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老虎美不美?] 美国潮牌老虎头edhardy
 

[老虎美不美?] 美国潮牌老虎头edhardy

发布时间:2019-04-09 04:48:33 影响了:

  我看见一幅画,画中丛岭深处,有一只老虎似在走动,两眼炯炯有神,好象在看着我。我很喜欢,觉得它很美。有一次,我迎着凛冽的寒风,顶着鹅毛般的飞雪,在皖南丫山巡回辅导。途中偶遇行人,说此山曾有老虎,我不禁为之一惊。这时,我又不感到老虎美了,而是深怕碰见它。我笑自己:真是一个“叶公好龙”式的人物。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到动物园观虎,是一种享受;但碰到老虎发威,大吼一声,也不由得你要毛骨悚然。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美学上的问题:为什么你有时感到老虎美,有时又觉得非常可怕呢?
  你觉得老虎美,首先因为你有安全感。画中的虎,铁栅笼子里的虎,决不会伤害你,还可使你赏心悦目;但凭安全感还不能构成美,安全感只是欣赏美的一个条件,而不是美的本身。我们之所以感到老虎美,归根结底是由于老虎本身存在着美。它的花纹色彩鲜艳,斑驳烂漫,这是它的形式美;它的性情勇猛,这是它的内容美。由此可见,美是客观的。如果老虎没有勇猛、威严及其美丽的色彩等美的特质,你就不可能对它产生美感,因而美是产生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美决定美感,而不是美感决定美。没有美,也就没有美感。所以,美是美感的源泉。但是,美感的产生,除了依赖美以外,也不能离开人的思维对于美所作出的反应,当美的客观性和思维的主观性合二而一时,美才可活现在美感的荧光屏之中。如果你无心审美,则再美的东西也难以激起你的美感;如果没有审美的思维,你就无法领略《猛虎图》的美。可见美感不能离开有审美力的主体,它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美的追求,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
  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有共同感受的一面,如孟子所说:“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但是,人们也会由于知识、教养、趣味以及阶级利益、社会意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或是由于它具有二重性,或是随着客观环境、个人经历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受。这就是说,美感的产生是有相对性的。人们在看到老虎时是否产生美感,也会随着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艺术家在探索老虎美的实践过程中,总是根据来自虎的各种不同特性,在不同环境、情况下产生的各自不同的感受,对虎的美或丑进行形象化的改造。这就使人们多方面地获得美的享受,丰富了人们美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人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从不同方面表现老虎的美和丑的。
  勇猛美。
  老虎勇猛的性格,往往使人产生联想。有的人在身体易于袒露的部位刺上虎纹,就是渴望自己也象虎一样勇猛。《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英勇善战,被称为五虎将。《水浒》中的梁山好汉雷横的诨号叫插翅虎,电影中也有英雄虎胆式的人物,这些比喻性的赞誉,都是吸取了虎的勇猛美。
  威严美。
  戏剧舞台上,武将的中军帐前有时设置虎的模型,宝座上披着虎皮,大将军穿的大铠、旗靠上也饰有虎头纹,这些都给人以威风凛凛、气度严肃的感觉,显示出一种威严美。在古代战场上,士兵的盾牌上往往绘有虎头图案,战鼓上嵌着虎豹的形象。可以想见,当金鼓齐鸣时,这些虎豹的形象会加强威慑感、森严感,以壮阵容。此外,古建筑中红漆大门上的虎头环,也是显示威严的;而闺房、厢房的门环装饰一般就用龙凤图、鲤鱼纹,不用虎形图案。
  气魄美。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这是李贺在《猛虎行》中对虎的气魄美的生动描述。南京城,只有用“龙蟠虎踞”一词才能道出它的气势。“虎背熊腰”这四个字,则是用来比喻壮士的形状和气魄的。
  装饰美。
  虎头拐杖、老虎玩具、虎头鞋,虽和虎的勇猛、威严、气魄有点联系,但已不那么直接了,更偏重于装饰性和实用。而虎纹大衣等,则是取虎皮的色彩美。
  美与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然而在某些特定事物身上,美与丑也经常杂处在一起。老虎就是这样。深山遇虎,老虎要吃人了,它向人们显示出它那凶残的面貌。这时,人们不仅不会产生美感,而且会立即感到它是恶的、丑的。在老虎身上,美和丑就是这样对立地统一着。由于老虎身上存在着美和丑的二重性,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单纯的。人们以爱美的感情来肯定它的勇猛,以惊愕的表情和抨击的方式来否定它的凶残。
  当人们把老虎的美和丑同特定社会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老虎本来所存在的自然状态的东西,经过改造,便转嫁到特定阶级身上,就带着特定的社会性,以至打上阶级的烙印。所以,人们除了表现老虎美的特性,并把它和人的美的特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刻划人的美以外,还往往抓住老虎暴戾的特性去表现反动统治阶级的狠毒。人们往往把老虎的凶残性和反动统治阶级以及其它恶人相联系,把他们比喻为老虎。“苛政猛于虎”(见《礼记·檀弓下》),两千年来,不断为文人所引用,以抨击横征暴敛的恶政。蒲松龄在《梦狼》篇中说:“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是说反动统治者象虎狼一样残忍。人们把同反动统治者或蛮横、残忍的人打交道称之为捋虎须、与虎谋皮、摸老虎屁股、虎口拔牙、独有英雄驱虎豹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谈虎色变”这个词,也就是指人由于虎的凶残本性而引起的惊骇之情。这当然是不能激起美感的。虎视眈眈、为虎作伥、养虎贻患等等所指的虎,都是被谴责的对象,而射虎、杀虎、打虎的行为,都是历来受人赞颂的。从杜甫的“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李广擅长射虎的仰慕之情。《水浒》中的英雄之一李忠,被称为“打虎将”。至于武松打虎、李逵一人打杀四虎的故事,则是尤为脍炙人口的。
  (题图:王石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