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撷英【网文撷英】
 

撷英【网文撷英】

发布时间:2019-02-17 04:04:25 影响了:

  我国将全面推进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   2010-12-10   中国教育网      今后三年,我国将通过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等一系列举措,继续全面推进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努力减少火灾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我有一双灵巧手”科技制作竞赛总结颁奖会召开
  2010-12-23
  首都科技网
  
  12月21日,由北京市科协青少部和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青少年“我有一双灵巧手”科技制作竞赛总结颁奖会在市科协召开。今年15个区县和北京市科技馆共申报科技制作作品190件。共评出一等奖40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76项。今年的竞赛首次引入技能测试环节并单独发奖,共评出一等奖14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2项。
  
  上海市举行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展示活动
  2010-12-27
  科技网
  
  2010年12月26日,上海市举行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展示活动。活动从上海全市中小学生中,征集到20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选、展示和交流,旨在增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质疑精神更可贵
  2010-12-10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来,北京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张皓自发检测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用菌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一事引发媒体热议。不管张皓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他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是应当肯定的。时下我们正在争论为什么培养不出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科学精神、特别是质疑精神的培养远远不够。还应该提出的是,中小学生的科技兴趣、科学探索活动导向很值得我们讨论。是培养、训练孩子们从小建立起科学思维模式、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为了考证、拿名次、加分,这不仅是关系孩子成长的问题,更是关系国民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素质教育会不会被功利浊流侵蚀的问题。
  
  学者称科学知识供给不足致公众科学素养偏低
  2010-12-06
  中新网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最近提到,经济发展了,但是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从事科技知识转化的个人与机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整个}土会的需要,这是造成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其次,制度性约束直接制约了从事科学知识转化群体的热情,在科技界从事科普工作通常被视为缺乏创新能力的表现。这一社会性歧视,加剧了从业者的退出效应。第三,科学知识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供给,国家必须更积极主动地承担部分转化工作。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中用于科普经费的比例偏低,且这些名义上的经费有时还会被挪作他用。就此而言,为弥补供给缺口,抵制歪理邪说的“替代”,有必要确保对于科普事业的财政支出和支持。
  
  专家: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010-12-11
  中新网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撰写了名为《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文章称,根据《规划纲要》的精神,必须在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营造创新环境上多下功夫,尤其要在开拓科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文章提出,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更强调推广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及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PISA上海夺冠不可沾沾自喜
  2010-12-15
  光明网
  
  近日,上海学生喜获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三项全能”冠军。在共有65个国家与经济体接受的这项评估中,上海学生无论在数学、科学,还是在文化水平上都拿下第一。其实,上海这样发达地区的少部分学生参加PISA,一方面确实无法从整体上代表整个上海市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更不能因此自以为是地说,我国的教育质量现在已经达到了“赶英超美”的水平。而且,对于包括PISA在内的各种国际教育测试,也应该以理性看待不能以测试的排名来简单判断教育质量及其体制的优劣。
  
  让课堂容忍学生“发呆”“做梦”
  2010-12-23
  文汇网
  
  “备课是老师的,作业是学生的;课堂是老师的,考试是学生的。这样的传统思维已无法适应当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第二期普教系统的校长论坛上,一位校领导的这一观点,赢得了与会者的共鸣。他认为,“中外教育比较,没有孰强孰弱之分,但国外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我们的高中教学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些容忍度,让学生会‘发呆’、会‘做梦’,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增加课程内容,提高课程难度。如何做好‘加减法’,为学生腾出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促使各学科学习时间和内容的科学均衡,是当前中学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社会,教育者需要慢下来、静下来
  2010-12-16
  中国教育网
  
  在近日《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举办的“2010Parents环境与儿童早期发展”论坛上,上濒教育学院院长兰海指出,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社会,教育者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兰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今天的孩子需要一个更宽容的教育环境,“所谓宽容,就是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还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兰海说,现在父母的许多烦恼和困惑是对社会的信任度比较低的表现,她建议父母在作选择的时候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尊重科学、尊重教育规律;第二,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
  
  大洋彼岸的“另类”教育
  2010-12-25
  首都科技网
  
  美国小学有生活技能和品格两个方面教育。从幼童开始,教育就要既培养做人的操守,又培养心理的素质,还培养适应和处理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能力,身体与心理健康同步进行,确保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能力不断增进。其中还包括了一个重要方面,即社会责任的教育,如责任感、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都属此类。这些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相当“实用主义”的。这里没有无法操作的“假大空”,全都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比如小学生有啥想不通时,竞具体到了“散步、深呼吸”这样的细节。大洋彼岸的这些“另类”的教育,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启示么?
  
