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外高加索的枪声 外高加索
 

外高加索的枪声 外高加索

发布时间:2019-02-12 04:21:33 影响了: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根据奥林匹克休战协议,各国在此期间不应使用武力,但这一神圣原则却在地处外高加索的南奥塞梯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开幕式当天凌晨,进入南奥塞梯自治州首府茨欣瓦利的格鲁吉亚军队与当地武装爆发激烈冲突,随即演变为格军与在此维和的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当天上午,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开进南奥塞梯,并与格军激烈交火。在随后的48小时之内,俄军击败格军主力并深入格境,取得这场局部战争的完胜。格军近年来斥巨资购进包括M4突击步枪在内的各种西方武器,以期与北约制式接轨,号称外高加索最现代化、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对俄军而言,此次冲突也是自车臣战争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因此交战双方手中各种式样的轻武器,自然就成为了全世界军事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格:巨资购外械 西风压东风
  
  自1991年独立以来,格鲁吉亚军政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军队建设,甚至不惜向西方贷款。其投入幅度对于格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半农业国家来说,可谓是“穷兵黩武”:2005年军费预算为1.67亿美元:2006年达到2.16亿美元,占整个国家预算支出的16%,是俄罗斯同期占比的5倍以上;2007年骤然增加至8.5亿美元,当年实际花费高达10亿美元;2008年计划进一步增至15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开销除维持近3万人的军队外,40%以上都用来对外购买武器装备。据格方数据,到今年年初,格陆军约有1万人,包括5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多个独立步兵营,独立坦克营、无线电侦察营、工程营和卫生营各一,另有超过6500名经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
  进入新千年以后,作为北约东扩和牵制俄罗斯的手段之一,美国开始通过提供训练和帮助提高职业化水平的“软方式”提升格军战斗力。2002―2004年,美国耗资约6400万美元,派专家和教官赴格,帮助格军训练和组建第12突击营、第23山地步兵营等4个营2300余人的“样板部队”。2004年1月,现任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上台后,实行向美国和北约“一边倒”的政策。美国则回报以15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并在2005―2007年实施新的“稳定作战保障”计划,耗资6000万美元为格军训练士兵3000名。今年4月8日,萨卡什维利在参观萨奇海雷军事基地后声称,格已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武器,格军“将为自由和国家统一而战,直到取得胜利”。
  格陆军和预备役人员装备的轻武器主要是苏制或俄制的产品,包括步、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它们是1991年前后格鲁吉亚从前苏联设在格境内的仓库中“劫收”的4.7万件轻武器中的一部分,除型号陈旧和磨损过度外,配件不足的问题也很突出,而且格鲁吉亚倒向西方后,从俄罗斯获得足量配件和弹药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因此从2004年起,来自邻近的乌克兰以及美国、以色列的各种新型轻武器和步兵装具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格鲁吉亚,替换格军原有的老式装备。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强近程火力、提高中远距离上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提升个人防护水平等方面,以使格军更加适应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山地作战和城市巷战。今年1月,格鲁吉亚国防部做出一项决定,格军将从美国购买5.56毫米M4突击步枪,替换装备多年的AK系列步枪。在解释此次军购时,格国防部副部长库捷利亚表示,经格军方对比分析,M4的性能比AK更好。尽管美制武器价格稍贵,但从长远考虑,M4的维修、保养费用要比AK便宜。其实这一决定背后体现出的是格急于加入北约组织的诉求,试图通过“弃俄换美”,尽快达到北约的武器标准要求,
