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关于现代化战争的论文【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想象】
 

关于现代化战争的论文【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想象】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8:37 影响了:

  在中国,现代化是个让人热血澎湃而又面红耳赤的口号。现代化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为了取得现代化时,我们那种急迫又虚浮的心情确实让人瞠目。既是例说,就顺便在这“中国现代化”的大水池里去捞一些小典故。近说2006年,重庆黄桷坪要打造世界第一的“涂鸦”街,刚刚通过开幕的政绩验收,某部门的人就趁着天亮前十肖悄摘掉路边“灯饰工程”的照灯――这是底气不足的心虚的造假现代化。再稍远一点;如某地为掩挡老百姓内心的贫穷而修建的那条外表光鲜的政绩墙。这就是中国人的现代化!我们就这样心虚地打造着中国现代化,为了满足心理的胜利,还造出了“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的辞藻。
  当理解了“现代化”的内涵,我们就应该稍微理智地看“现代化”的结果。而今,转移一个话题,要讨论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
  三个例子:
  一、川美油画在中国当代油画界的地位号称半壁江山,但是川美以商业为指导的当代莱画模式与艺术现代化还是有区别。即便是冯斌的所谓“新国画”,换作非国画语境的话,也是让人无语的。商业化是全球化语境,如果一头扎进这个“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中国本土艺术在中国土壤上的自律发展的最大重要性,那么,中国本土艺术会不会最快地消亡?
  二、川美张强教授带着“人体书写”走了很多地方。
  当他在大英博物馆表演这一传达东方文化内涵的艺术时,得到在场所有艺术或者非艺术人士的投入观看和支持鼓励。同样是这个“人体书写”的行为,在本应更易理解的本土语境下――中国重庆仙女山,却是另一番情境。当电视台把这次行为录成节目播出,然后请一些观众评论时,就有人直接问张强这个行为和神经病有什么差别:就有人拿出经典艺术的所谓“美”的标准,分四条来――否定张强……
  三、还是在川美。黄桷坪“开街”那两天,两个一年级的研究生打出“商业与艺术、重复与消解、实验贩卖”的标语,去卖只印有“八荣八耻”的文化衫。除却少数几个只关心T恤质量的人,大部分的人要么认为T恤前卫,要么感觉卖T恤的人上进爱国,剩下的就是对这两人行为有所非议的了。
  可见,中国本土艺术真正实现现代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国当代艺术从“85新潮”发端,走出了杂糅苏联模式的类西化模式一统江山的局面。这和当时文化变革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从文革走出来的年轻人,憋屈已久,积蓄了文化能量,嗅到了转道港台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文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终于有了集中的爆发,典型的体现在摇滚乐文化和美术领域。当时的年轻人开始穿喇叭裤、烫卷发、听卡带,这种文化现象甚至渗透到了乡镇、农村。在视觉艺术方面,1985年底的新星美展引起的爆炸效应,直至现在仍散发着余温。从这次美展走出来的徐冰、谷文达、王广义、黄永徘、广州达达等,至今仍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继续更为宏伟的艺术理想,他们奇迹般地成为那场变革的唯一受益者。
  今天的艺术现象,仍然离不开整体的社会背景为前提。当然,大多数的艺术家愿意或不得不愿意去接受这个背景――大商业的背景,更何况,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外国人也大量进来了,商业这个诱饵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更香更甜。就这样,理想在生存困顿和商业甜蜜引诱的双重拍打下,早已溃不成军。在今天,你已经看不到像崔健那样坚持理念并在商业上获得一定成功的摇滚乐队;在今天,花儿成功了,而唐朝解散了,何勇、张楚销声匿迹了。理想遭遇金钱时比遭遇物质困顿时更为懦弱和不堪一击。这是一个商业至上而理想缺席的年代,是个虚无主义的年代。当曾经的理想主义者遭遇难以想像的阻力和曲折而放弃理想时,就会成为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当代的成功艺术家们中间有不少是这种情况――鄙视一切、嘲笑所有、玩世不恭、聪明地游刃有余、自我复制……这时的艺术家不会追问自己是谁,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职责是什么,因为这个和金钱无关,甚至会离间艺术家和金钱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在国画历史上,当花卉盛行的时候,画家尽画牡丹,于是有“不画人面画牡丹”的说法,可见市场的魔力对艺术的左右在中国古已有之,众生熙熙皆为利来,众生攘攘皆为利去,艺术家难逃此俗。
  在这整个艺术变革流程中,评论家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呢?诠释者?鼓吹者?诱发者?分得一杯羹者?我们老说市场、商业不好,但是,市场和商业的大船却是”飞黄腾达去,不顾借你顺风船,载我到黄金岸……”
  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是不是一种昨日黄花蝶也愁的尴尬论题?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