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_世纪伟人邓小平
 

_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布时间:2019-04-05 04:54:01 影响了:

  20世纪是英雄迭出的时代,因为目不暇接的历史主题酝酿了太多的“舞台”风云。20世纪的中国,更是从大悲大患中举步维艰地走过来的,迭出的英雄使这条历史航道充满波澜壮阔的动人风色。而伟人和一般的英雄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他能改变历史航道的流向。或者说,他的名字可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我们这个时代,最大众的说法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当新闻媒体常常说“邓小平时代”的时候,我们纪念的这个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关系也就不言白明了。
  上篇 解答本世纪的历史主题
  1
  历史甩给伟人们同一个主题,邓小平是最有创造性的接力者和大气魄的发展者
  说到今天和历史的关系,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从鸦片战争以来”。的确,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反复冲刷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中国怎样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都不能回避这个主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最伟大、最深刻的爱国主义者,都是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来展示他一生多姿多彩的辉煌人生的,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如此。历史的走向一经确立,贡献大小,便在于实践中的选择、驾驭和作为了。影响这一进程的历史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无不是站在前沿的探求者。
  历史甩给这些伟人同一个主题,寻求起点、探索道路和实践方式却不一样。邓小平,无疑是最有创造性的接力者和大气魄的发展者。
  先行者孙中山面临的是解除皇权,解救民族危亡,接着是扫除军阀,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基本的政治前提。他的建国富强的方略,还提不上实施的日程,更来不及细化。他的功绩是使中国脱掉了几千年的封建枷锁走进多变的20世纪,并且一往情深地把中国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用大部分精力所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民族站起来了,民主政权建立了——20世纪上半叶多舛的中国命运告诉我们,没有这两条,现代化的步子同样迈不开。在确立这两个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的奋斗过程中,毛泽东是做得很漂亮的。从50年代中期起,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们不会忘记,当毛泽东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准备用几个五年计划把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强国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地振奋和自信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始终把自己和中国共产党人看作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在1964年写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强国》一文中,毛泽东特别说道:“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他的这个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尽管在“实现”的道路上我们步履蹒跚,但毛泽东和中国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奋斗目标,1964年和1975年的两届人代会,都把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面。但是,伟大而正确的目标,并不必然带出伟大而正确的道路。当毛泽东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后,第一个站出来力图冲破这个模式,走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于是,有了《论十大关系》这样的思路,但也有了“大炼钢铁”这样的急躁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岔路。
  一个社会的未来,不存在于个别先知先觉的意志中,也不存在于善良的人们的幻想里,它靠社会结构所孕育的各种可能、靠决策者的现实主义判断的抉择来推动。历史上常常如此,选择道路和手段比选择目标艰难百倍。确立目标,或许一代人就行了;选择道路,则常常需要几代人的探索和积累。
  历史就这样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就这样选择了自己的使命。
  历史选择,对双方都不轻松。
  当十年浩劫结束的时候,濒临大危机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已无需多言;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如何渴望一位能毅然带领人民走出困境的决策者,也无需多言。单说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三条路:继续把“**”进行下去;纠正“**”的某些做法,回去沿续“**”前十年的路子;继承“**”前的好东西,另创一条新路。很明显,按当时的社会气氛,按人们的思维习惯,第二条路是最容易和最少风险的。但这未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绝非无源之水,它正是从这之前日益“左”倾的社会土壤中培植出来的。邓小平和中共的第二代领导选择了第三条路。走这条路意味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而又不能推翻自己的历史,继往不是为了重复,开来不能脱离基本原则。在这种艰难的历史情势下,决策者的分寸、远见卓识和开创新路的政治勇气,便尤其重要了。人民接受和选择邓小平,正是因为在毛泽东逝世后,他体现了这些素质。也正是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人们才会切实地体会到所谓“掌舵”的沉重内涵,才会看出所谓“领导核心”身上那非常人所及的勇气、决断、才华和魄力。
  邓小平把握历史脉搏,应运而生。这历史的脉搏是什么?人们的直观感觉还是近代中国的老问题,也就是说,还是围绕着现代化这个目标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及方法的探索、选择和逐步确立,使邓小平成为中国本世纪继孙中山和毛泽东之后的第三个伟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辉煌代表和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人格象征。要全面评述他的巍巍功绩,笔者无能为之,仅选取与现代化进程相关的几点,谈点感受。
  2
  民族之爱
  这里说的民族问题,当然不是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面临的遭受列强欺凌的问题,而是在横向比较后,发自人们内心的在经济范畴中的民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即人们常说的“球籍”问题。在人民政权成立之前,我们承认这点是没有问题的,在搞了几十年的建设后,还承认自己的落后,这就既需要特殊的见识,还须有超越浅层次的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的爱。迎头赶上,解决这个民族问题,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八年抗战”或废除几个不平等条约。它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复杂的操作、更博大的气度、更曲折的心理过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20世纪现代化的参照视野,自觉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学习和竞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