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简短精辟的句子,太绝了 链接情感,表达个性
 

简短精辟的句子,太绝了 链接情感,表达个性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4:43 影响了:

  一、教材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7册第12课。   二、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此学段学生已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因为学校与平湖唯一的古塔――报本塔隔湖相望,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宝塔,所以课前安排了登宝塔、宝塔写生、宝塔摄影等活动为本课的学习积累创作表现的素材和经验。
  三、教材分析
  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
  本课通过走进家乡的报本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塔的文化和造型特点,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初步感受报本塔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点。
  2.探究木炭条多样的表现技法,尝试对报本塔情感的个性表达。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链接情感,尝试并体验木炭条绘画多样的表现语言。
  2.在创作实践中,个性地表达新经验、新意境。
  四、教学设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家乡报本塔的资料,利用木炭条充分表达对报本塔的印象,链接学生与塔之间的情感。之后,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挖掘作品内在精神,唤起学生对作品意义的联接。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使学生的第二次创作更具个性与智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链接感知
  1.师:前一节课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我们平湖报本塔的资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前交流)
  生:报本塔每层有八个角,一共有五层。
  生:报本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之后经过倒塌、重修,现在看到的报本塔是在2003年修缮完成的。
  2.师:报本塔见证了平湖几百年历史。它和我们的祖辈一样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报本塔,感受塔独特的魅力。(情感铺垫,出示课题。)
  (二)探究建型 印象表达
  1.师:说说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张?为什么?(出示学生拍摄不同角度报本塔的照片。见图1-5)
  生:(图1)中的报本塔好像要倒下来了,很有意思。
  生:(图4)塔檐从大到小的排列,有一种变化的次序。
  2.学生尝试用木炭条表现自己对报本塔的印象。
  (三)欣赏拓维 联结情感
  1.师:谈谈你对这幅作品的感受。你能猜一猜作者在作画时的心情吗?(欣赏图6,通过感受,联结线条与情感。)
  生:心情很激动。
  师:那你能感受画面中塔的心情吗?
  生:塔的心情应该也很激动、开心吧!
  师:塔和作者心情是一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激动的线条,粗细、长短变化。
  师:奔放的线条可以表达激动、紧张的心情。你还能用其他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心情吗?
  生:弯曲的线条来表现愉快。
  生:很深很粗的线条会让人感觉很重、很恐怖。
  师: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2.师:通过对比,联结视角与情感。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欣赏第二组作业。见图7-8)
  生:前面这幅简单,后面这幅塔很高。
  师: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感觉会不一样?
  生:第一幅是平视,第二幅是仰视。仰视感觉画面更雄伟、更有气势。
  师:不同的视角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3.师:这件作品跟前面看到的又有什么不同?(欣赏第三组作业。通过探究,联结碳条表现技法与情感。见图9)
  生:他运用了擦的方法。
  师:运用这样的方法营造的画面又能传达怎样的一种情感?
  生:感觉很优雅,好像在做梦一样,看了心里很舒服。
  师:你还发现了碳条的哪些表现方法?这样的技法适合表现怎样的情感?
  生:把碳条侧过来旋转,会像龙卷风一样,会很疯狂。
  生:用橡皮也可以擦出很优美的画面。
  师:不同的表现技法也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
  (四)整合创生 关联心象
  师:刚才通过对报本塔印象的表达。其实,画面中的塔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座塔,而且是座感情丰富的塔。
  1.情境一:当你看到几年来家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我会笑。
  师:你的笑容很灿烂,你是一座幸福的塔!
  2.情境二:当你看到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时,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很伤心!
  生:很愤怒。
  师:你的表演很有感染力,你是一座愤怒的塔。
  3.其他情境:想一想,你还会遇到些什么事情呢?
  生:很多人都来参观,人太多,我的肚子都要爆炸了!
  生:台风来了,把我吹得东倒西歪!
  生:每天看到大家平安快乐的生活,我好开心!
  (五)情意表达 联接意义
  1.师:想一想,画家通过塔想告诉我们什么?(欣赏画家作品,感受内涵。见图10-11)
  生:像报本塔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已经不多了,大家都应该来爱护他。
  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审视画面,挖掘创意。想一想,你能通过塔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要爱护历史古迹。
  师:你打算通过怎样的方法,进一步完善画面呢?
  生:运用涂、抹的方法,让画面更柔和起来。
  3.学生用适合的表现技法,进一步完善画面,使作品更有意义。
  (六)评析悟美 关联生活
  1.师:找一找最幸福的塔在哪里?(赏析作品,感受不同情感的塔。)
  生:这幅作品中的塔最幸福,因为画面中不仅有塔,还有一些鱼啊、虾啊之类的。(见图12)
  生:我觉得这幅作品中的塔最幸福,画面看上去很舒服,感觉阳光灿烂的。(见图13)
  生:这幅作品中的塔最孤独,好像要被风吹倒了。(见图14)
  2.师:现在你最想对塔说些什么?
  生:我们一定会像爱护自己的长辈一样来爱护你,让你永远屹立在大地上。
  生:你真的很坚强,可以在几百年后,依然这样挺拔!
  3.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
  师:讲得真好。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经常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善于换位思考。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六、学生作品及感受
  沈羽昊: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们学习了木炭条绘画的方法,我感觉挺有意思的。擦一擦、抹一抹,感觉画面很丰富。虽然,大家是第一次画,但我觉得大家真得很了不起,每个同学都很用心。所以,我们的美术课很成功。(见图15)
  刘盈:我最喜欢上美术课,因为感觉心情很放松。老师总是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画画,我永远不用担心自己会画得不好。今天,我画了一座幸福的宝塔,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就像我现在的心情一样。
  徐佳源:画画想法很重要,老师一直这样说。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法是要想出来的。不过,我觉得我今天的作业挺有想法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一个熟悉的事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做事情也是这样,不能老是墨守成规。
  陈光耀: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珍贵、稀少了,报本塔、莫氏庄园、西塘、乌镇等等。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重视起来,随意的破坏。我想通过我的作品呼吁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他们世代流传下去,不要让大家只在画中欣赏他们。
  七、教学反思
  “报本塔”与孩子们的那份情感由来已久。如何将这份情感表达出来,就需要建构起“塔”与孩子个体经验之间的桥梁,以促进孩子获得与自身生活体验相融合的共鸣与启迪。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通过第一次原创作业的自然流露,让孩子们体会到“塔”与“我”是共生、共存的,“塔”就是“我”,“我”就是“塔”。这样的设计为下一个环节情境的创设铺垫了感情基础。当“塔”看到家乡巨大变化时,当“塔”看到东湖发生的不和谐行为时,孩子的情感都源于自身生活体验,真实而富于情趣。
  通过利用碳条对塔印象的表达,我希望把这份情感传递得更深、更远,赋予“塔”更广阔的意义。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让孩子们体会到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思想的传递。很多孩子能从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这些角度去思考,我很高兴。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都是发自内心的。
  (平湖市东湖小学 浙江嘉兴)
  