  M4是美国在M16A2突击步枪的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为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研制的一种发射SSl09/M885弹的卡宾枪,起初称为XM4,1991年3月正式定型。M4与M16A2有80%的零件可以互换,射击方式为3发点射和半自动,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有6今固定位置的伸缩枪托。从俄军缴获的实物看,格军购买的M4均是美国缅因州“大毒蛇”轻武器公司生产的。外观、性能与美军自行装备的柯尔特M4相同,但质量和可靠性均略逊一筹,前者的价格也只有后者的7成左右。不过,“大毒蛇”公司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得到过一份紧急合同,也曾为美82空降师生产4000支M4。美军现役的该型武器则都是柯尔特和FNMI公司生产的,以柯尔特居多,而且以更新的M4A1为主,特点是机匣上方取消了作为M16系列标记的提把,代之以标准的皮卡汀尼导轨,方便加装附件。M4的致命缺点是有效射程仅有200米左右,不及长枪管的M16,也不及AK系列,因此在野外特别是山地作战中,效能远不及后两者。但M4具有外形紧凑、短小轻便的优势,更适合反恐和特种作战的要求,这些优点也同样适用于城市巷战。美陆军常规部队的步兵班中,采用以M16A4为主、搭配少量M4A1的模式,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等快速反应,部队则以M4A1为主战武器。但格鲁吉亚似乎并没有购入M4A1,甚至连内红点瞄准镜、战术电筒等常用附件也不多见,看起来并不是以装备特警或反恐部队为主要目的。另外从外观上看,格军所购买的M4应是新生产的型号,枪管外的铝制隔热层都改为双层,因此护木外径较粗。
  同样体现格鲁吉亚融入北约迫切心情的,是对德国G36突击步枪的采购。1990年冷战的结束扼杀了前卫的G11无壳弹步枪方案。统一后的德国仍在装备1959年定型的G3步枪,此事的德国迫切需要一种现成的武器。1993年9月,在对现有10种步枪进行反复筛选后,此前格特种部队使用的以色列了AR21无托步枪名不见经传的HK50步枪奇迹般地淘汰了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AUG,在进一步改进后被命名为G36,并于1996年列装德军,HK50是HK公司在设计理念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一改该公司被奉为经典的滚柱闭锁半自由枪机原理,采用了更加简单而廉价的类似美国AR18的活塞导气结构,与M16相近的枪机回转闭锁,以及延续自HK36的可左右转换方向的拉机柄。总的来说,G36是一支综合了M16的轻便和AK的可靠性、价格却只有G3三分之二的全新高性能突击步枪。G36的另一特点是枪族化比较成功,HK公司在标准型的基础上共推出了7种变型枪,包括G36C、G36K、G36E、G36卡宾枪、G36运动步枪、G36狙击步枪和G36轻机枪,形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5.56毫米口径枪族。格鲁吉亚装备的G36的型号只有一种,即在提把上附有光学瞄准设备的早期型G36K。该枪采用270毫米的短枪管,全枪长860毫米,枪 托向右折叠,可以加装战术电筒和激光瞄准具,常规瞄具则为框式表尺,射程350米。HK公司后期生产的G36K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取消了并不实用的提把瞄准具。格鲁吉亚购买的G36数量不多,似乎只装备了特警部队,在俄方的战利品展览中也没有这种武器。
  在格军的武库中,和G36K一样稀少却又真实存在的武器是以色列IMI公司生产的TAR无托步枪,以色列是格军武器装备的供应大户,除帮助格军升级军用战机外,还向格提供无人驾驶飞机、排雷装置以及训练服务等。TAR是IMI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款全新设计的5.56毫米步枪,打算用来取代以军装备的各种M16。TAR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颇具现代感的外观,看上去集成度更好、更短小,而且人机工程更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TAR采用浮置式枪管,枪管较长,标准型还可以安装两脚架,精度比一般无托步枪更好。另外,该枪将最容易发生污染和故障的部分设计成可以拆卸的两个组件,即机匣组件和枪机框组件,没有任何易丢失的小件弹簧或销子,在战斗环境下可进行基本维修与擦拭,所有工作仅需几分钟便可完成。但该枪同时也具有无托枪共有的缺点,如更换弹匣速度慢、价格昂贵等等。因此以军只采购了1万余支改进型号,另外克罗地亚等国进行了少量试装备。格鲁吉亚购买该枪的性质估计也只是供特种部队试用或对比,采购数量极少,而且没有同时引进相应的光学瞄准具。不过,格鲁格亚却向以色列批量购入了IMI公司生产的5.56毫米“内格夫”轻机枪,作为与M4配套的班组级支援火力。“内格夫”轻机枪是比利时FN公司“米尼米”轻机枪的仿制产品,结构性能与后者大同小异,只是在外形和一些细节上有所区别。如“内格夫”机枪两脚架上带有护木,方便折叠后托握,提把、小握把的形状也有变化,骨架式枪托可以折叠,外形更接近于“加利尔”枪族。“内格夫”轻机枪有标准型和突击型两种,突击型枪管由460毫米缩短到330毫米,同时前护木装有方便手持射击用的小握把。从俄军的缴获来看,格鲁吉亚购买的“内格夫”机枪都是标准的长枪管型,采用弹链箱供弹。
  
