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把好审题关,正确解答物理试题:如何正确审题
 

把好审题关,正确解答物理试题:如何正确审题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1:49 影响了:

  在物理试题的求解中,学生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审题是求解物理问题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解题中的审题就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及物理情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间的关系等而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活动。审题首先要正确地展示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因此,学生解题时只有认真解读题目中的文字、图表等信息,同时掌握必要的展示物理情景的方法,才有利于正确地挖掘题目隐含条件的方法,排除与求解无关的干扰因。
  一、掌握物理情境的展示方法
  一般来说,解题过程中只要正确认识物理情境,就应该知道用哪些量描写它,也知道这些量之间遵循的规律,自然就会处理这些问题了。因此,审题时正确地展示物理问题的情境,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审题的核心。我们说“物理问题难”,一般也出现在物理情景上,所以,它也是较困难的一个环节。要正确地展示题目中的物理情景,有必要掌握相关的方法。
  作过程或状态示意图,将物理情境模拟化。物理问题是由几个互相关联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所构成的,而这些状态或过程均可以用相应的简图来形象表示。因此,画物理状态示意图或物理过程示意图是展示物理情境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在应用这两种示意图展示物理情境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启迪思维:示意图有利于明晰问题发展变化的脉络,要注意从中探明物理现象的发展方向;很多物理问题,似乎难以想象问题的发展方向,但通过作图恰当地表现,就可以清晰地展示问题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趋势,由所作的图就能简单快捷地作出准确判断,从中可见“图”的作用;示意图有利于准确再现物体运动的时空关系,要注意准确对应运动物体的时间与空间关系。
  作平面侧视图,将物理情境平面化。物体的运动总是在一个三维的空间中进行的,解决物理问题就不得不面对三维空间问题,如物体受三维力系作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等问题,一些同学由于空间判别能力较差,解题过程中又不将题给的三维立体图通过“侧视”“正视”或“俯视”的方式把图形平面化,致使将各个量的方向关系弄错。
  作数学函数图像,将物理情境形象化。作物理过程示意图或状态示意图是我们展示物理情境的常规方法,但在很多情况即使作了这样的图形,由物理模型向数学问题的转化仍旧难以建立,这时我们不妨做一做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s—t)和速度—时间(v—t)图像,也可以其他的一些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通过另一个角度将物理情境形象化,从这些图像中寻找量与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建立方程求解。物理图像能够非常直观、形象地传达各种信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注意养成“审题画图”的良好习惯。
  运用类比等效,将物理情境熟悉化、简单化。近几年高考中以当今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动态为立意背景的命题逐年增加,这类题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景、新方法等信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发现,从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过程,链接所学知识,进而迁移、创造,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应用题中的相关信息去解决问题。正因为情境新颖,学生在正确地展示其中的物理情境时感到十分困难,这时不妨通过联想,运用类比、等效的方法,将题目涉及的新情景转化为大家熟悉的简单的物理情境。
  不仅在新科技的信息题中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情境展示,同时在处理重力场和电场并存的空间中物体的运动问题时,我们也可以运用类比或等效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单纯的重力场情境中的运动问题来处理。
  二、正确解读题目中的文字与图表
  审题从读题开始,它包括眼看与默读。眼看是前提,这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眼看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这样有助于正确地展示题目的物理情景。嘴读是内化,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读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特别是那些“关键词语”。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失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否考虑重力;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临界词与形容词的把握;注意括号里的文字;抓住图像上的关键点;区分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位置等。
  三、灵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物理问题“难”,还在于物理条件比较隐蔽。很大一部分物理问题中的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或者是图像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物理情境、物理状态、时间与空间、变化过程及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突变拐点等联系起来。要顺利挖掘隐含条件,学生必须认真审题,在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状态、物理过程等各个过程中,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出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顺利求解。现将几种常见的隐含条件的情况分析如下:
  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
  从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从题给的物理现象中挖掘隐含条件。题设的条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本身就包含了解题所需的已知条件。深刻领会物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和条件是获取已知条件的关键。如,“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示意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通讯卫星”示意卫星运行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即同步,“导体处于平衡状态”示意物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等等。
  从物理过程的分析中挖掘隐含条件。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中的重要一环。物理过程是由多个变化的物理状态相衔接而成的,物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有简单,有复杂,有单一过程的延伸,又有不同物理过程的交叉。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中,要冷静分析、判断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可找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从而找出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从物理常识中挖掘隐含条件。有些题目,题中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少,某些条件由于是人们的常识而没在题中给出,造成了所求量与条件之间一种比较隐蔽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根据题意多角度分析,展开联想,努力挖掘相关的知识,在“条件似少”的情况下,根据一些常识,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不足。
  从题解可能的结论中挖掘隐含条件。有些题目,在已知线索的背后潜藏着多个可能的结论,若分析不周,便会使答案不完备,解题时要全面分析物理现象,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把题设“明线”和“暗线”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完整求解。
  从题给的图形图像中挖掘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于题目所给出的图形或图像中,所以学生审题时应当特别注意题图的作用,要善于结合题设条件分析图形、图像,从图中挖掘隐含条件,寻出解题途径。
  总之,在审题过程中要善于把题目的表述转化为物理情景,发掘隐含条件;把物理情景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或要求;把物理条件或要求转化为数学条件或要求,从而选择正确的物理规律加以解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