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当代工人文学的新收获|收获文学排行榜
 

当代工人文学的新收获|收获文学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1:24 影响了:

  天津作家肖克凡的长篇新作《机器》是中国作协2004年的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小说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抗日战争、中国现代工业初期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当下,人物活跃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里,具有史诗般的宏壮笔调。该书也成为湖南文艺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大风长篇原创丛书之一。4月21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天津市作协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主办了该作品的研讨会,众多文学界人士对《机器》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作了精辟深刻的分析与论述。
  《机器》以一批工人及其子女的浮沉遭遇、人生悲欢为线索,展开了一个劳模世家近60年的生活长卷。作品主人公是天津一个三条石铁厂的学徒和一个东洋纱厂的普通女工,由于偶然的机缘,王金炳支持了革命,而牟棉花则成了抗日积极分子。他们结为夫妻,在新中国双双被评为劳动模范,开始了一生的劳碌。劳模丈夫一辈子当着工业战线的红管家,劳模妻子一辈子没做过好妻子、好母亲。随着时间的消逝,新时期来临,他们的生活褪去了传奇色彩,趋于平淡,而成长起来的子女却扮演了天然继承者的角色,并且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成了改革开放时代的精英。
  与会者认为,《机器》是肖克凡厚积薄发、精心打造的力作,投入了作家的真情感和真感悟。这样全面地直接表现工人阶级成长历史的小说,在文学界具有某种开创性的价值。作家凭借其扎实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功力,更凭着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和对现实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描写了一个家庭两代工人的奋斗史,书写了一部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史,可称波澜壮阔的历史里工人世家的平民传奇。这既是芸芸众生的人生图画,也是国家强盛与民族振兴的求索之路的缩影。作品真实再现社会主义工业进程的努力以及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塑造与解读,对这一题材的创作有重大的突破。
  大家着重谈到,与农村题材、军事战争题材相比,在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的作品不能算多,但还是有许多作家作了开创性的努力。然而此前我们读到的作品,大多是以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或某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展开的,即使对过往历史有所回顾,也都是星星点点的涉及而已。像《机器》这样,把一个劳模世家置于如此宏阔的背景之下展开,似乎还没有见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转变与随后的价值中心转移,使文学的工人阶级书写似乎成了新的难题,工业题材及文学中的工人形象也风光不再。而《机器》的贡献,不但在于它提供了上世纪的那些老劳动模范的形象,还在于它探索及表现了工人阶级下一代的形象,这也使得这部以劳动模范家庭为线索的创作除特殊的题材的重要性外,又连接上了某种扩大的涵义,在表述工业题材上,体现出作家的艺术功力。以往的工业小说重写生产过程,写人、写历史都有欠缺。《机器》把机器人性化,透过看似枯燥的生产活动,写出了丰富的人的内心、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蕴涵了深刻的文化内容。这是工业题材文学出现的令人喜悦的成果。
  与会者还对小说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无论人物形象的刻画、文学语言的运用,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机器》中的人物鲜活生动,作者尤其擅长以事情写性情,以细节显个性,塑造了一批很有个性也充满大机器工业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文学人物长廊的空白。
  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市作协主席蒋子龙,天津市作协党组副书记张洪义,湖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张天明,以及吴秉杰、雷达、蒋巍、孙德全、梁鸿鹰、胡平、阎晶明、曾镇南、王必胜、章仲锷、张陵、李敬泽、冯敏、王占君、高叶梅、贺绍俊、何镇邦、林希、张颐武、牛玉秋、朱晖、李东华、胡殷红、李冰、唐海波、任芙康、刘清华、谢不周、王爱英、王忠琪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