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改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pdf
 

[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改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pdf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8:50 影响了:

  艺术院校和其他理工类、文史类院校相比,无论在专业设置、生源构成还是在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艺术类院校实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又能够突出艺术院校的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本文在针对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实际,以及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搞好该课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特点
  
  首先,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按有的学生家长的说法,如果文化成绩好的话,也不会让孩子读艺术类院校了,由此可见学生的文化基础的薄弱,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被艺术类院校录取。其次,由于艺术专业培养费用远比其它文理工专业大,故一般艺术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且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一般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所以这样的学生往往都很调皮,不爱读书。再次,由于艺术专业着重感性思维,强调对事物的领悟力和模仿性,学生对直观性、观赏性强的内容比较容易接收,但对理性思维性的知识比较反感。
  总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具有文化基础差;活泼调皮不好管理;不喜欢学文化,但喜欢动手;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等特点,因此在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
  
  二、艺术类院校课程与专业特点
  
  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是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基础。
  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同其它理工类、文史类院校相比,计算机应用方式及特点比较复杂,有的专业与计算机很挂钩,而有的就不那么突出了。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笔者发现音乐系的计算机音乐制作专业;美术系的舞台美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影视系的摄影摄像、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和编导等专业与计算机有很大关系,应用方式及特点比较突出,因此计算机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而诸如戏剧系的戏曲表演,音乐系的音乐表演,舞蹈系的舞蹈表演,影视系的影视表演专业,社文系的表演艺术、酒店管理等专业与计算机就不那么挂钩了,他们也许只需要了解或掌握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Word文字编辑排版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处理等与办公自动化有关的知识。所以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三、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及运用差异性大。一般来说,美术和影视技术类的学生较好,表演艺术类(含音乐、舞蹈和戏曲等)的学生相对较差。并且同专业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上课的内容太浅,希望老师能增加讲课的内容和深度;而基础差的学生又感到内容太深,听不懂,跟不上,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其次,计算机基础课知识点分散复杂,从计算机发展历史和二进制、字符表示到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档制作、网络、网页制作等,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多,课程内容显得枯燥无味,纯粹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学习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再次,艺术专业的学生注重感性思维,对直观、形象的内容容易喜欢接收,而对理性思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感兴趣;再加上课时少,教材更新慢等,这些都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颇多的压力。最后,每所院校基本上每年都要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认证考试,而且大多数高校将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与学生毕业文凭的获取联系在一起,因此,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纫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抹杀了创造力,也偏离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宗旨。
  
  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大问题,结合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一)采用举例式和案例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方面,根据艺术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理性逻辑思维,对直观性、观赏性强的内容比较偏爱,而难于专注抽象的理论内容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前最好先给他们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达,让他们有个感性认识。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结构时,可以就地取材打开一台计算机主机箱,给他们展示和讲解相关的部件和功能,然后再进一步阐述其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这样,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可以树立学生的计算机意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并把它作为大众化的工具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困难的强烈愿望。知道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懂得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又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教师可预先示范给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如在讲述多媒体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视频,接着再讲解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等。
  另一方面,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计算机理论体系中知识点较为抽象、复杂,涉及到数学、电子等多个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正是艺术院校学生所欠缺的。因老师讲的知识点难以理解,上课就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用多媒体授课,同时穿插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应用时,可以穿插一些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典故、趣事、计算机最新发展趋势应用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注意这一章节的知识点不要讲得过于深入,应当多做常识性的介绍,让学生易于理解。实践教学当中,主要以widows操作和office操作为主,教师可采用举例式或者案例合作式的教学。举例式教学前,教师可以精心准备一个教学例题,例题的选择比较关键,例题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举一反三;涵盖授课知识点要尽可能多、难易适中,紧扣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分析思考的空间要大:要注意例题展示的序列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即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加以接受。而后通过该例题的讲解和操作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作出一些必要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在例题讲解完毕后,可适当进行一些总结,强调操作要领,纠正学生的错误,促使他们对例题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操作失误、操作失败进行深刻的思考,这也反过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合作式教学一般由教师给定学生一个或多个的操作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适当给学生一些案例资料,对案例的要求和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熟悉案例的要求和内容,形成事先的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改变以往习惯于教师给出既定答案,极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一个参与者,需要自己主动与其他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在总结评价阶段,客观地对学生们做出的案例进行评价,对其优点提出表扬,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师生一同交流。
  
  (二)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握学习主动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喜欢填鸭式的信息膨胀式地灌输,喜欢和学习专业技能一样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边实践边学习,特别是舞蹈类、戏曲和表演类专业的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后,还应该消除学生把计算机只看作一门课程,而不是作为一项能力来学习的误区,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计算机的特点,许多知识技能都必须经过上机验证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掌握。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书本的知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巧技能。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更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基础课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课堂上加强验教学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课后可通过布置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作业,举一反三,如在讲到WORD文档处理时,可要求每个学生编制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求职简历;讲到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可要求学生制作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的幻灯片等。这样的实践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实践内容,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深受学生的欢迎。学校最好能够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能力、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内容的讲座和比赛,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计算机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全面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当然学院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学术上有强烈进取精神,事业上有坚定敬业态度,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有目的有计划组织教师深造学习,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加大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管理朝综合性、开放性方向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更加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计算机在艺术院校的各个专业领域应用都非常广泛,几乎所有专业都与之有关。音乐专业中的作曲,可以凭借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和软件来构思,获得好的音响效果:美术、影视和设计类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的关系更为密切,如环境艺术专业,室内外设计的全过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影视专业中的节目制作、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影视编导等一些专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全面采用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阶段,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已成为专业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专业课中,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强度并不亚于理工科学生。因此,对于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艺术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完全采用同一个模式,应该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贴近专业,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比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包含舞台美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和广告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和影视编导等专业)对多种媒体的依赖尤为突出,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图形、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并适当拓展相关图形图像软件(如Photoshop、Coredraw、Fiash等)的简单介绍和基本应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更加贴近专业,以体现计算机与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完美结合。
  艺术类院校,不同的专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要求不一样;相同专业学历层次又不一样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的教育程度差别也很大。所以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建议按照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适合各院校实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出“因人施教,搞层次教育,模块化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这可以避免计算机基础教学重走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之路,通过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分解教学内容,使非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免修部分模块,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正确处理好与等级考试的关系
  不可否认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不应该把计算机基础课等同于等级考试的训练课。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应该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应该是全部。等级考试的内容若成了教学的“指挥棒”,等级考试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等级考试不考或少考的内容,老师就少讲甚至是不讲:以考代教,搞应试教育,就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忽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毕竟等级考试受考试时间、考试方式的限制,很多教学内容都没能在考试中体现出来,特别是机试的内容简单、量少,远比正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要低。若仅按等级考试的要求来教学,势必会降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的关系:
  首先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让学生掌握一种现代工具、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正常的教学,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提高应用水平,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其次,加强上机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再次,在考前适当增加课时,帮助学生强化应试能力,老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考前复习和上机练习,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总之,正确面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处理好与计算机基础课的关系,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结语
  
  艺术类院校无论是在生源构成、学生实际、教学环境还是在专业设置等方面和普通文理工科院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实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时,应针对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探讨和改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艺术院校计算机的基础课程的教研和教改工作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黄晓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