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联草街9号民生大厦电话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民生幸福之路
 

联草街9号民生大厦电话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民生幸福之路

发布时间:2019-04-24 03:59:13 影响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镇江新区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把握民生建设的价值取向
  加快民生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民幸福为本。在加快民生建设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快民生建设的准绳,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持续落实有针对性和有约束力的政策举措,努力成为“民生幸福”的示范区。
  加快民生建设,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镇江新区结合省、市要求,制定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38项指标都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充分发挥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激励、监测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同步提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步提高、富民与强区有机结合。
  加快民生建设,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只有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区人民群众为开发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工程,使新区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民生建设的现实路径
  加快城市转型,构建公共服务新格局。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抢抓城市化发展的机遇,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镇江新区制定了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从“建园”到“造城”的转型。建立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双方有效对接。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引导、支持科技创业和高校毕业生创业。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丁卯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全力推进7700多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展全民健康行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成立镇江首家“虚拟养老院”,形成区、镇(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有效满足全区5万多户家庭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农民群体新转变。拆迁安置是开发区建设的必经阶段,必须妥善解决安置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镇江新区积极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率先试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一方面,科学组织集中安置居住。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建设了集康居、生态等为一体的平昌新城安置区,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共1.46万套。同步建设5万平方米的邻里之家,配套建有菜场、超市、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设施。千方百计增加安置居民收入,特别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零就业”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益性岗位。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安置居民的文化建设。拆迁不仅仅是居住空间的转移,更意味着文化生态的深刻变迁。着眼于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从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休闲娱乐、劳动就业和心理适应等方面,提高拆迁居民对现代城市生活的认同度和归属感,真正实现从传统“村落文化”向现代“社区文化”、“城市文化”的转变。
  服务外来员工,打造安居乐业新名片。在开放中成长的开发区,必须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心态,为外来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也是开发区所应有的包容性和发展潜力。目前,镇江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已近10万人,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一直是不断探索的课题。本着“以人为本、安居乐业”的理念,镇江新区积极推进乐业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服务资源集约、生活环境一流、配套功能全面的综合性生活社区。该中心为外来员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解决外来员工的生活、文化、娱乐等需求,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保障外来员工合法利益,加快外来员工融入本地生活,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同时,为满足科技创新创业的需要,积极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以镇江科技新城为核心,加快实施亚洲美食城、精英公寓、国际社区、赛格数码电子城等建设,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等方面提供特定生活待遇,打造创新创业人群理想的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新空间。保护生态环境是民生幸福的基本内涵。近年来,镇江新区从被动搞好环保向主动打造环境转变,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立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管委会,鼓励企业集约发展、绿色增长,加速向产业链的高增值环节和高技术领域延伸。全面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重点发展固废综合利用、危废焚烧与填埋等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安全化处置,以及环保工程技术研发。同时,采取铁腕治污、刚性降耗的果断措施,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污染整治这场硬仗,对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化工生产项目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坚决依法关闭。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建设郁金香公园、江滩湿地等一批公园绿地,投资6亿多元全面整治区域内主干水系,开展圌山、青龙山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大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村庄环境管理水平,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民生建设的推进机制
  突出民生项目建设。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项目,切实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能力。增加学前教育供给,完善城区和新市镇中小学配套,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办学零突破。加快新区体育馆和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按照高标准、精致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小区基础配套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居住品质。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让人民群众均等化地享受现代城市新生活。
  突出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民生建设,关注突出问题,关键是要构建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注重靠机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办事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监督机制,规范督导、监察和考核机制,细化目标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评价、追究和处罚机制等。同时,主动改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单一的行政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和准市场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政府一元化供给向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社会化供给转变。
  突出民生支出评价。建立专家论证制度、项目听证制度,以群众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加大民生支出项目的全方位监督约束机制,杜绝“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不良或无效民生支出。积极开展财政民生支出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上以指标衡量安排的同时,更加强化考核上通过指标体系评价来实现,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等领域,全面建立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真正反映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委常委、镇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