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王志东:在中国复制“硅谷模式”】 不可复制性是什么意思
 

【王志东:在中国复制“硅谷模式”】 不可复制性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3-03 04:11:27 影响了:

  与10年前相比,中国的创业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靠关系求生存”到风险投资进入市场运作,再到国家鼓励创新型企业等,创业的手段越来越多。   从名噪一时的新天地公司,到中国最大的商业网站新浪网,再到现在的北京点击科技公司,王志东经历了一次次不同环境下的创业,也尝试了不同的创业模式,并成为成功引进“硅谷模式”的第一人。
  
  
  今天,如果提起王志东,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不是他的辉煌业绩:开发出中文之星、创办新浪,而是“资本市场的牺牲品”,甚至“被踢出新浪的新浪创始人”。当年王志东被解除新浪CEO职务的理由之一是:他是技术出身而不懂管理。但从大学毕业算起,他只做了4年的技术工作,之后的17年中,他不是总裁就是CEO。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认为,王志东恰恰是一个程序员成功转型为职业经理人的典型,“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上市融资,他都能娓娓道来。与王志东谈话,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企业掌门人的眼光。”而在笔者看来,王志东对于中国IT行业,乃至改革开放进程最大的贡献是:10年前,让“硅谷模式”第一次在中国本土落地。而现在,技术创业的种子早已在一批国人的心中开始了萌芽。
  
  探索创业模式
  
  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发表《开创中国式硅谷的探索》,文中提出“靠科技起飞,开创中国式的硅谷”。当时,《硅谷热》正流行。
  在破解了北大方正的电子照排系统、完成了Windows系统汉化之后,王志东作为当时中关村的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已经小有名气。
  在“硅谷热”的牵引下,王志东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而这本讲述硅谷IT公司创业故事的小书也改变了王志东的人生。“这本书里讲到了如何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让一些有创意、有想法的科技公司白手起家、发展壮大,我本身学技术,对于工程师如何创业的话题当然感兴趣。”王志东说。
  1992年4月,王志东与同学贺文合伙在中关村成立了“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然而王志东很快就发现,中关村这个“中国硅谷”,“好像跟书上看到的硅谷有很大不同”。从“两通、两海”到联想、方正,这些中国第一代IT公司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不得不靠搞关系、搞多元化经营、贸工技结合等方式生存发展起来,公司内部遗传了“机关作风”,管理上颇具中国特色,这些特点决定了这批企业发展历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或者原罪成分,“当时有些公司以做软件的名义去银行贷款,可转手就拿钱去‘圈地、炒汇’。”
  新天地也受到了这种大环境的影响。那时公司希望借着“小平南巡”之后的经济热潮涉足房地产,甚至直接去炒股,而在王志东的想象中,硅谷模式应该是“技术+资本”的有效结合,这首先要求创业者必须专注于他要做的核心业务,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到需要的资金和人才,“阳光”地把企业发展起来。于是这次创业不到一年,就在王志东和贺文对于公司发展战略的矛盾下草草结束。
  走出“新天地”的王志东开始思索他理想中的公司模型。差不多同时,四通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王缉志也离开四通,接替者严援朝与王志东惺惺相惜,将其带到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四通。他们说服四通老总段永基为王志东投入500万元去创建一家新的公司。这就是“四通利方”。
  
  复制“硅谷模式”
  
  吸取教训的王志东对四通提出了四个条件: 第一、投资额度必须大,这样的公司才能一心一意做核心业务; 第二、管理权和所有权完全分开,采用总经理负责制,建立董事会机制,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 第三、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必须持股; 最后,新公司必须专注于IT领域。于是,王志东以技术入股拥有了新公司20%的股权,段永基还答应了王志东三个额外的条件:新公司有自主的人事权; 新公司只做软件; 员工尝试配股权。
  在理想中的公司模型具备之后,王志东立刻开始了实现硅谷模式的下一个环节―寻找风险投资。
  实际上,这一过程远比王志东想象的艰难得多,他对四通利方850万美元的评估遭到了投资商的连连拒绝,所以不得不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进行“拜山门”似的路演。终于1997年10月,“华登系”三家投资公司为四通利方提供了650万美元投资。四通利方被认为是国内首个引入风险投资的IT公司,这在当时不仅为公司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为上市奠定了基础。
  不过,本次融资后,“华登系”占了四通利方大部分股份,而王志东的股份则稀释成13%,这也为他最终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埋下了伏笔。
  1998年10月27日,四通利方重新估值3000万美元与华渊签订并购协议,由此新浪诞生。纽约时间2000年4月13日上午,新浪网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开始挂牌交易。“以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为标志,‘硅谷模式’在中国算是走通了。”对此,王志东至今都感到自豪与欣慰,“它成为一个范本,现在中关村创立的公司基本上都在走这个模式,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一份具备可行性的商业计划,都梦想着融资上市。”
  在此之后的10年中,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各种“硅谷元素”纷纷进入中国,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从丁磊、李彦宏、马化腾、陈天桥到80后的戴志康、李想……在王志东之后,“硅谷模式”仍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虽然上市一年以后,王志东就被迫离开了新浪,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新天地”延续到“新浪”,他在中国实践“硅谷模式”的目标已经实现。
  
