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实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实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06-14 04:13:11 影响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07-01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应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心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并努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观念是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那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怎么才能与“课改”俱进,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彰显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尽情彰显个人语文学习的风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收获的愉悦,使他们从形象感知的兴趣转化为对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及规律的探求。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技能。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特写镜头,老天鹅为了拯救大家,不怕献身,奋力破冰的壮举,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此处,教师应当步步启发,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地用心体会,让他们展开自由想像:如果我是老天鹅,我该怎么做?他们的感悟就会自然深刻。假如老师蜻蜓点水般匆匆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登瀛小学王敏嘉带过,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缺少自主感悟,教学定会低效。
  实践证明,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把学生当做服务对象和共同合作伙伴,教围绕学,以学定教。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征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求知者、探索者和发现者,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构建知识网络。
  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激励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的“学”,可以平等参与学生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耐心指导,但决不能蛮横干涉。这样给学生心理安全感,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
  例如,实行“课外预习一课内检测一小组批阅一集体点评(修正)一学生自我总结”的模式,教师“导”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自主意识、创新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同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表达、懂创造。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组织人人动脑思考、人人动口说读、人人动手写的教学活动,用新颖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让他们大胆创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这一课时,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无拘无束,主动积极地参与;紧接着问:“你了解沙漠吗?请大家想像一下或介绍从课外了解的情况。老师这里有个填空题,你看怎么填?”
  沙漠中有( )。
  这一问一填,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思维也变得更活跃了。有的说,骆驼,因为骆驼是沙漠之舟;有的说,水,水是生命之源;有的说,小草,因为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责编:黄鸿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