  在寻求中远距离上的“点对点”精确火力方面,格军除引进少数以色列生产的“加利尔”狙击步枪外,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国家。2008年5月,格鲁吉亚特种部队开始列装瑞士生产的OM50“复仇女神”12.7毫米大口径步枪。该枪由瑞士高级军事武器系统公司研制,于2003年定型,是一种发射12.7×99毫米枪弹的非自动武器,有效射程为1610米,采用带有3个大型闭锁凸笋的旋转后拉枪机,与枪管直接配合实现闭锁。机匣为航空铝合金制造,上部有皮卡汀尼导轨,可安装各种光学瞄具。其中MKl型只能单发装填射击,MK2和MK3改用了5发弹匣和折叠枪托。该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要,配备从381毫米~838毫米的6种不同长度的浮动式枪管,以及不同的枪口制退器和消声器,只需简单改装,即可从MK1升级为MK3。OM50根据配置不同,全重从10公斤到15公斤不等,总长在1176~1424毫米之间,MK2、MK3枪托折叠时,长度分别为911毫米和962毫米。
  格军装备的还有芬兰萨科公司生产的TRG42狙击步枪,该枪发射8.60×70毫米,338拉普阿马格努姆弹。作为一种获得广泛认可的远距离高精度枪弹,该弹填补了7.62毫米和12.7毫米口径之间的火力空白,有效狙击距离可达1500米,在800米距离上有足够的终点能量来对付标准防弹衣。TRG42狙击步枪全长1180毫米,枪管长686毫米,重5.04公斤,采用两道火扳机,其扳机力可以在10~25牛之间调整,该枪在扳机护圈下方设有工具让位窗口,还可以对扳机行程、扳机位置和倾斜角度进行细微调节。除枪管采用新材料外,TRG42的枪托、下护木及握把组件采用聚亚氨酯注塑成型工艺,其内衬是整体式铝合金框架,坚固耐用且不易变形。俄罗斯并不生产和使用该口径枪弹,据说格军使用的TRG42是从爱沙尼亚获得的。8月11日南奥塞梯当局还曾谴责乌克兰向格军提供了40支狙击步枪,并在进攻茨欣瓦利的战斗中使用。
  格军的单兵装备同样在向美式化靠拢,其正规军的服饰装具除了标识外,乍看起来与美军几乎完全相同。此次冲突中,格军士兵普遍装备了戴有盔罩的PASGT凯夫拉头盔与防弹衣,与相配套的作战服一样,这些装具都采用了与美海军陆战队相近的新型数码丛林迷彩,内衣是黑色或迷彩圆领体能衫,高帮作战靴则有黑色和沙黄色两种,后者原是与格鲁吉亚派驻伊拉克的2000余名士兵使用的三色沙漠迷彩配套的。格军的防弹衣大多数为美式的“拦截者”,采用短身平脚设计,前后分为两片,插入防弹板后可抵御直接命中的中口径枪弹,并有加挂附件包用的横织带,腰部两侧以两条织带及搭扣固定。格方的预备役部队则多采用美式四色丛林迷彩作战服和无盔罩的俄式钢盔,没有防弹衣。出于成本的考虑,格军的装具不全是美国提供的,也有第三世界国家仿制的廉价产品。另外,和任何一支正处于逐步换装阶段的部队一样,格军的服装是不完全统一的,从传统的德式斑点迷彩到最新的美式全地形数码迷彩,以及各种式样的俄式迷彩、单色作训服,都能在格军中找到,这种混杂状态在格军同时装备的美式高分子塑料水壶和俄式铝饭盒上也能得到体现。
  
