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校徽和校标的区别 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及文化内涵探析
 

校徽和校标的区别 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及文化内涵探析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1:10 影响了:

  摘要:大学校标是彰显大学精神和形象的重要载体,其本质属于大学文化的范围。大学校标将大学文化和办学精神以艺术的形式集中地表现出来,是大学社会形象的代表。大学校标自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探寻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过程,了解分析大学校标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和呈现出来的独特品格,深入发掘大学校标的文化内涵,对于我国高校重新认识和改进自身形象,进一步丰富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学校标;历史发展;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赵凡(1985-),女,河南临颍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140-02
  什么是大学校标?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对此解释为大学校徽,其实不然。大学校标是将高校的形象、办学理念、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文字等元素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平面设计方式。大学校标作为一种标志象征,应用方面非常广泛,例如大学的书信、杂志、办公用品等等。大学校徽则是代表学校形象的一种用于悬挂佩戴的图章形式。准确的说,大学校标是把大学校徽包含在内的。
  要真正深入的研究大学校标的文化内涵,我们必须首先从大学校标的发展历史、表现方式进行解读。
  一、大学校标的历史演进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历程800多年。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为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所提供的一系列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是世界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此后的大学都是在此基础上经历演变与发展建立起来的。
  1.西方大学校标的发展概况
  大学的出现始于11~17世纪的西欧。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到15世纪,整个欧洲已有近80所大学,1600年大学发展到108所。在这数目众多的大学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英国于1168年和1209年创办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搜集到的当时的大学校标的资料得知,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建于12世纪后半叶,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二校的办学模式对此后欧洲大学的建立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又创办了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楷模建立的哈佛大学,大学由此在西方开始迅速发展。
  追踪溯源,社会经济的发展,教会、封建统治者是大学产生发展的动力和源头。宗教标志和家族徽章可以看作是大学校标的最好原型。十字架、皇冠、雄狮、家族盾徽、荣誉绶带、书本、天秤等贵族标志,带有宗教色彩和代表知识的事物成为校标设计中最常使用的符号。根据目前所查证到的资料来看,最早使用十字架和代表英国皇家“雄狮”图案的大学校标是剑桥大学。最早使用书本图案的是牛津大学校标。牛津大学校标上的书本图案为知识的象征,书页上用拉丁语镌刻着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校标中的三个王冠则是圣经耶稣的代表。牛津大学校标的形状为圆形,这在当时是借用了圆形印章的样式。圆形印章在欧洲中世纪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经常被使用在贵族姓氏或者肖像图案中,它最初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并流行于文艺复兴之后,成为近代欧洲标志设计的主要样式。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的圆形和盾形校标可以作为其后众多欧洲大学校标的模板,后来美国又衍生出盾徽外附加圆环的校标式样。
  2011年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周刊发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我们选取前50名大学对其校标风格样式进行统计发现,除却3所亚洲大学及2所澳洲大学外,其余6所分校作为1所院校计算,分别使用盾形或盾形印章或圆形印章式样的大学有38所,约占总数的92%。盾形徽章样式的大学校标共有21所,约占总数的51%;圆形样式的大学校标有17所,约占总数的41%;其他样式的有2所大学,占总数的8%。在这些校标中,皆以盾形或圆形为主题,只是添加了不同的象征元素,如文字、缎带、书本等代表自身发展的标志性事物,或是设计方式稍有不同。通过对抽样的50所大学校标在形式上的简单比较,不难发现,西方大学校标在历史演进中,呈现出较强的古典主义风格,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比较显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着创新和发展。这也反映了西方大学自身独特的发展和精神追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学仍然固守着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仍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
  2.我国大学校标的发展概况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一批本着“救亡图存”,以学习西方社会科技为主的高等学堂开始出现。1895年10月,中国第一所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天津大学前身)成立。1898年12月,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①从此开始了近代中国高校的发展进程,有着较强西方文化背景的早期中国大学校标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中国的大学校标,是从对西方校标的模仿借鉴进而意识到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表现出强烈的西化风格。
  (1)早期模仿借鉴西方盾形和圆形校标的发展。近代中国大学校标中校标图形样式的选择,主要是模仿和借鉴有着较强西方文化传统的盾形和圆形。在笔者收集到的23所高校的校标资料中,使用或含有盾形造型的高校有: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标使用圆形印章式造型的高校有:国立中央大学1930年以前使用的标志、国立台湾大学、中山大学20世纪30年代的标志、民国南开大学、民国国防大学、复旦大学1920年的标志、北京高等师范的校标等。这些校标或盾或圆,还有高校校标将盾圆结合,这以最早的交通大学校标和1921年由华侨首领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的校标最为特色。交通大学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1921年始称交通大学。校标为圆形齿轮印章式样,内为一盾形徽,上面为沿用至今的交通大学校标图案——铁砧、铁锤和书籍,表示工程教育以及工读并重,学重中西之意。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校标样式为圆形,整体为盾与缎带的组合,校标整体风格明显呈现西方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