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探寻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方略】 英语阅读教学
 

【探寻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方略】 英语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7:40 影响了:

  [摘 要]新英语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注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语言的特性,也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阅读教学中倚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体察、活化形象、诵读涵泳、点拨促悟等。在体验感悟的同时,辅之以语法知识的学习,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训练,那么体验感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又一增长极。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体验 感悟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感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教师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外语素养的新的增长极。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任务,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感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英语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认识的升华。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它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汇点。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
  1.主体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感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主体性。
  2.形象性。阅读时,体验感悟的对象是文本描绘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风俗等,它们往往充满了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
  3.情感性。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4.直觉性。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多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演绎,不需要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作过多的条分缕析,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对文本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5.多维性。体验感悟所针对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认知目的走向兼顾方法、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这一交际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多元文化的传承、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铸造、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6.独特性。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释过程称为一种融注了读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的发现性活动,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二、追问:体验感悟何以能成为阅读教学增长极
  
  1.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的特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现行英语教材特别是阅读教学文本材料与以往教材则明显不同,多数情况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场景、形象、意境、故事,这些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它们的意蕴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文本演绎的语言形式,积累英语语言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规律。
  2.重体验感悟是遵循英语学习规律的体现。英语学习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能力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无知必无能,这是普遍的规律。英语能力培养需要掌握积淀知识。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学会了正确、明白地讲英语,而不是事先学习语法知识然后根据规则去遣词造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模仿、迁移,学习写作,而不是事先学习抽象的写作方法,然后依照这些方法下笔成文。所以,英语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感性的英语材料,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掌握英语规律,形成英语能力。
  3.重体验感悟合乎英语的特点。英语语言不仅讲究规律和逻辑,追求严谨和精确;而且讲究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意境。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从本质上也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由于英语的词汇同样蕴藏了丰富的理性感受,将这些基本单位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具象,因此,体验和感悟在阅读英语作品时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
  
  三、探寻:体验感悟应怎样成为阅读教学的增长极
  
  1.切身体察。主体感受言语对象是以自身的经历为起点的。感悟源于深层的生活阅历。
  (1)联系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体验越快、越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文本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文本反映的生活是学生不曾经历过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
  (2)设身处地。语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在广告题材的阅读材料中经常会出现谚语活用或习语套用,个别字句也能折射出文化习俗。如汉语中的“龙”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古时候被制成图腾加以顶礼膜拜;但在英语中,龙(dragon)却被认为是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的怪物。正因为文化释义的不同,所以“柯达”胶卷在美国的广告词是:My son kill his last dragon.画面是一个小男孩手执宝剑,面带满足的笑容,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一种成功的标志。而在崇尚大家庭和大团圆的中国,“柯达”广告的画面则是一家几口的合家福,其乐融融,广告词是“享受这一刻!”
  2.活化形象。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大多充满形象。而文本的形象,与影视、绘画、雕塑等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实体性,不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必须借助言语这个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
  (1)想象还原。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言语对象经过再造想象,逐一转换为新的形象,让学生译解作者言语编码,入情入境,步步还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及作用和意图,心领神会。这一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也常常是感悟的过程。建立在由表及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的感悟,内在而持久。
  (2)呈现情境。有时候,单凭再造想象、还原形象可能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演播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感悟。例如,在执教British Festivals 时,老师设计的课件第一步是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给出相应的单词,引导学生快速认读、感知和领悟单词。接着,多媒体课件呈现一组东西方不同节日的庆祝画面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根据课件创设的情景,学生能迅速调节大脑神经和情感节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的积极状态,能很快感知本课的话题是与节日有关,并全力把重点的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判断、归纳、推理等能力,最大限度实现课前预设的能力达成目标。
  3.诵读涵泳。所谓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细细体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熟读。这是学生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无视觉形象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载体还原成一种真情实感。诵读过程中,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
  许多英语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往往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这些语言既达意,又传神;既有思想的凝练,又有感情的汹涌;既有哲理,又有幽默;既有形象的突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悲欢离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乐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呐喊,又有角色的呻吟,等等。诵读涵泳作为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技能。
  4.点拨促悟。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有其合理性,但单纯的自我诵读涵泳是一种渐悟的过程,参悟所得尽管刻骨铭心,但也有效益不高之虞。同时,阅读中的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发下产生的,我们常称之为“顿悟”。实践也证明这种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如果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动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教学活动的共振。
  
  四、反思:体验感悟不能抛弃理性和训练
  
  良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曾让理性远离课堂,在英语课改的今天也不应让理性走开,它们与偏重感性的体验感悟完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互动效应。而科学的语言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必经之路,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
  1.体验感悟应与理性相结合。语法知识、理性的归纳、分析、判断和推理,不仅本身也是阅读的手段,而且可以成为体验感悟的一种助动力。
  首先,语法知识是体验感悟的背景。掌握英语语法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但体验感悟并不排斥语法学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作为背景的知识,不独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一方面,学生顺利阅读,走近文本,不同程度地需要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些语法知识的多寡,往往决定体验感悟的深浅和水平;另一方面,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又会从文本中学加深对语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的积淀,可以成为后续学习的知识背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体验感悟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理性思考是体验感悟的伴侣。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始终伴随着思考,尤其是感悟阶段,这应该也是英语课程标准将感悟和思考并提的原因。思考愈深入,感悟愈深切。思考,既有感性的思考,也有理性的思考,而二者常常彼此交融。
  此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还应让学生掌握理性的学习方法,学会自能读书。比如,解词析句方法,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读书法”,边读边画边记的注读法,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查阅和运用信息资料的方法,等等。
  2.体验感悟应与科学的训练比翼。体验感悟与科学的语言训练,对于阅读教学,犹车之双轮、人之双脚、鸟之双翼。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式”。将静态的语言材料,或者从动态的课文语言中析出词汇语法,编拟各类习题,让学生反复独立练习。二是“依存式”,即在学习课文,体验领悟意蕴的同时,积累、运用语言;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领悟。科学的语言训练,就是要将两种方式的训练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各得其位,各尽其长。“独立式”训练,便于反复操作,长于牢记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但短于整体感悟和情感熏陶。这种训练适宜于在阅读教学课后适当、适量、适度地进行。“依存式”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不及“独立式”训练之长,却避其所短。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内,应以“依存式”训练为主。“依存式”的语言训练,就是同时接受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的过程,以实现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给我们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要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指导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时,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他们能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境界;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感悟文化的差异,体味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洪君.“悟性”新说[J].理论探讨,2000.
  [3]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