  俄:新秀少登场 老牌仍当家
  
  卷入南奥塞梯冲突的俄军地面部队以北高加索军区驻军为主。该军区驻扎着第58集团军、第20摩步师、第7空降师及防空导弹旅和其他中央直属、军区所属部队,总兵力超过10万人。除先期驻扎在南奥塞梯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外,首先介入冲突的是第58集团军所部,8月11日以后,俄方又向战区增派了第76、第98空降师及第45特种侦察团等部队。此外在冲突过程中,还有南奥塞梯地方武装、来自车臣的特种连和北奥塞梯志愿军,以及阿布哈兹军队协助俄军作战。上述各方武装力量使用的轻武器都是前苏联和俄罗斯制造的,总体上和车臣战争中使用的基本相同。
  冲突中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各种AK-74步枪。该枪的5.45毫米口径是各国现役军用步枪中最小的一种,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带有矩形开口的圆柱形大型枪口制退减震器。不过,俄军各部队中装备的AK-74种类却不完全一样。如58集团军和摩托化步兵使用的全部是采用金属折叠枪托的AKS-74,该枪可以向左折叠的三角形枪托由钢板冲压成形后焊接而成,原先只配发空降兵部队,其护木和小握把既有早期的木色胶合板,也有后期采用黑/深色塑料制造的,而弹匣基本上都是近期生产的带有防滑凸筋的黑/深棕色塑料弹匣,早期的橙红色玻璃钢弹匣也有使用,但已经比较少见。冲突 后期介入的空降兵则采用更新式的AK-74M,它是从前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才开始生产,其枪托、护木和握把全部采用深棕色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重量更轻,护木和枪托上增加了防滑纹,优点是附件可装在枪托内部。早期采用原色胶合板固定枪托的AK-74也出现在战场上,但一般只有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才装备。至于更老的7.62毫米口径的AK-47或AKM,除来自车臣的部队有部分使用外,基本上已消失殆尽。无论哪一方装备的AK-74,都经常装有40毫米GP-25枪挂榴弹发射器。这种20多年前定型的武器为曲、平射两用,配用VOG-25/25P杀伤榴弹,能消灭50~400米射程内的单个或群体有生目标,其最大特点为前装式,没有弹膛,靠发射筒内的12条右旋膛线导向,每分钟可以发射5~6发,其结构比美式M203发射器更简单,不需变动就可以加装在任何一种俄制步枪上。此次冲突中,AK-74U同样得到了广泛使用,它完全取代了通常的冲锋枪,成为交战各方坦克驾驶员、炮手、火箭筒手、通信兵和飞行员的“标准”随身装备。
  
