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水稻胡麻斑病防治技术:水稻胡麻斑病
 

水稻胡麻斑病防治技术:水稻胡麻斑病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9:37 影响了: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受胡麻斑病影响,为害的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弱,并且后期容易引起叶鞘腐败病,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以上。近年来,我们对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流行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发生规律
  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类。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或以菌丝体在病稻草与颖壳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最初侵染源。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3年,潜伏菌丝体能存活3~4年,菌丝翻入土中经一个冬季后失去活力。在带病种子和稻草上越冬的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形成分生孢子,经气流传人田间,在相对湿度较高和有水滴存在条件下发芽,萌发菌丝直接穿透侵入或经气孔、表皮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菌丝生长温限5~35℃,24-30℃最适,分生孢子形成温限8-33%,30~C最适。萌发温限2~40℃,24℃30℃最适,孢子萌发须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大于95%。饱和湿度下,温度在25~28%时,4小时就可侵入寄主。
  二、发病原因
  1、土壤质地的影响。胡麻斑病的发生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土壤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质田,水稻生育后期易发生脱肥早衰现象,因此发病重。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微碱性环境下,锌被还原为非植物吸收态,铁、锰被还原为植物吸收态并在稻株体内积累,从而造成水稻出现缺锌状况及铁、锰中毒症状(叶片铁锈色赤枯),诱发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
  2、灌溉措施影响。对于一些只灌不排或少排、长期保有水层的地块,就会成为病害的首发区和重病区。长期保水层灌溉,因土壤长时间处于厌氧状态,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和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导致水稻后期早衰严重和病害发生。
  3、温度影响。水稻生长的中后期持续高温,特别是夜温持续较高,水稻胡麻斑病出现快速上升趋势。如果在水稻灌浆初期,遭遇低温冷害,叶片受冻,早衰严重,水稻病害普遍发生。
  4、肥料施用不当。氮肥施用总量过高,分蘖肥施用量大、过勤,穗肥比例较小,造成稻株地上与地下部分比例失衡,根系生长过弱、过浅,稻株生育后期很早就开始早衰,从而加重了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和为害程度。磷肥有利于水稻分蘖,但如果磷过量,反而会强烈促进植物呼吸,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加速植株衰弱。磷的含量与胡麻斑病的感病性呈正相关关系,即磷的含量越低,水稻胡麻斑病发生越轻,相反,磷过量,则易得胡麻斑病。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稻胡麻斑病的发生与土壤中有效性硅、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土壤中有效性硅、钾的含量越低,就越容易发生此病害。
  三、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措施。①秋季深耕灭茬,压低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②选在无病田留种。不宜在重病区繁种和避免用发病田稻谷作种。③测土配方施肥。应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化验结果和水稻产量目标灵活掌握,做到氮、磷、钾、硅的平衡施肥,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钾肥、硅肥。磷肥施用上,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避免出现磷过量。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要适当增加钾肥、硅肥的用量。在水稻生育后期,追施叶面肥提倡使用磷酸二氢钾,提高水稻抗早衰和抗病能力。④在水分管理方面,既要防止干旱缺水,又要避免深水灌溉和长期积水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做到“浅—湿—干”间歇灌溉,改善土壤透气状况,避免长期水淹造成通气不良。
  2、药剂防治
  ①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一是使用药剂进行浸种,可选用10%浸种灵(二硫代氰基甲烷)2500-5000倍液或用25%施保克(咪鲜胺)3000倍液,浸种120小时,以杀灭种子上携带的胡麻斑病、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菌。二是可以采用0.25%戊唑醇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时按照种子重量2%的比例加入种衣剂,即每100公斤水稻种子加2公斤种衣剂,再加清水1公斤稀释。要保证药量准确、附着均匀、专人负责、确保效果。
  ②喷雾防治。对于常年严重发病地块,必须及时施药防治,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可选用40%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用量100毫升,1000亿活枯草芽孢杆菌,克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克,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克,对水20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应注意躲开水稻开花期,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喷药为宜,以免影响水稻授粉。提倡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
  (作者单位:151600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乡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