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本真: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语文课堂教学
 

【本真: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语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9-02-02 03:40:31 影响了: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一堂似乎是完美的公开课《荷花》,执教的是位年轻的女教师,声音委婉动听,语言优美,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是那样天衣无缝;学生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句回答,是那样丝丝入扣。精美的课件,表演式的配乐朗读,教学步骤环环紧扣,课堂上高潮频起,一时间好评如潮。
  应该说,这是一堂好课,这是一堂时髦的好课,好到几乎没有了缺点。然而,这样高不可攀的“贵族化”的语文课,如何适合“平民化”的我们?这样的课真的有效吗?这样的课堂究竟是学生的学堂还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可谓轰轰烈烈,各种流派精彩纷呈,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我们提出语文教学要力争有效、追求高效,另一方面,各种非语文现象又纷至沓来,使语文课失去了原色。笔者不禁呼吁: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本真吧!
  一、本真的语文课应该少一点“花枝俏叶”,多一点“原汁原味”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理念下新的教学方法铺天盖地。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无效合作流行课堂,活动表演热闹浮华,漫无边际的辩论,质疑时的“答记者问”……不知何时起,语文课上听、说、读、写少了,唱唱、跳跳、画画、演演多了,语文课上一片“花枝俏叶”,真正的“原汁原味”却“品尝”不到了。我曾听到有位老师上《莫高窟》一课,当讲到“莫高窟宏伟瑰丽的壁画”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图片、画面、视频,课堂成了“放映室”。教师不把力气花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上,却把大量的力气花在图片的展览上,这样的“花枝俏叶”实在要不得!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文本语言应该是第一位的。与其劳其精力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何不让学生细细地读,静静地想,默默地吸收?
  我也有幸聆听了市内一位名师执教《夹竹桃》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品读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品词析句,并把自己关注到的字词圈点下来,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下来。这一环节,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用心触摸作者的心跳,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最精彩的是老师点拨下的“学术交流”,学生扣住文中一个个传神的词语,品出语言的精妙,品出夹竹桃的韧性,品出作者爱的味道,如:
  生:“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句话突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特点。
  生:先生的院子里,万紫千红,百花争艳。而仅一墙之隔的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尽管它的花如桃花般清雅可人,但是它无声无息地开,无声无息地落,从不与百花争艳。这是多么谦逊的品格啊!
  师:是啊,“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循环往复,乐此不疲,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其实,先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先生是著名的学术大师,一生的研究涉猎之广、造诣之深世间罕见。然而先生却这样说:“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先生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因而人们亲切地称他是平民中的大师,是大师中的平民。
  生:它开在温暖的春天里,开在盛夏的暴雨中,开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说明夹竹桃每天都在开放,从不间断,花期很长。
  生:夹竹桃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特别衰败的时候。夹竹桃每天这么开着,季节在更替,气候在变化,不变的只有夹竹桃,它默默无闻,始终如一。
  师:是的,它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洋洋洒洒地开、顽强不屈地开 ……先生的坚韧与执著、宁静与淡泊、丰富与博大的人格魅力一如这不懈的夹竹桃。
  ……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原汁原味地引领学生品味文本精彩优美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对话。这一刻,学生进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心与心充分地交流着、撞击着,从而受到心灵上的浸染与精神上的洗礼。这完全得益于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熟读、精思、生发,得益于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想象、涵泳、玩味。
  二、本真的语文课应该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节外生枝”
  尽管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它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然而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就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上课内容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切都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着:
  师:读到这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用意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上面的体验概括人物形象)
  生1:我认识了一位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
  生2:我认识了一位爱兵如子的彭德怀。
  生3:……
  (师频频点头,很满意大家的答案,显然这正是他预料之中的。)
  忽然,一个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老师,我觉得彭德怀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此时,真可谓一“答”激起千层浪,全班一片哗然,不仅上课的老师不知所措,就连听课老师也全都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回答。于是――
  师: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刚才几位同学回答得多好呀!课文写彭德怀忍痛杀死大黑骡子,是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说明他爱骡子,更爱战士!这怎么能说是无情无义呢?!(学生似有话想说,但在老师严厉的眼神下悻悻然坐下)
  (排除“雷区”后,“如释重负”的老师终于得以轻松流畅地完成了后面的教学环节)
  应该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毕竟是公开课,毕竟是青年老师,毕竟这是在课堂的尾声,但也为这位青年老师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因为他错失了一次演绎“生成”精彩的良机。
  其实,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教学是不可能完全预设的。也许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能备教师想说的每一句话,但不可能备学生的每一句话。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情景是丰富而千变万化的,常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而这恰恰可能是整堂课的亮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所思所想的契机,以及在教学推进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及时地调整教学进程,不断地推向理想境界。
  有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教学内容完成一半时,突然外面天色顿变,雷声轰鸣,并伴随着“滴答”的雨声,孩子们时不时瞟向外面,注意力已不再集中。这位老师知道孩子们的心已经飞出了课堂,就干脆领着孩子到窗前看雨,听雨。随着雨点越来越密,雨声越来越大,孩子们发出一声声惊呼:
  “外面下雨了!”
