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农民工在当代]当代农民工的现状
 

[农民工在当代]当代农民工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9-07-08 03:48:40 影响了:

  从讨薪、维权,再到城市幸福感,近年来,农民工的话题一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在2011年的两会上,人们把焦点纠结于为农民工的“改名”的必要上。  农民工的称谓并非没有改变,从一开始被叫做“盲流”,然后是“民工”、“外来工(妹、仔)”,再到“农民工”、“外来务工者”、“新居民”,附载于农民工身上的身份标签一直没有停止过“卸载”的努力。而其受歧视、无定所、无保障等所有农民工遭遇及权利残缺问题,一直几乎没有一个得到根本改变。当农民工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各种公民权利,“农民工”的称谓自然会被时代的洪流冲进历史的“垃圾桶”。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工众网联合发起2011中国农民工社会心态调查于2012年2月29日公布。32%的农民工感觉不幸福。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幸福感主要体现在:能自主创业,工作内容部单调,工作环境不单调;能在城市居有定所,自食其力,能被人尊重。许多农民工通过自己的打拼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可是城市并没有张开翅膀去保护他们,他们永远属于外来户。三成农民工感觉到不幸福,也许更多的是不被城市接纳的困惑。
  [上榜最理由]聚焦改名,关注幸福。对农民工的关注由来已久,公平享有权利,获得应有尊重,获得幸福认同,都是很好的素材运用点。
  热用速递
  热用一 悄然而变细无声(湖北卷)
  改变因改变而改变,不变因改变而改变。悄然而变细无声。
  多年来,党和国家倾情农民工,给予农民工朋友以更多的关爱,而最近为农民工改名的必要性也尖刺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浙江省政协委员宫毅建议,把农民工称谓改成“外来务工者”“新杭州人”“新产业工人”等。而广东东莞提议改成“新莞人”,深圳提出叫“援建者”。所有这些,似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附载于农民工身上的身份标签一直没有停止过“卸载”的努力。而受歧视、无定所、无保障、子女读书难、讨薪难、过年回家难等所有农民工遭遇的问题,一直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那种“改变农民工称呼”就能够“消除社会心理隔阂,更能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的想法只能是理论上的推断。
  如果我们总是在改不改农民工称呼上持续不断地讨论,在落实农民工权利上却“举步维艰”,甚至“装聋作哑”,真的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当农民工能够真正平等地享受各种公民权利,“农民工”的称谓自然会被时代的洪流冲进历史的“垃圾桶”。
  点评 哲理开篇,辩证反思。针对农民工的改名,给予辩证分析,深刻指出症结所在,仅靠改名,难逃隔靴搔痒之嫌。
  热用二 别人可否拥有?(江西卷)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我要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还要想到别人没有什么?
  从讨薪、维权,再到城市幸福感,近年来,农民工的话题一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工众网联合发起2011中国农民工社会心态调查于2012年2月29日公布。32%的农民工感觉不幸福。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幸福感主要体现在:能自主创业,工作内容部单调,工作环境不单调;能在城市居有定所,自食其力,能被人尊重。许多农民工通过自己的打拼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可是城市并没有张开翅膀去保护他们,他们永远属于外来户。有三成农民工感觉到不幸福,也许更多的是不被城市接纳的困惑。
  是的,当你拥有幸福的时候,是否设身处地地想想我们的农民工朋友,他们可否拥有,他们的幸福,谁来埋单?
  点评 点化妙用,延伸迁移。触及中国农民工社会心态调查,对农民工幸福指数给予关注,并由此发问,深刻且令人警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