  朱敬东点评:
  《走进家乡的报本塔》源自于浙江人美版新课程美术教材第七册的《我心中的宝塔》,戚老师以美术课程的价值目标为取向,关注课程发展的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和经验切入展开审美化实践,课堂富有浓浓的灵气和乡土,具有深深的情趣和心智,将我心中的宝塔着力于学生的审美经验、情感的匹配和融合,是值得推荐的好课。以学生的个体经验、独特情感链接贯通整个美术学习过程,更是课堂“看见学生”的具体体现:
  1.唤醒审美经验
  经验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姿态,需要通过载体来唤醒,本课例则以学生课前登宝塔、拍宝塔、说宝塔、搜宝塔等行为积聚经验,丰富素材,同时,也为学生的审美知觉建立适宜的心理环境。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的交流互动、手绘原型,诱导唤醒学生的审美经验,并与宝塔的表达合为一体。
  2.链接审美经验
  有了学生原始经验的呈现,教师通过解析、探究等策略从线条的表达、视角的选择、技法的表现上将心情和情感介入,链接宝塔表现的多维形态,为学生个体知觉的联接建立通道,所以,课堂上就有了塔的安逸、沉重、哀伤、快乐之态。
  3.体验审美元素
  体验过的知识、技能才能成为经验,所以,经验需要体验的过程,本课例中,学生与塔的角色互融,将自己看作塔,其实是链接起来的审美经验融合生成的载体,是审美感知走向高端感知的过程,生活意象的建立为形成新经验、新物象做好了符号元素的准备,技法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重构审美经验
  从体验到建构,学生通过画家作品的猜测和探究,在技法和情感的匹配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心像和图式,并融合自己的角色进行高端体验,在创作实践中表现新经验、新意境,实现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新愿景、新意义。
  通过唤醒、链接、体验、重构的整体学习过程,学生的经验不仅经历了丰富变换的历程,更是经历了经验唤醒到心智丰富的过程。本课例从技法、视角、线性等角度进行教学的关联和创新,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画家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的链接上做一些尝试,也可以通过色彩等元素进行塔的情感体验表达。当然,如果本课例在技法的层次推进上再设计明显一点的话,课堂的体验过程会更具有表现性、人文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