  RPK-74轻机枪是AK-74枪族中相对少见的一员,是以AK-74为基础开发的班用轻机枪,除采用加长重型枪管外,机匣也进行了增强。此外,变化还包括一个轻型两脚架和可调风偏的照门。RPK-74采用了一种不同于AK-74的鸟笼状枪口消焰器,上面带有5个柳叶状泄气孔。该枪特别之处是没有象其他班用轻机枪那样采用弹鼓或弹链盒,而是采用了一种容量为45发的加长弹匣,与AK-74的30发弹匣完全通用。不过,由于RPK-74口径小、远距离上杀伤力不足,因此目前在俄军中主要是作为大弹容的自动步枪使用,实际担当班用轻机枪角色的则是在PK通用机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KM机枪。PKM于1969年定型,与PK不同的是改用了轻型枪管和小型枪口消焰器,枪托底部有可翻转的驻板,钢板冲压成形的折叠式定长两脚架安装在导气管上,打开后自动以弹簧定位。PKM除常规的100~1500米分划标尺外,还可以在机匣左侧安装4倍1P29白光瞄准镜。PKM以铝制方形弹链盒供弹,内装4节弹链共100发容量,是RPK-74的2倍还多,具有足够的火力持续性。该枪属于通用机枪,配用大威力7.62×54毫米枪弹,必要时配上三角架或高射枪架,可做重机枪或高射机枪使用。但通常见到的PKM都是使用两脚架的基本型,在俄军空降兵部队中作为基本支援火力装备到班,摩步师中也普遍装备。
  本次冲突中俄军使用的狙击武器主要仍是40年前就已列装的SVD“德拉戈诺夫”步枪,其标志是枪管前端长达70毫米、带有�形开口的消焰器。该枪发射专门设计的7.62×54毫米狙击枪弹,该弹与PKM的枪弹尺寸相同,但精度更高,其初速达810米/秒以上,在1000米外仍有很强的杀伤力。为提高射击精度,SVD使用短行程活塞以减少机件运动引起的重心偏移,同时采用带有贴腮的大型中空木质枪托,抵肩部位接近枪管轴心线,能更好地控制枪口上跳。SVD虽然不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但其重量较轻,而且在同等级的武器中精度相当高。1994年,在其基础上改进出SVD-S,后者将枪管缩短至565毫米,全长仅有875毫米,使用可折叠的金属管状枪托,更适合空降兵和机械化部队使用。SVD-S的其他变化是改用小型喇叭形消焰器,护木用黑色合成材料制成,机匣末端设有小握把,同时取消了刺刀。两者均采用4倍PSO-1瞄准镜,有效射程皆为1300米。不过,南奥塞梯战场上出现的SVD-S为数极少,基本上仍是SVD在唱主角。
  实际上,俄军现役的狙击步枪远不止SVD-种,VSS微声狙击步枪和SV98狙击步枪都在列装之内,进入格鲁格亚本工的俄侦察部队同时装备这两种武器。VSS是AS“巨浪”特种微声突击步枪的狙击型号,两者同由俄中央精密机械工程研究院研制,结构原理完全一样,都采用导气式原理、枪机回转闭锁。VSS与AS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取消了小握把,并将AS向左折叠的管状金属枪托改为与SVD近似的带有橡胶底板的镂空枪托。VSS和AS使用专门设计的9x39毫米枪弹,初速只有280~290米/秒,与整体式双膨胀室复合消声器相配合,其消声效果比同类武器更加明显,而且可以连发射击。由于采用了亚音速重型弹头,在同样射程上终点效能更好。VSS既可以发射SP-5普通弹,也可以发射SP-6穿甲弹,后者能有效对付防弹衣。作为标准配置,VSS使用10发容量塑料弹匣,但实际上使用更多的是AS的20发弹匣。因枪弹形状的原因,这两种弹匣外形比较特殊,弧度较小。SV98则是在运动步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自动高精度狙击步枪,与SVD口径相同。SV98虽然战斗射速明显低于SVD,但其射击密集度和准确度比SVD平均高1.7倍,发射7N1或7N14狙击枪弹时,100米处每组10发的射弹散布圆直径小于29毫米,居世界同类武器前列。该枪重达6.2公斤的空枪质量有利于减小跳动、提高射击稳定性,同时长度和高度可调的托底板使得射击更舒适,还带有可拆卸的膛口消声器。俄军同时列装这三种狙击步枪,是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战术用途:SVD的半自动发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精度,但便于迅速补射,适用于对付战场上的运动目标,同时价格低廉、训练简单,属于主战轻武器,在俄军中装备到班一级;VSS用于狙击200米内的有生目标,其精确性和悄无声息使其成为特种作战场合的一种可怕武器,便于隐蔽射手位置,令对方难以反击;而SV98擅长400米内的高精度狙击,在反恐行动中具有“一击定终局”的优势,属于成本较高的特种武器,列装数量少,仅供特种部队使用。
  俄军在本次;中突中最为出彩的武器还有1973年列装的NSV“岩石”12.7毫米机枪,它被广泛用来打击格军的轻装甲车辆和工事,以及对格军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该枪配用B-32穿甲燃烧弹和B-44穿甲燃烧曳光弹,既可以作为步兵火力支援武器,也可以安装在车辆上作为防空机枪。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和枪机框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枪身仅重25公斤。该枪的特征是采用中空的大型方形直肩托,导气管平行枪管安装,与枪管结合处前方装有提把,同时枪口消焰器为喇叭口形,底部与枪管连接处有加强箍。步兵使用的型号为NSVC,配用6T7三角枪架时只能平射,用于对付800米内的轻装甲目标和1500米内的火力点和土木工事,也可射击2000米内的有生目标:装在6Y6高射枪架上时高、平射两用,可对1500米内的低速空中目标进行射击,高射时可由脚踏击发。作为车载机枪时称为NSV7,先后装备过了-64、T-72、%80等多型坦克, 高低射角为-5°~+75°,对空射程1500米,对地射程2000米。NSV机枪在俄军中装备非常普及,摩步连每连拥有3~6挺,每师装备量达108挺。对格军造成重大杀伤和威慑效果的还有俄军武装直升机上所配的四联装12.7毫米机枪,其安装在俄罗斯三角旗空间技术公司开发的9A-800多用途吊舱中。后者是一种可快速拆卸的近程对地攻击武器系统,专门用于对人员和地面软目标进行打击,可安装在米-24、米-8、卡-25和卡-27上。9A-800吊舱外观呈两头稍钝的长圆型,前端半球面上有一个矩形开口,安装一具四联装12.7毫米机枪,备弹750发,两侧各有一圆形开口,各装一挺四管7.62毫米机枪,备弹1500发,总重约450公斤。当这些机枪一齐开火时,最大射速可达200发/秒,地面上的一切软目标在这样的火力下,都将荡然无存。
  
