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快乐作业,天天快乐_天天快乐每天快乐图片
 

快乐作业,天天快乐_天天快乐每天快乐图片

发布时间:2019-06-14 04:25:54 影响了:

  在教学中,常会听到语文教师抱怨:“现在学生的作业越来越难改了,字啊,龙飞凤舞。”“这还好,有的学生简直答非所问。”“唉,要是今天能把作业改完就谢天谢地了。”“作业都来不及改,哪有什么工夫备课。”“备课,呵呵,带回家去吧。”“今天又有三叠,看来中午又不能休息了。”……
  诚然,批改作业的任务常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但作业批改终究是教学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面对新课程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要求,语文作业批改如何才能跳出“火炕”,谱写出美丽的篇章?
  一、变评价为赞赏,促进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肯定。”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每一次的作业,从中寻找闪光点,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特别是对班级里那些需鼓励的后进生,更要抓住这一契机,抓住他们的优点,用教师肯定或赞扬的语言,鼓励他们,并对他们提出希望。
  班里有一位男生原来书写极其难看,后来书写变工整了,却常常丢三落四,作业很粗心。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笔者这样下了评语
  XX同学:
  你的字从最初的龙飞凤舞到现在端正美观,这真是一次质的飞越!可见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你的进步让全班同学为你骄傲。但你知道“偶尔粗心,会使人后悔一时;经常粗心,会使人后悔一世”的意思吗?记住:只有一丝不苟,才能获得成功。
  这位男生拿到作业本看了评语后,笑了笑。从这以后,他的作业上丢三落四的现象渐渐减少了。
  曾经有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是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是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此,教师用语言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
  二、变工具性为人文性,促进交流
  刘春生老师说:“做作业和批作业也是一种人文活动!”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以课本为线索,以兴趣为主导,大量收集与该课有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同时,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以其自身独特的评价,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做人道理,这就是一种人文活动,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
  一次,笔者在批改完学生的生字抄写本后,顺便写道:今天的字写得很有进步,让我们继续努力吧,好吗?第二次收上来,发现学生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写着:“老师,我会加油的。”该生完成作业的书写也有了更明显的进步。
  三、变单一性为导向性,增加激励
  “100分”“优”“好”与“重做”“差”这样的字眼,是评价学生完成作业最常用的字眼。但是,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只能让优秀学生在原地踏步、让学困生失去进步的动力。只注意到学生是否完成作业,忽略了学生完成作业努力的付出,所以,“100分”与“优”“好”、让学生不再有新鲜感,不再有学习的动力;“重做”与“差”、学生看到这样的字眼后心情沮丧,从而会产生学好、学差无所谓的思想。
  作业中的评价往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不仅要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更应该关注其今后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变师评为学生互评,增进友谊
  传统的作业批改大多由教师一人操作,其实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大可放开手脚,尝试让学生互相评改作业,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民主,体验到成功,树立信心。
  学生互评并出示简单评语,如“你比我写得好!”“看了你的作业本,对我帮助很大。”“看来你得再加把劲,我们一同向前。”“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好作业的。”等等。学生互相评改作业对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形成勤奋向上的学风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如果教师能将作业的批改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相结合,那么每个学生就可以通过作业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让他们都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积极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能增进学生前进的动力,激起奋发的力量,使学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看到希望,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达到训练的目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身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只要大胆地尝试、创新、探索,相信语文学科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语文作业一定会更加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别样的风景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