说这里的“责任”是指“我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是说撞坏别人的车是“应尽的义务”了?学生定会马上纠错。
  4、第二、三种情形教学预设:教师可以让学生翻查词典(我教中高年级总是要求学生带词典而非字典的),也可以出示“责任”一词的两个义项,让学生联系语境加以甄别。无疑学生将会选择“应承担的过失”。
  5、这里的“责任”为什么指向的是“过失”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于是“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便进入了学生视野,而学生对“我赶快停车”、“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一句也会咀嚼出“我”的车速还是太快,事故理应是“我”的“过失”。
  5、教师由此总结提示学法与读书习惯:同学们,语言文字就像生命一样,在向我们读者诉说,她的诉说是这样的精炼,每一个字、词、句都值得我们去倾听、咀嚼,浮光掠影、囫囵吞枣是学不好语言的。让我们再来用心朗读这段文字,再来细心感受一下这个“糟糕的深夜”。
  
  [活动二]
  “披文入情,文情皆得”――于心路辗转中感悟“但”与“毕竟”的特定情意
  相关语段:第1、2自然段
  1、同学们,事故发生了。仔细读读第1、2段,你们认为责任归谁?
  2、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应该会生成如下意见:
  (1)责任不在“我”!因为小红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属于违章停车。
  (2)不但责任不在“我”,而且对方要赔偿“我”的损失!因为小红车的违章停车才使得“我”右侧的反光镜被刮碎了。
  (3)责任应该在“我”!毕竟人家车子是停着的,是我主动撞人家的,停着的车子怎么会避让呢。又怎么有责任呢?
  (4)双方责任抵消,损失自负!一方主动相撞,一方违章停车,而且双方都是一侧反光镜碎了,损失相当,责任相抵,两不相找。
  3、同学们说了4种意见,都言之有理,而且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我”无需承担责任。那么文中的“我”想到了你们所想的这些了吗?请默读课文。
  生:文中的“我”肯定想到了这么多。因为他先说“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意思是发现了对方的过失,也就意味着可以排除自己的责任。可是,他又用了一个“但”字,表示转念再一想,“责任应该在我”。这些都说明“我”想到了许多。
  生:我也认为文中的“我”想到了,从“毕竟”一词可以看出,因为“毕竟”的意思是“归根结底”的意思。既然是归根结底,就说明“我”想了很多,不只想了一点,“毕竟”就是想到最后了。
  ……
  4、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理解得真准确。“毕竟”就是“归根结底”的意思。那么你们现在能不能由“毕竟”去还原“我”当时的心路历程呢?
  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想象“我”追根溯源的心理过程(略)。
  5、你们真的是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了,由这个“但”和“毕竟”展开了“我”的内心真实想法。那么你们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感到文中的“我”有一种男子汉大丈夫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勇气,明知不是自己的全部过失,却主动承担后果。
  生:我发现文中的“我”是毫不自私、心地善良的人,明明对方有错在先,却非要找出一个对对方有利、对自己不利的理由,真令人敬佩。
  生:我感觉文中的“我”胸怀宽广,十分大度,真心实意地承担责任,很不简单。
  5、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敬意来读一读文中“我”对责任的追根究底吧!
  
  [活动三]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捕捉“诚实”的“慎独”特质
  相关语段:第3自然段
  1、主动承担责任的“我”令我们肃然起敬,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2、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文中“我”的诚实。那么,你读懂了这个“诚实”吗?你感觉到了这里“诚实”的分量了吗?这个“诚实”令你感动吗?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课堂中师生的对话与生成――
  生:我发现这份“诚实”很不一般。文中说“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而“我”“便”留下了字条。别说小红车主人不在,就连路人都没有,文中的“我”有一种“诚实”的本性。
  师:说得真好!是呀,在没人监督你的时候,能做到这点,这应当是最真实的最可贵的“诚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给这种品性起了一个词,叫“慎独”(板书)。“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自一个人。意思就是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处处小心谨慎,保持自己的道德本性。记住这个词(读“慎独”)。
  生:我感觉“我”的“诚实”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你想啊,不就是一块小小的反光镜吗?又没人看见,何况对方有错在先,自己的反光镜也坏了。可是,“我”却立即留下字条,可见“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真够诚实的。
  师:你真不简单,你所说的,其实也是刚才所学的“慎独”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指不管你面对的情况如何,都要永远保持、固守自己的做人之道,有没有人看见并不重要,反光镜值不值钱也不重要,我就是要做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否则,就是放纵自己,那多么危险呀!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违“慎独”的不诚实的人和事吗?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略)。
  3、面对文中的“我”,这些人应该感到羞耻,我想我们现在再来读这段话,你的感受一定不一样。
  
  [活动四]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享受诚实赢得信任与尊重的美好境界
  相关语段:第4~10自然段
  1、在“我”留下字条之后,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呢?结果又怎样?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2、在欣赏了几组分角色朗读后:同学们,你从这部分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1)“我”继续着“我”的“诚实”,从“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等语句中可以充分体现“我”的真诚。
  (2)小红车的主人对“我”的诚实先是致谢,后是感动,最后竟然说这比金钱更重要,说明小红车的主人和“我”一样也是一个重诚实与信任的人,他对“我”十分敬重。可以说,文中的“我”用诚实换来了用金钱买不到的信任与尊重。
  3、同学们,你们读得好,体悟得好。这段对话,语言极其简洁,听着你们动情的朗读,我似乎听出了这段对话的话外之话,他们双方似乎还有许多话未能说出来,你能体会得到吗?
  “我”的话外之话――
  (1)噢!是你,你终于打来了电话,我等你电话已整整3天了。
  (2)是我碰坏了你的车子,你的车子毕竟是停着的呀,损人之物,哪有不赔的道理?
  (3)诚实乃人立身之本,如果我不留下字条,你一定会骂我的。
  (4)我留下字条,就是要告诉你,做错了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否则,你不就觉得人太可恶了,也太可怕了吗?
  ……
  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1)我不是来向你索赔的,我是特意要向你致谢的。
  (2)其实,这件事主要责任在我。我看了事故现场,我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过错主要在我。你的车子也碰坏了吧?我应该赔偿你,真对不起!
  (3)你留下字条的行为告诉我,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值得人信赖与敬重的人,你是一个严于律己、懂得慎独的人(活学活用),你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心,我向你致敬!
  (4)你让我为你感到自豪,你的诚实提醒着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友爱,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4、你们的体会真好。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句对话中,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对话,我们心中定会闪耀着至真至诚的人性光辉。
  以上教学活动设计,在师、生、文本的个性化对话中,正确理解,深度体悟,同时又备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在具体内容上,通过“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地对“责任”、“但”、“毕竟”以及诚实的“慎独性”的递进感悟,充分内化了“我”的诚信,为后文的“信任”作了有力的渲染与铺垫。使得“打电话”的语言水到渠成地丰满起来。诚实与信任的美丽情愫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与升华。
  限于篇幅,其余教学活动不再赘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