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德育工作实效性【运用心理学知识,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德育工作实效性【运用心理学知识,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发布时间:2019-02-27 03:48:46 影响了:

  摘 要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提高职业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几年来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中学德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心理学 德育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Str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LING Meifeng
  (Jingsu Wuji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jiang, Jiangsu 215200)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work,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s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hope to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to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s;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提高职业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 警惕破窗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车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破窗效应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很有借鉴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破窗效应。学生从初中升入职业中学,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应该让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做了的后果是什么。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在其他课上的表现,一旦发现个别学生有违纪行为,必须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假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在班级中产生负面的辐射作用,这对班级建设会产生不可估计的不良后果。当然,对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我们也不能随随便便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否则他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强,反正你们认为我差,我就索性跟你对着干,产生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样以后管理就困难了。所以教师在接新班时必须牢记不要轻易认定哪扇窗破了,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必须要及时修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 运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厉害,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有点热了,开始解开钮扣,一会就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良药未必苦口,可以用糖衣裹着了。那么,忠言是否也能不逆耳呢? “南风效应”的回答是: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南风虽然无言,但却收到了胜过北风的脱人大衣之效应,是因为这徐徐吹拂的南风符合行人的心理状态。而北风则不然。同样,批评之所以常常“逆耳”,也是因为批评常常与被批评者的情绪状态相抵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对生理活动发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一般说来,人们都乐意接受正确的批评,所不愿接受的,往往是批评的方式方法。“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就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如能考虑到学生的情绪状态,采取对方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展开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那么,批评就能收到“南风效应”,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心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必须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是被列人此名单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这主要是因为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还是会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显然,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反之,不被人所信任,将是令人懊丧和痛苦的。同时,这种期待得到信任的心理一旦满足,就意味着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激发人们积极而热烈的情绪。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普通的人由于偶然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迈上成功之路,又有多少一时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
  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的实验表明,对学生而言,当老师、家长寄予某种较高的期望值时,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职高生在初中时,大多数因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很少被老师赋予这一期望值,成为老师遗忘的对象,慢慢地学习上就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在升入职高后,新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新的教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尽管从表面上看来好象无所谓的样子,但在其内心深处却十分渴望到老师的重视,渴望重新实现自我,作为老师就是要使学生有一种被老师期望的感觉。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多运用期待的心理暗示他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导致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个体在完成一项工作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和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坚信程度。它表现为接受任务以后,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并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职业中学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因此,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在与他们分析工作或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时,避免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因素,以免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努力而半途而废,而是尽量从努力程度不够或粗心等不稳定因素,以及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等方面找原因,以使他们能保持和增强自信心,不断努力,并持之以恒。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讽刺挖苦,而是多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一旦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其实并不弱,而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只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努力,肯定会有明显的进步。
  5 运用迁移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迁移有两种:一种是正迁移,即先前的学习可以促进以后的学习;一种是负迁移,即先前的学习会妨碍以后的学习。很明显,正迁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负迁移对学生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笔者运用心理学的迁移律,经常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以后的人生是受益非浅的,而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会影响以后的发展,甚至会带来终身遗憾。比如,有位男生,打电子游戏成瘾,在教室上课时也是魂不守舍,成绩一路下滑。我找到他,帮他分析上网打游戏的危害性:严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浪费金钱,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学习,现在必须尽快远离游戏。并抓住他特别喜欢电脑这一特点,让他专门负责班级的网页制作,并鼓励他参加网页设计制作比赛,结果在市网页设计制作比赛中得了二等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后,他很少上网打游戏了,而是经常上网收集有关学习的资料信息,自学计算机知识。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教育引导学生,既可以减少教师与学生的冲突,又可以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彭兴兵.心理效应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09(14).
  [2] 章立早.善用“心理效应”[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
  [3] 许建国.心理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4(12).
  [4] 舒扬.向心理学寻求教育智慧――《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简介[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6).
  [5] 朱华忠.让“心理效应”催化教育管理[J].青年教师,2006(3).
  [6] 张经童.巧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课程,2007(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