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成为难题】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
 

【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成为难题】高中所有文言文目录

发布时间:2019-06-29 04:01:44 影响了: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本里面所选的篇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脍炙人口,文质兼美。这些篇章,描写了那个时候的风土人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态等,是传统文化的承载。学习文言文,可以让我们了解前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更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但是大多数学生就是不喜欢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成了难题。
  什么原因呢?通过我和学生的交谈以及自己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距离产生了隔膜,学生排斥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时代久远,学生总觉得那些东西过时了,不愿意接触;学生说自己害怕文言文,耐着性子读下去,也不知道讲了什么;有的学生干脆说自己讨厌文言文,也讨厌老师上文言文课。
  二、教得支离破碎,学得枯燥乏味
  一般的文言文教学都喜欢“三部曲”:解释——翻译——背诵。一个单元,一本书,甚至整个文言文教学都是如此。教得支离破碎,学得枯燥乏味;教师觉得很累,学生恹恹欲睡。
  怎样才能不再让文言文教学成为难题呢?
  一、教师必须由衷地喜欢文言文教学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是喜欢文言文的,因为这些文字很美;但是,不一定都喜欢文言文教学。教师只有由衷地喜欢文言文教学,才乐意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花精力、花时间。
  上好一堂课要做充分的准备:课文的出处,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状态,作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作者的其他作品及其风格,与同时代的作家作品相比较,《课程标准》上的教学要求,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怎样的课堂教学最有效果等。
  教师可以在充分的准备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明白经典作品千古传诵的真谛。拥有这份美感,怀揣万分崇敬,走进课堂,何愁不沉醉?
  二、师生互动,课堂高效
  课前充分的准备和审美体验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再好的准备,如果没有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教师独自沉醉,学生云里雾里,就无异于“满堂灌”,甚至不如“满堂灌”。怎样打造高效的课堂呢?
  1.巧言妙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就会强烈,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激发兴趣的方法灵活多样。
  (1)讲作者的逸闻趣事。如《出师表》的导入,就可以讲“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临危受命”的故事;《滕王阁序》的导入就可以是王勃写此文的经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的孝心足以震撼学生。
  (2)讲文章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赤壁赋》《劝学》《兵车行》等课的导入。
  (3)熟练背诵文章篇章。教师准确无误、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背诵能够让学生佩服和投入,所有文言文的教学都可以使用此法导入。教师激情满怀,巧言妙语;学生心生向往,欲探究竟。
  2.教学目标明确、轻松却不随意
  课堂结构不能死板,但是也不能散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一本书的目标,一个单元的目标,一篇课文的目标,一堂课的目标。这些都需要老师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备学生、备教材,一切尽在心中。教师又不可以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状况,觉得一切尽在教师的安排之中;要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主、自觉积极地学习、思考、讨论、探究;教师恰当地点拨、指导。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又觉得很有收获。师生互动,感受教与学的快乐。
  3.课堂形式多种多样
  (1)课堂形式单一了,学生会觉得单调,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自主探求、发现。
  (2)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学生在反复吟咏、诵读中,感受文章的意象美、意境美、情感美、音韵美、节奏美等,提高对文言的感悟能力。朗读应该贯穿课堂,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轮流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音像朗读等。当然,每一次朗读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学生都能够有新的感悟与体验。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