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尽一切可能拓展学习空间]
 

[尽一切可能拓展学习空间]

发布时间:2019-06-13 04:33:44 影响了:

  教育规划纲要里有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革命性”这三个字的分量非常重,革命性不是改革、改良,而很可能是结构、方式的重建。   然而,如果教育停留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水平上,很难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传授知识,不应该是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当下,我们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构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撑。这种新学习方式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变“服务于教”为“服务于学”。过去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在信息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早的是“校校通”,紧接着又有“班班通”。现在,许多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使用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些设备通常只服务于教师的教,而未来的发展可能是“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计算机”,就像成人离不开手机一样。
  其次,小组成为班级内的基本学习单位。当前,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仍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许多教师的脑海中没有小组学习的概念。而在全新的学习方式下,没有小组就没有教学。
  最后,变“开发教学资源”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多年来,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们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这种“教学资源”实际上是教师教课、备课的资源,所谓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几乎与学生无关。相应地,我们要建立一种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与资源库。
  在这种新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空间将从在教室里围着教师打转,拓展到一切可能发生学习的地方,如实验室、制作室,乃至大自然、社会一切可能的场所。只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才能和传统模式所造成的惯性力量相抗衡。
  根据这样一种理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功能更类似于一个研讨会,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收获、体会和疑问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同时,如果想把这种课堂理念变为现实,我们还需要拆除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两堵墙,一堵墙是看得见的围墙,另一堵无形的墙则把学生的学习固化为学习教科书、做作业等,而把大量的实验、制作、考察等体验性学习排斥在外。
  学习不等于输入,输出也是一种学习。今天是教育人为地把学生的童年延长了。强迫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用干,这是我们的失误。
  学生的学习必须和真实的社会建立某种联系。不能把学校人为地建成一个与社会隔绝的真空地带,这样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实际上,当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真正为社会进步做点事情的时候,他们将学到更多。
  我们的校园、课堂应该成为公民社会的摇篮。我们希望未来公民社会什么样,就必须在今天的校园、今天的课堂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作者为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