  互联网带来的失败与契机
  
  2001年6月4日,新浪网传出消息,“首席执行官王志东已经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他还辞去了新浪网总裁与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事实上,那两年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一个最大的泡沫正在全世界破碎,每个人都难逃其害:搜狐的股票一路下跌; 网易的股票甚至在2001年末被纳斯达克停牌。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方逐渐从焦躁走向愤怒。两个月后,8848创始者王峻涛也被资本方解职; 而在此一年前,瀛海威创始者张树新也被逐出了自己的公司; 而张朝阳在接受了资本方派来的首席行政官后,艰难地与董事会玩着“推手”游戏。
  这一事件使王志东从白手起家的“知识英雄”变成了遭遇资本背叛的“悲情人物”,也让中国人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资本的“可怕一面”。在此之后,业界只要出现管理层(创业者)与董事会(投资人)剑拔弩张的情况,人们都将其称为“遭遇了当年王志东的事情”。
  然而,在离开新浪后,王志东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重新寻找创业点。3个月以后,他拿出50万元自有资金进军协同软件市场―“点击科技”在友谊宾馆低调成立。
  2002年12月,点击第一款产品“竞开协同之星”正式推出; 2007年6月,lava-lava正式推出,进入即时通讯领域。“Lava-Lava”来源于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用以表达收获、友谊、团结、热情、欢乐、活力,是部落族人在聚会欢庆时所高呼的语言,王志东因此自封为“酋长”。
  之所以选择协同软件,一方面是因为王志东与新浪有不涉足同业竞争的协议; 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他对网络发展的一个长期判断,即互联网未来一定要进入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所以它必然要和软件、通信等技术结合。而协同平台、协同软件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10年前,三大门户刚刚崛起时,业界有种普遍论调,在互联网领域“有第一,没第二, 赢者通吃”。王志东表示,所谓赢家通吃,只是某一垂直领域,但是IT产业有太多领域可以拆分组合,所以这种论调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当第一”。
  事实再次证明了王志东的眼光。10年后,点击科技已经先后获得富达国际、联想投资两笔风险投资,但王志东依然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他对公司目前的状况也表示满意,“第一、我们始终认为自己对行业大方向的预测是正确的; 第二、点击科技8年来所做的积累也是有必要的。点击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急功近利,而是希望把基础打好。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爆发,但必须水到渠成。”
  
  “没有退路”的成功
  
  同是IT创业的佼佼者,前金山公司总裁兼CEO雷军曾表示自己很佩服王志东,因为“从工程师到创业者,从操作系统、互联网,到基础软件,他一直很成功地完成着不同时期的角色转换,而且每次转身做的几乎都是所在领域里最好的。”
  但这一切转变在王志东看来,其实是因为“步步都没有退路”的结果。他之所以笃信“硅谷模式”,是因为传统做生意方法,让技术出身的他完全适应不了。他想过出国,直接到硅谷去创业,“但从考托福,考GRE,再到申请学位,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时间。而IT行业,一日千里,我片刻都不能离开。”王志东发现,如果算上当时在中国已有的多年积累,前后要浪费十几年的时间。最后他认定,要成功,就必须在中国实现真正的“硅谷模式”。
  而在外界看来,他从一个程序员成功转型为职业经理人的关键,是在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也保持了对市场变化的灵动。
  “一个行业早期市场空间都比较小,你可以从基础做起、事无巨细,当它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笼统地瞄准整个行业了。”王志东表示,传统百货公司向“SHOPPING MALL”的转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他现在做点击科技的思路是这样,当年对新浪的改革思路也是如此。
  新浪成立后,最初的目标是想要在所有华人社区实现“新浪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新浪”,号称“一站式服务”,什么都有。因为起步早,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王志东发现,发展“大而全”门户的瓶颈已经出现: 首先是高层管理人才匮乏,“当时全世界能做好中文门户的也没几个人,而新人进不来,公司就会变成一摊死水”; 其次是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每增加一块业务,其实就是多一批敌人。”由于新浪什么都有,就处处是竞争对手,并且这些竞争对手不是孤立的,而是叠加、合并的,最后相当于新浪在跟整个产业做对; 第三,大而全必然导致业务分散,这样公司管理难免会失去重心。
  王志东当时想到的办法是把新浪拆分:一个做新闻,一个做广告,一个做软件,先成立事业部,然后逐步转化成控股公司。这样一来,每块业务都能拿出来与人合资、合作,以配置出最优秀、最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团队。而对一些新的领域,甚至不用自己去做,直接收购即可。“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实现,新浪就将从‘内容为王’直接过渡到‘应用为王’的阶段。但结果,拆分的设想还没做成,董事会就把我开除了。”对此,王志东在自我调侃中仍难掩一丝遗憾。
  
  
  2008中国IT两会互联网年会上,各个成功的创业者在畅谈“信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