  交战双方一如继往地使用了多种俄制反坦克火箭筒。在茨欣瓦利郊区南奥塞梯武装反击格军的战斗中,格军损失的10辆T-55和T-72坦克基本上都是被火箭筒和9M113反坦克导弹摧毁的,格军溃退中损失的其他坦克和车辆则多半是俄空军的战绩。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车臣战争中大出风头的老式RPG-7型40毫米火箭筒此次出镜率明显下降,只有在第58集团军所部和阿布哈兹军队中能够看到,而且多半发射同口径的OG-7杀伤榴弹。无论是俄军还是格军,此次都大量使用不占编制的一次性火箭筒,除对付装甲车辆外,还广泛用来攻击敌方工事和有生目标,甚至狙击手、导弹操作手都携带一具此类武器。其主要种类包括RPG-22、RPG-26和老式的RPG-18,前两者口径同是72.5毫米,后者为64毫米。另外,由于双方在战斗中频繁出动苏-25强击机和米-24等武装直升机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因此俄、格双方都使用了属于第二代的SA-16“针”1和第三代的SA-18“针”M单兵防空导弹,格军还使用了更早的SA-7B“箭”-2M导弹。格方在冲突中损失的3架苏-25强击机中,至少有1架是8月11日在茨欣瓦利上空被“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而俄军损失的3架苏25多半也是它们的战果。
  