  “温室花朵”是如何产生的
  2010-12-27
  光明网
  
  中国孩子胆小,不敢冒险。“出现这种特征,是因为 我们的孩子还生活在另一个温室中,即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在这个温室中,一切都有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孩子们容易成为‘分数机器’。”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介绍说,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曾这样分析中国孩子为何胆小不敢冒险:我们的传统文化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鼓励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成自己的兴趣,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和求知欲。
  
  丘成桐漫议中国奥数和高考约束孩子创造力
  2010-12-18
  京华网
  
  在第五届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晨星奖的评委会主席丘成桐表示,高考和奥数约束了孩子学习力和创造力。丘成桐说,在他担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的23年中,中国学生水平在第十名左右,很少能有拔尖的学生。他认为,中美学生的差距并不体现在素质上,而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差距。
  “十多年来,因为高考和奥数的原因,让孩子数学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受到约束。”
  
  “你怎么没有时间给孩子们上科学课”
  2010-12-19
  科技网
  
  许多中国的“大”科学家都说自己忙,没时间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针对这种说法,在《居里夫人的科学课――居里夫人教孩子们学物理》一书的研讨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说,作为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都有时间给孩子们上科学课,你怎么没有时间?你比居里夫人更伟大吗?韦钰还谈到,科学是开放的,是不断有新内容和观念补充进来的,它不是一种迷信。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虽然对孩子们进行了科学教育,但没有告诉其科学精神。
  
  美《时代》评出2010年十大科学发现
  2010-12-11
  科技网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网站上揭晓了本年度十大科学发现评选结果,长角恐龙化石的发现、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粒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μ介子(一种重电子)数量比反“介子多1%、发现月球水的含量比天文学家预期的多出大约50%、机器人考古墨西哥金字塔、衰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人类TERC基因附近的一小簇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有关发现了许多新的太阳系外行星、理论上描述了利用“超物质”打造时空斗篷的可行性、南非马拉帕洞穴出土的两具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高级灵长类动物骨架化石可能填补人类进化空白、合成第117号元素和揭开猫的饮水技巧的秘密等当选。
  
  《科学》评出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
  2010-12-17
  科学网
  
  《科学》最近评出了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它们是:对宏观物体量子效应的首次观测、合成生物学、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两种预防HIV的不同且新颖的方法、通过只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或者说是那个极小的实际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组部分)进行测序能够发现造成至少12种疾病的特别的基因突变、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模拟器、更快更廉价的测序技术使人们能够对远古和现代的DNA进行非常大规模的研究、RNA的重新编程和一系列的研究承诺会给实验室带来大批的“基因分离大鼠”。
  
  英《自然》杂志盘点2010年重大科学事件
  2010-12-24
  科技网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2月22日对2010年的重大科学事件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自然灾难反击地球、欧洲各国削减科研经费、研究出新的对抗艾滋病病毒(HIV)、美首次合成人造单细胞生物、气候变暖政策风波不断、墨西哥湾原油泄漏造成巨大环境灾难、干细胞研究禁令纷争不断、日本宇航局得失参半、天文学家希望研制WFIRST探测暗能量、欧洲各国纷纷削减科研预算、是否发现砷基生物不确定和哈佛名教授被控“科研行为不端”等入选。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布
  2010-11-26
  中国教育网
  
  中国科协11月25日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其中,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思维差异背后的教育启示――《思维版图》评介
  2010-12-16
  中国教育网
  
  在《思维版图》中,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对比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出了思维差异产生的历史渊源、差异造成的结果。这对我们重新看待教育个体,革新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作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传承使东西方人习惯于从各自的视角看待和理解世界。《思维版图》中罗列了许多实验,用来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问题。
  在作者看来,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根本原因,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方式。这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造成的思维模式差异,直到今天还能够在不同人群的心理学认知、推理等实验中体现出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