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给孩子一把交往的钥匙:听懂孩子的七把钥匙
 

给孩子一把交往的钥匙:听懂孩子的七把钥匙

发布时间:2019-02-06 04:19:11 影响了:

  语言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把钥匙。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遵循儿童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同伴交往活动中,创设有益于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情境,在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 创设情境,获得交往体验
  
  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言语交往情境,如改变教室中课桌排列形式,变传统的“秧田式”,为四人小组的“合作式”。“秧田式”,学生全部朝向教师,不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式”的四人小组中,学生的视线接触明显增多,彼此更加贴近、熟悉,易于获得来自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小范围的交往情境,还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沟通、交谈的勇气,同时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参与交往的频率。
  再如,利用一定的责任、任务与要求,促使学生在小组中主动与同伴进行言语交往。四人小组中,可为每一个学生编号,并按编号布置给每人一项任务,如1号,是“声控员”,负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说话的音量;2号,负责保持本组桌椅摆放整齐;3号,负责检查四个人学习用具的摆放;4号,负责本组所在区域的卫生。学生各司其责的过程,也是主动与他人进行言语沟通的实践过程。随着言语交往体验的增多,学生不断积累交往的经验,无形中便是一种训练。
  
  二 成功感受,激发交往热情
  
  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多是由于受到一定的情绪支配,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言语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愉悦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乐于交往、敢于表达。
  学生在交往中常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于存在交往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同伴间的互动,为其提供有益的帮助。比如把善于交往且能力较强的,与交往能力弱的学生编排在同一个四人合作小组,在生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同时,可以运用评议小组集体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多对交往、合作良好的小组,进行集体的表扬和奖励,相对减少对学生个体的夸奖,使学生意识到,小组中只有人人投入、同心协力、共同进步,才能得到奖赏。当学生个体的言语交往行为与小组荣誉相联系时,他们进行言语交往的热情大增,学生不仅力争自己做得更好,还乐于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正是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三 示范指导,提供交往榜样
  
  在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言语交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示范与指导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言行直接感染着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营造宽松的交往氛围,一名充满热情的教师,常常主动向学生问好,平等、亲切地与学生交谈,赞美的话语、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怀。有时交流还可以是无声的,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微微的点头。这些有声和无声的语言,使学生学会发现、欣赏、赞扬别人的长处,这是交往成功的基础。
  
  四 活动实践,训练交往技巧
  
  言语交往含有很多技巧,而技巧的掌握必须在尝试中习得。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是帮助学生开口表达的好方法。例如,在《我是小主人》情境表演中,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或扮演主人、或扮演客人,用语言和动作,再现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待客、如何做客的。表演的搭档自由组合,通过协商确定“台词”,并进行几分钟的排练。在轻松、快乐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感受、设想、意愿,尝试了如何与同伴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完成共同的任务。
  善于倾听,是言语交往成功的关键。训练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效果要有反馈。如结合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可安排一节题为“请你来介绍”的言语交往训练课。为使训练能够顺利进行,课前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亲眼去看看小动物,画一张小动物的画儿,搜集小动物图片,找出自己和小动物在一起的照片等。训练课上,同学们用真诚的话语向其他同学发出邀请:“请你来介绍”。讲解的同学借助早已准备好的图片、照片等可视的形象性资料,完成讲解的任务;学生听完介绍后,进行认真而热情的评议,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最终要对他人的介绍表示感谢。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的技巧得以提高。
  上述四种策略归纳起来便是要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为前提,以创设各种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情境为载体,以教师良好的榜样为示范,以鼓励与赏识为激励,以外显及内隐的训练目标为指引,以生生互动、互助为动力,全方位地促进学生言语交往能力的提高,为他们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