  南奥塞梯冲突中的教训
  
  战局转换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8月8日15时俄军地面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当日深夜与占据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了激烈交火,至10日晚23时,俄军已完全控制茨欣瓦利。11日14时,除部分被俄军包围外,格军退回到格与南奥塞梯交界处。在俄军步步紧追之下,格军的后撤迅速演变成全面溃退,为避免俄军战机的打击,格军士兵将大部分重装备遗弃在公路上,改乘各种民用车辆蜂拥向格腹地撤退,很多格军士兵因害怕被南奥塞梯人发现,就地将军服脱下扔掉。俄军在沿途捡到许多带有姓名条的军服和证件,以及大量完好无损的轻重武器。11日晚21时,长驱直入的俄军进占格城市谢纳基,切断了连接格东、西部的中央高速公路。到12日凌晨,哥里、波季等重镇均在俄军控制下,俄军坦克距离格首都第比利斯仅60公里。当俄罗斯宣布停止军事行动数天后,俄军撤出哥里等城市,格军士兵回到营房,沮丧地发现几乎所有有价值的武器装备都已荡然无存。俄军运走了格军基地中的轻重武器,包括上百支装在木箱中的全新M4步枪,甚至还有5辆在刚刚结束的格美联合军演中美军使用的“悍马”军车,有些无法运走的武器则被付之一炬。格军的防弹衣、头盔、皮靴甚至风镜则成了俄军士兵热衷的纪念品,南奥塞梯人和阿布哈兹武装也拿走了他们能拿走的一切东西。作为向北约传递的一个明确信号,俄军还摧毁了格军设在塞纳、由美国援建的“样板”基地。根据各方面的统计数字,截止8月13日,南奥塞梯方面约有2000名军人和平民丧生,俄军共阵亡74人,受伤171人,而格军有150~170人阵亡,仅撤退途中就遗弃了近30具尸体。俄方大概损失4架飞机及4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格军损失约是俄方的2~3倍。虽然绝对数字不大,但对于格鲁吉亚这样一个小国而言,这样的结果已足以让其元气大伤。
  格鲁吉亚这次“偷鸡不成反蚀米”的失败主要归结于萨卡什维利总统错误的时机选择和糟糕的军事指挥。格选择8月7日深夜这样一个时间发起主动进攻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认为北京奥运期间俄罗斯不致反应过于强烈,二是普京不在国内,即便反应也不会及时,有利于格军迅速扫清南奥塞梯的抵抗力量,形成实际占领,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下迫使俄罗斯接受事实。显然,在这两点上格方都存在严重的误判。格方没有想到南奥塞梯武装凭借轻型武器就能坚守茨欣瓦利15小时,美国迟迟不见表态,俄罗斯态度之强硬和出手之迅速更让格军措手不及。格独立后强调“去俄化”,将俄籍和亲俄的军官都清洗出了军队,现任基层军官虽大多在美国或土耳其接受过训练,但明显缺乏战术层次的局部作战指挥能力,在俄军的强力打击下,军队迅速失去了战斗意志并随之崩溃。就武器而言,南奥塞梯冲突仍与车臣战争一样,是俄系武器之间的较量,只不过掺杂了少许西方产品的杂音。虽然格军在此次进攻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中积极使用了大量西方武器,但主要集中在重武器方面,步兵除通信、侦察器材、夜视器材外,轻武器仍以俄式为主,如AK-74S、AK-74M、AK-74U、PKM、SVD等,以及GP-25和RPG-22、RPG-26等,而且型号普遍较为陈旧。新购买的M4和“内格夫”轻机枪实际使用并不多,有公开报道的仅是8月8日14时左右向南奥塞梯派遣的2个营共800人装备了这两种新枪。主要原因是这些新武器才购入半年左右,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因此,即使是萨卡什维利的警卫,也仍在使用AK-74M和AK-74U。俄军缴获的M4除部分是被围格军投降时交出外,大多是在格军库房和营地中找到的。格军的另一薄弱之处是士兵素质。尽管美国、以色列投入巨资进行培训,但仍差强人意,而且格军中精英部队和普通部队待遇悬殊,许多经过培训的职业士兵因为待遇问题选择了退伍,使得格军总体现状仍是人数少、武器差,应对大规模作战能力严重不足。另外,格军中腐败和侵吞物资现象盛行,多次发生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内的武器丢失事件,其中轻武器往往流向中亚武器黑市,这也使得土耳其等盟友在提供援助时心存疑忌。
  虽然近年来俄罗斯国力迅速恢复,但冲突期间每天近亿美元的军费开销却也是难以承受的,这种窘态从俄军的装备中也能看出端倪。俄军的技术装备中有95%已经接近最大使用年限,T-55、T-72、BMP-1和苏-25等部分老式重武器仍然在役,有15%的装备因此而故障频发。俄军主战轻武器中大多是20~30 年前设计的,同世界先进水平已有一代甚至一代半的差距,个人防护能力也较差,最先进入战区的第58集团军部队甚至没有配发钢盔和防弹衣。最严重的是战场通信指挥能力削弱,在格方的成功干扰下,58集团军司令赫鲁廖夫将军不得不借用记者的卫星电话,才能与部队取得联系。同时,夜视和炮兵侦察器材匮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对俄军威胁最大的格军“冰雹”火箭炮和自行火炮。格军起初的战术也让俄军难以招架,格军第一梯队在坦克掩护发起进攻前,先由火箭炮兵对南奥塞梯目标进行了饱和轰炸,并在莫斯科的反击命令来到之前深入南奥塞梯腹地,在援军必经的罗克斯基隧道附近安设地雷、埋下伏兵,俄军在本次冲突中最大的伤亡即是出现在此。若不是俄格双方实力悬殊,格军又迅速溃退,俄军很有可能重蹈车臣战争的覆辙。
  
  结语
  
  虽然格军惨败并损失了大部分武器装备,但美国和北约却明确表示要帮助格鲁吉亚重建军队,理由是后者“是反恐战争的伙伴”。而格鲁吉亚此次敢于向俄罗斯这样的顶级军事强国公开叫板,也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背后的支持分不开的。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而南奥塞梯更是处于里海石油出口路线上。俄罗斯近年来凭借其庞大的能源蕴藏重新崛起,对于这条重要的能源运输线势在必得,南奥塞梯问题也是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进程的一张王牌。8月27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出人意料地签署总统令,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同时声称俄罗斯并不寻求发动或是惧怕一场“新冷战”,此举使得停火之后的南奥塞梯局势更加复杂,不过,虽然“新冷战”的气息日趋浓烈,但就象冲突的最后关头俄军的行动“适可而止”一样,俄格关系彻底破裂和全面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外高加索地区的脆弱平衡就像一个火药桶,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谁也不敢率先划着火柴。至于格鲁吉亚,将从此次冲突中得到一个深刻教训,即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在于国力而非一两件新式武器。莫斯科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提醒第比利斯,同美国人合作可以,重新武装也可以,但必须时时记得北方还有个“虎瘦雄心在”的老邻居。
  
  (编辑 天 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