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沉默的螺旋经典案例 从新媒体语境下审视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经典案例 从新媒体语境下审视沉默的螺旋

发布时间:2018-12-25 04:14:40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诺伊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假说前提出发,探讨在网络空间中所谓的心理因子和社会因子等概念的表现形式,结合个案呈现“沉默的螺旋”的继承与创新,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97-02
  
  一、沉默的螺旋假说成立的前提条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在其代表作《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诠释了新闻舆论具有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该理论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是个人害怕被社会孤立产生的行为上的趋同。对于这个假说,后来的研究者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1]正如Glasser指出的:诺依曼过分强调了人们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动因,其实意见表达的背后利益的期待这一动因,超越了对孤立的恐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在诺依曼看来,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隐藏着“沉默的螺旋”机制,进而会产生“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候的雪崩现象”。但是“多数意见”产生的压力,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构成了人们决定是否公开表态的重要因素。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恐惧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1]在这里,诺伊曼的论证中忽视了公众所在的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中的角色。
  从现在看来,网络传播使传统的三大媒介环境形成的诸多环境因素发生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赖以生存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这就对“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的新闻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逐渐成为主流传播媒体,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高度信息化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受到了挑战。我们要讨论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首先就要关注产生这些传播效果的假说在网络传播条件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些假说归纳一下,实际上只涵盖了两个效果因子:一个是心理因子,即从众心理;另一个是社会因子,即社会规范。
  网络传播在互动过程中具有匿名性,人们可以通过发表匿名的意见来获取自由的快感,摆脱被孤立的感觉。网络言论的匿名性,使一些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声音也在网络中出现,虽然这些意见不见得正确,但这些言论是网民理性讨论的结果,不像“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条件下,媒介承担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有限的少数人决定了无限的多数人应该接受什么,不应该接受什么”。[2]这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相比,心理因子、社会因子因为网络虚拟性的本质特征所带来的规范力相对减弱了。
  其实不然,网络的虚拟成分,并非绝对的虚拟,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世界的人。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址,当然在无关痛痒的情况下,没有人会追查你的IP地址,但是一但触及到法律或做出危害国家事情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匿名也就不复存在了。例如艳照门的发布者,最终也是被警方追查到了他的相关资料。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孤独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如今在网络空间里,网络社群成为许多网民交往的空间,正是因为网络中个体的惧怕孤独,想要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网上社区和论坛才会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对孤立的恐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当全国人民都举国哀痛之时,网络上依然会出现步伐背行者,一位沈阳少女居然在网络上公开谩骂灾区人民,她的这种行为,就已经超越了对孤立的畏惧。
  在这个信息多源化的社会,人们既不会单一的接受某种观点,更不会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宣传,人们的自主性在不断强化。例如:近年来的多起网络事件,无论是“曹操墓”还是“伪娘”都没有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在网络论坛上,争议各方不断走向白炽化。在此事件中,不仅没有出现两边论,反而在两边之间还掺杂着其它的意见群体,使其不再像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设的那样,产生一边不断变得弱势,另一边不断变得更加强势的现象。
  综上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像假说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们有那么明显的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也没有随着网络的出现而消亡,而是以自己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创新。
  三、任何一种理论都要适合当前媒介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大媒体了解外部世界。传统的大众传媒依赖报道同一内容,传达同一信息的便利性,形成引导并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在某一时期内,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大众媒介规定的,即大众媒介鼓吹的观点。
  但是,在网络传播时代,这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丧失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网上发布合法的意见和信息已经畅通无阻,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
  从网络的角度回顾假说成立的三个命题时发现,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这些命题正在不断地试图用新的方式来适应这新时代的传播。
  从假说的第一个命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人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只能通过媒介,媒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人们之间的意见无法沟通。也就是说,当个人不能相互交流私人意见时,这个理论才能成立。但是,在网络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的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受众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个人网页上发表意见或是参看他人的观点,来了解事件发生的动向。由于网络的匿名机制,人们不再因为惧怕孤独而不敢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意见。相反,他们发表意见时既摆脱了外界的干扰,又摆脱了他人目光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达到言说的自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种恐惧感消失了,只能说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恐惧被转移了。
  诺依曼认为,什么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传统媒介确定的,或者是由周围多数人对这一观点的支持造成的。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强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从网络传播的时代来待第这些命题时,则会发现其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例如,2008年奥运会刘翔退出比赛一事,传统的大众媒介一直在为刘翔开脱,甚至连新闻联播都竖起了向刘翔致敬的大拇指。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是报道正面的消息,它们引导了一种舆论,也就是大众媒介所吹捧的,刘翔不参加比赛是对的,是应该被大家理解的。但是唯有在网络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在网络上,有60%的人能够理解刘翔这一举动,但是也有40%的人在唾弃他。从这一反应可以看出,在网络空间里,受众不再受到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而是通过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媒介强制推行舆论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信息传播的能力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并没有形成舆论一边倒的“螺旋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大众媒介试图制约舆论,影响舆论的这一举动,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结 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播进入网络时代后,民众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致使“沉默的螺旋”理论运转机制发生改变。在网络媒体中,其个体的孤独或恐惧感依然存在,群体压力有所减弱,但并未消失。正如陈力丹所说:“媒介对于社会控制的机制既是强大的,也是有限的。”因此,“沉默的螺旋”只是借助网络民主的外壳,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呈现,不可能从网络空间中真正消失。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君,网络言论:互动式民主与规范管理[D].中国传媒学术网:https://academic.省略/xsjd_view.jsp?id=164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