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话剧《爱的心碎》:真善美的颂歌] 校园真善美的话剧
 

[话剧《爱的心碎》:真善美的颂歌] 校园真善美的话剧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1:18 影响了:

  在社会转型期,重亲情、讲友情、珍爱情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被淡忘的倾向,充满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浙江话剧团创作演出了都市情感剧《爱的心碎》。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对真善美的呼唤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目前,该剧已公演了20多场,许多观众从宁波、金华、温州、义乌、上海等地赶到杭州观看。
  《爱的心碎》展现了浙江话剧团和杭州市艺术创作中心强强联合的成果,也展现了省、市两级艺术团体在推动创作、锐意改革创新的举措,还体现了戏剧应关注现实生活、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时代要求。该剧已入选参加在京举行的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本报编发了一组社会各界其中包括杭州西子实验学校城区学生的文章,读之令人感动。――编者
  
  《爱的心碎》剧情简介
  妈妈含辛茹苦地带大女儿小草、小花,对小花的培养更是全身心地付出。小花考上舞蹈学院后,为了男朋友不断地向母亲要钱,却不知母亲把xx的钱、把留给小草治病的钱都给了她。
  小花上当受骗生下小小草,欲寻短见,被妈妈苦劝回家,但她又扔下女儿去找男友算账。等她在外打拼成功回家想回报亲人时,姐姐早已去世,病母已经不认识她了,女儿也不肯相认。小花痛感时光不能倒流,生命不能轮回,金钱换不来亲情,那真是爱的心碎……
  
  ●主创感言
  ■编剧沈经伟(杭州市艺术创作中心书记、主任,曹禺戏剧奖、文化部优秀编剧奖获得者):亲情,密切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亲情,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之爱,无一例外地存在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因此,这个戏是具有世界性的母题。
  ■导演钟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多次获得文化部优秀导演奖):《爱的心碎》将真实细腻的表演与非写实的场景自由转换相结合,追寻凄美的浪漫和诗意,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宋迎秋(国家一级演员、浙江话剧团业务副团长、全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母亲的扮演者):用我的身心、我的真情实感,演绎天下母亲的真爱。
  ■涂媛媛(浙江话剧团青年演员、小花扮演者):最无私的是母爱,最可贵的是亲情,用真诚宽容的心,善待身边每一个人,不要失去之后方知可贵。
  ■高伟伟(浙江话剧团青年演员、小草与“小小草”扮演者):物欲永远是浮华,真情永远驻人心,只有拥有真实的自己,永远的亲情,才是最幸福的人。
  