  “雨真大呀!”
  老师顺势引导:“是呀,雨真大呀!这雨可以怎么说呀?”
  于是,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嚷起来:“倾盆大雨!”“哗哗的大雨!”“瓢泼大雨!”
  “哪位小朋友能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一下这精彩的雷雨世界?”
  孩子们越发起劲,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今天的雨真大呀!就像有一大盆水从天上倒下来。”
  “哗哗的大雨下起来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
  这是一堂家常课,虽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孩子们收获的是童趣,是快乐,以及不知不觉中语言的积累。这堂课,让一个“意外”成为了精彩!不知道在公开课上,我们的老师能否这样放得开?
  三、本真的语文课不妨少一点“精雕细琢”,多一点“破绽缺憾”
  目前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教学观摩活动,追求的效果是“一气呵成”、“滴水不漏”、“天衣无缝”。教师对待一堂课就像是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进行精雕细琢,让它不断地趋于完美,对一些“破绽缺憾”避之惟恐不及,而且往往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圆满常常有意无意地防止学生出错,学生真正的学习状况却被掩盖了。其实,一堂课如果没有“缺点”,就是这堂课最大的缺点。从更大意义上说,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资源,关键是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种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使“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鹬蚌相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叫孩子们把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再进行探讨。一开始,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突然,一学生站了起来,说:“河蚌牢牢地夹住了鹬的嘴,为什么鹬还能讲话呢?而河蚌如果讲话的话,鹬不就可以逃脱了吗?”
  当时老师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稍微定了定心,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其他同学是如何想的呢?”
  另一个学生发表意见了:“你不知道这是个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都是假的。”
  可是,刚才提出问题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童话故事是假的,是编的,那《狐狸和乌鸦》也是童话,乌鸦为什么一张嘴说话,肉就掉了?”显然,他是想证明就算是童话也应该符合逻辑。
  这时,其他学生也纷纷参加了讨论,课堂就像炸开了一锅粥,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为这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此时,老师趁势引导说:“老师也觉得有问题,但如果这则寓言缺少了河蚌和鹬的语言,那文章学起来就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生动可言了呀。”
  听到老师这么一说,大部分同学都面面相觑。老师继续鼓励:“你们这么聪明,一定能想到办法的。”
  “等他们被渔翁捉住了,把他们分开后他们就会争吵,不就有生动的语言了吗?还可以加入后悔的话呢。”
  “孩子们真是天才!”老师又鼓励道,“这样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需要有较大的改动,能不能既改得少,又符合逻辑呢?”
  沉默了片刻,一学生站了起来,说:“我们把说改成想,它们心里在说话,文章也一样生动。”
  这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同学继续兴致勃勃地学习起课文来。
  当学生的想法完全越出了教师的预设时,这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否定,也没有不加理会。而是借此契机,及时调整了预定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这堂课打乱了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所争论的内容似乎跟教学目标没有多大的联系,教学方式的处理也许不够完美,有时还显得有点凌乱。但是,课堂上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呈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老师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丝毫“破绽缺憾”的课堂也许是“完美”的课堂,但却可能是虚假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真,然后才是求善、求美。一些有缺憾的公开课可能会因为教者在课上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情,顾不上教学流程的精雕细琢,更没有尽情表现自身的学术、才华,但是这样的课有不少是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些课因为课前没有对学生进行暗示渗透,更没有精心排练,也许课上得不那么顺利,但它少了几分花架子,增添了几分真实,这样的课让人反思,激人探究,催人改进。所以说,语文课少一点“精雕细琢”,多一点“破绽缺憾”又何妨?
  本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本真的语文,追求的是真实、自然;本真的语文,追求的是扎实、有效;本真的语文,追求的是简单、高效。当语文课因追求热闹而丧失了“语文味”时,当语文课因追求完美反而缺少了活力时,我想,还是让语文课回归本真吧,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师生一起追寻、跋涉,共享生命的拔节。
  (顾敏静,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21440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