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构建及教学行为探讨] 新课改提倡的师生模式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构建及教学行为探讨] 新课改提倡的师生模式

发布时间:2019-04-10 04:58:35 影响了: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分析,结合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情况,对“运动教育模式”的目标、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借鉴、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与构建及教学行为方式的建立,旨在为建立更符合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19-04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对教学设计、教学方略问题的承上启下及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试行及颁布实施以来,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到挑战,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从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发生了新的变化[1]。传统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现代理念给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彻底的变革,同时也给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对现阶段高中“运动教育模式”的目标、特点等方面进行探析并运用其理念对教学过程再构建,使之更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同时对引起的教学行为变化进行探讨,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运动教育模式”概述
  1.“运动教育”模式的概念与引用。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
  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自建立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且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到了成功应用。在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课教学中虽应用还较少,但也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部分学者已开始将“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我国体育教学中,但是我们在看到“运动教育模式”优越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体育教学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因此,从“运动教育模式”的目标、特点等方面来探讨“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更符合中学体育教学实际的“运动教育模式”及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2.“运动教育模式”的内容。Siedentop认为,“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有较强运动能力的人。第二,使学生成为熟练掌握运动各方面知识(包括运动形式和运动文化)与技能的人。第三,使学生成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让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得体育教育更加趋向于运动竞赛的特点。“运动教育模式”充分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以竞赛活动为主要的载体,试图让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验到真实、丰富的运动实践。在这个模式中,学生有多种角色,如练习者、团队的管理者、竞赛的组织者、裁判员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运动季,而不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一个运动季,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赛季的长度应不少于20节课[2]。在具体过程中还包含了团队联盟小组、正规比赛、最终比赛、成绩记录、庆祝活动,等等。
  “运动教育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台湾地区也较早引进“运动教育模式”的理念指导课程和教学,教师普遍认为运动教育模式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效果好[3]。
  二、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构建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和绝对的,都是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和特点的教学过程[4]。在此借鉴美国“运动教育模式”,结合本国国情,依照现实教育资源及教学环境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期望达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完成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中,教师要由“知识的授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教师应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组织者的作用,突出其导向作用。实现新课改中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采取探究型学习、自主型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的需要。
  1.以学期为单位的教学过程构建。针对“运动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新课标对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规定,从每学期课程整体进程上可把教学过程划分为:运动季前准备阶段、建立课堂常规阶段、季赛规划实施阶段。
  (1)运动季前准备阶段。运动季前准备阶段是指必须在正式开始实施课堂教学以前完成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对运动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教师对授课时具体影响因素的分析准备,以及编写学习手册等教学材料的准备。
  (2)建立课堂常规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组成固定的学习小组(运动队),使学生逐渐熟悉各种课堂角色(裁判等),建立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课堂常规,填写运动教育手册(主要包括:队名、队标、吉祥物、运动委员会人员名单、小组合作协议书、角色分配卡等基本信息),学习基本的运动技术,营造运动文化氛围,强化各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5][6]
  (3)赛季规划实施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四方面整体安排学期课时进度规划,以便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有的放矢地控制教学过程。
  2.单节课时中的教学过程构建。从单元教学进程的时相来看,其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时间分配在运动季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教学阶段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还需要确定各阶段各项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时间,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具体实施教学提供参照。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运动季不同阶段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时间分配可以用下表说明:(参见表1)[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