  亲情演绎爱心母题
  □刘彦君
  这是一个有关心灵成长的故事,发生在人性的空间中。
  故事的叙述采用第一人称,构成了一种回忆和忏悔的视角。它通过城市姑娘小花对母爱认识过程的自述,让我们触摸到了主人公在虚荣心的拨弄下,给母亲和自己带来的每一处伤口和疼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自己的人性内部移动脚步的清晰足迹。从心安理得地接受,到感恩戴德地报答,从嫌弃厌恶而远离,到因渴望而迫不及待地回归,是改变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一直记得马克・吐温那段关于成长的名言。马克・吐温有次被问到,“什么是人最重要的信条?”他说,毫无疑问,是成长,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改变自己,一直到生命的结束。马克・吐温年轻时是个沙文主义者,自高自大,十分狂妄。但后来成长为一个信奉种族、人类平等的人,一个视自由与宽容为最高价值的人,一个以幽默和讥笑抵挡所有残忍与短见的人。
  应该说,类似的改变和成长不仅发生在剧中的主人公身上,不仅发生在马克・吐温身上,它也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人的精神在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中,变化是必然的。有些我们曾经珍视的,后来变得不那么珍贵了,有些我们曾经忽略的,却成为我们一生的支撑。这种内心的改变往往伴随着人生际遇的改变,伴随着人们的生命旅程,因而成为人类在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对于这个主题的捕捉和提炼,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某些形而上的色彩。
  作品的框架是用独白搭建的。独白贯穿全剧,构成主人公自我反省、自我审视的线索,并勾通了人物过去与现在的心理联系。附着在框架上的,是一个个犹如摄影画面般的生活片段。它们似乎来自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某个过往,曾经被妥善折叠收藏起来,而今经过主人公情感过滤之后,又重新呈现在舞台上。
  因而,面对这些片段,我们无法用通常的方式去把握情节发展的延续性。它们不断交叠的倒叙和插叙,引发了情节不同幅度的跳荡,不仅使主人公的情感记忆在远远近近和虚虚实实中穿梭,而且,在内心独白的统领下,这些片段由实而虚,成为主人公心灵的投影,拓展为一个个旷远迷离、人生意味浓烈的意境,弥漫在薄如轻纱的心理氛围中,充溢着对往事回首相望的惆怅和不舍。
  这些片段中的人物,也是通过“我”的独白,经由“我”的眼光来表现的,处处浸染着“我”的情绪,体现着“我”对她们的主观态度。这种“我体”与“喻体”混合运用的表达方式,丰富、扩大了戏剧传统语汇的表现力,将戏剧场景最大程度地留给了人物的感情昭示,从而产生出了更为强烈的表情达意效果。
  剧目的舞台呈现一如它的文本,简约、单纯、充满诗意。正中是一条蜿蜒的小路,延伸到后面的高台上,构成了表演的支点,也把观众带入心理氛围中。五彩缤纷的光效,是都市的光影,也是人物情感空间的象征。雪花、弯月、星星等舞台意象,装点着剧中城市的夜空,也装点着剧中人的美好憧憬。
  演员们的出色发挥为剧作增添了魅力,特别是母亲扮演者的表演,本色、自然,饰演角色时融入了自身的内心体验,将这位饱经风霜,受尽磨难而又无私无我的母亲形象理解得十分深刻。朴实无华,温柔敦厚的气质,博大宽广的胸怀,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使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会联想到我们的母亲,联想到人类的母爱,联想到我们那些曾经逝去、曾经没有被珍惜而永远不会再来的人生岁月。(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深情缱绻诗意浓
  □田本相
  记得多年前,我曾访问过浙江话剧团,那时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转向儿童剧了。多年来,在儿童剧方面,果然取得出骄人的成绩。而《爱的心碎》,则是他们为了迎接话剧百年,同杭州市艺术创作中心联合推出的新作品, 显然,这是一次虔诚的献礼,更意味着是一次拼搏和重振。在20天中,他们打造出这样一部深情缱绻的母爱赞歌。
  它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做清洁工的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傻姐姐小草和妹妹小花。母亲竭尽全力培养小花,好不容易让她上了大学,她因受骗而生下一个女儿,却离母弃女而去。小花一走就是十多年,在海外闯荡的岁月中,她不断地悔恨着,不断地寄钱给家里,以此来弥补她的过错。她终于回来了,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惨像:她的傻姐姐在十余年前,就是她离开家的当天,因煤气中毒而死去; 母亲含辛茹苦带大的她抛弃的女儿,也不肯与她相认。当她看到这般情景,悔恨交加,发出“无论走到哪儿,都要回到妈妈的身边”的心声。
  这出戏的主题并不高深:在这个世界上有比钱更高贵的,有比钱更伟大的,那就是母爱。在当下物欲横流的道德情势下,对于亲情和母爱的呼唤,显然格外地亲切格外地珍贵。难得的是由于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满腔真情的注入,因此,在舞台上是一片真情,使观众格外感动。
  曹禺曾经说,没有对比就没有戏剧。这出戏,作者在构思上用心良苦,很善于运用对比,来加强、推进、深化抒情, 塑造人物。一个深怀大爱的母亲,一个不懂母爱的女儿; 一个善良单纯的傻姐姐,一个聪明却不懂事体的妹妹;一个弃女儿而去的狠心母亲,一个懂事的深爱着奶奶的女儿;戏剧性也由此对比而生。
  我愿意向观众推荐这样一部母爱的散文诗!
  (作者系话剧史学者、评论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