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谈高中化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应对|高中化学概念大全
 

谈高中化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应对|高中化学概念大全

发布时间:2019-04-05 04:05:11 影响了:

  摘要:“迷思概念”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科学知识前存在的错误潜概念,它的存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造成化学学习的低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有所了解,在课堂上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应对这些“迷思概念”。
  关键词:迷思概念;转变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迷思概念”
  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抱怨:有些学生简直顽固不化,这个概念(或知识点)都讲了十遍了,为什么就不理解呢?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似乎听懂了所讲的化学概念,并能用精确的语言或数学表达式给予准确的表达,但却不能用它来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实质,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科学知识前存在的错误潜概念,大多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仅仅依赖一至两节课的科学概念的灌输是很难使他们转变过来的。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含有自己对自然界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同时,学生又要凭借这种错误概念来认识世界,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早先形成的各种错误概念深信不疑,并试图将这些错误概念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更有甚者,学生的“迷思概念”有时和正在教的新知识交互作用而产生新的“迷思概念”。因此,它的存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造成化学学习的低效率,对化学教学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应对
  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理解的状况,根据学科自身特点,选择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对复杂概念的建构及由“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即对原有概念和思想有所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收集,抓住可能的迷思概念,精心备课。
  1.以“迷思”为切入点,产生顿悟,促成科学概念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化学事物、化学现象的片面或错误理解所产生的迷思概念会成为化学学习的障碍。这些迷思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导致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化学学习,进而使学生觉得化学难学。如学生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后,往往会出现“通常情况下,原电池中,当两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材料时,活泼金属作负极”的错误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给出了几个装置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原电池的电极。
  通过对这些原电池电极的讨论及判断,学生便能及时纠正自己原有的迷思概念,得出了“确定原电池的电极时,不仅要根据电极的活泼性去判断,而且要结合电解质溶液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判断”的科学概念。
  2.以“迷思”为基石,将错就错
  例如,学习单质钠的化学性质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钠与水反应、钠与酸反应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可知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立刻异口同声地给予肯定的回答。接着我请他们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不假思索地就写出了:
  2Na+CuSO4= Na2SO4+Cu
  此时我并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却故意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将迷思进行到底”。然后让学生动手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并要求将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所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对比,看结果是否吻合,回答自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何在。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果:
  2Na+2H2O+CuSO4=Na2SO4+Cu(OH)2+ H2↑。
  3.以“迷思”为诱饵,激发矛盾,激励探究
  怎样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调整或重组他们的思维结构呢?情境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头脑中的迷思概念大多是在具体情境中建立的,因此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习在情境中发生,将易于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迷思概念,也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建立科学概念。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限度这个概念的时候,这一课题所研究的初始问题是化学反应是否都能进行完全。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问题】请大家讨论以下这几个反应进行的情况:
  反应1:NaOH+HCl====NaCl+H2O
  (1)足量 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 足量
  (3)1mol 1mol 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2:2H2+O2==== 2H2O
  反应情况与反应1相同。
  结论:反应物都能按照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完全反应。此时大多数同学都同意这个结论,而少数同学有不同意见,而我又在一边故意激化他们的矛盾,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动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指导学生实验】
  反应3:Fe3++3SCN-====Fe(SCN)3(红色)
  (1)取一支试管,加入蒸馏水至试管容积的1/3。
  (2)往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各3滴,振荡试管。
  (3)将溶液三等分,分装在三支试管(A、B、C)中。
  (4)往A管滴入3滴KSCN溶液并振荡,往B管中滴入3滴FeCl3溶液并振荡,然后均与C对比,观察现象:
  【激起矛盾】在以上的实验(4)中,A管溶液红色比C更深,这一现象能说明什么?B管溶液红色也比C更深,这一现象又能说明什么?
  【问题】A管中同时有Fe3+和SCN-剩余,这又说明了什么?(化学反应有些能进行完全,有些则不能进行完全)
  现在的问题是,在我们所认识的反应中,究竟有哪些能够进行完全,而哪些则不能进行完全?这里是否存在规律?
  让我们打开一瓶雪碧,看看能否得到灵感。
  【演示实验】打开一瓶雪碧,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问题】在常温常压下,将CO2通入水中能得到H2CO3;而将溶有较多CO2的雪碧打开,让其处于常压下,则溶液中的H2CO3就能发生分解。这两个反应彼此是什么关系?这样的反应叫做什么反应?
  能够进行完全的反应:NaOH+HCl=NaCl+H2O是可逆反应吗?试想,在家里厨房做汤时,往汤里加盐,这会使一碗美味的汤成为含有NaOH和盐酸的溶液吗?显然不会。
  【归纳】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能进行完全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而能够进行完全的反应则都是不可逆反应。
  如此一来,代表不同意见的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究,了解了知识的真相。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很好地理解了可逆反应这个概念。事实表明,真实的体验比课本上的抽象化例子更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科学的概念。
  由此可见,学生的“迷思”也不是一无用处,只要掌握好他们的这些迷思的缘由,让他们的迷思有用武之处,相信对学生的概念转变也是相当有益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