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和而不同”的思想意蕴及其当代理论价值]和而不同议论文800字
 

[“和而不同”的思想意蕴及其当代理论价值]和而不同议论文800字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0:29 影响了:

  摘 要:“和同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而不同”的主张是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命题。“和而不同”充满着朴素的辩证因素,并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显示出深刻的理论意义。时至今天,“和而不同”对促进祖国和平统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动21世纪人类和平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和同之辩”“和而不同”意蕴 现实价值
  
  “和同之辩”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多方面的哲学内容和哲理意义。它虽历时不长,但却表现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状况,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全文试图在“和同之辩”的发展演变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意蕴和特征及其具有的现代理论价值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和同之辩”的历史渊源
  
  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对答郑恒公问话时明确地论述了“和”的概念。
  “(郑恒公问于史伯)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馋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者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补同,尽乃弃矣。……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专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国语・郑语》)
  在这段话中,史伯为了使郑桓公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他从辩证法的高度对“和”与“同”的区别作了系统的说明,从而开启了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先河。史伯的“和同之辩”严格区别了“和”与“同”这对范畴的含义和功能。他认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就是以一种元素同另一种元素相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与统一;“同”就是“以同补同”,即同类事物相重合,或单一事物简单相加,否认矛盾与差别,是绝对等同。
  春秋末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晏婴在史伯“和同之辩”的基础上,在与齐景公讨论君臣关系时再一次阐述了“和”与“同”的差异。
  齐景公问:“和与同异乎?”晏婴回答:“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炊之一薪,宰夫和之,齐之一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转》昭公二十年)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晏婴认为,“和”是对立物的统一性,这承袭了史伯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和”是对立物间“相济”、“相成”的功能。这一点可以说是朴素辩证法的发展。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辩”思想。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子路》)从而把“和”与“同”看成是“君子”与“小人”相区别的标准。孔子还反对“知和而和”,即一味地求和,无原则地求和,这种“和”实际上就是“同”。由此看来,孔子把前人的“和同之辩”提炼为了“和而不同”的做人原则。在儒家的论说中,“同”被否定了,而“和”成为儒家学者的追求。
  
  二、“和而不同”的文化意蕴和特征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世界观、价值观和处事原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蕴及特征。
  1. 和实生物
  “和实生物”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一种宇宙观。前面所述的晏婴和史伯为区别“和”与“同”阐明的“和”的概念,就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即认为“和实生物”,事物都是处于“和”的状态,不是“同”的状态。所谓“和”的状态,是指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以一定的关系和谐结合而构成的状态,是“以他平他”,不是“以水济水”。“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形式。“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不同因素不同成分相互作用,以一定的关系相联结,才形成万物。如果以水济水,琴瑟专一,以同补同,则“尽乃弃矣”,就没有宇宙万物的存在。
  2.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一种处理事物的原则和态度。在天地自然之间,“和”是自然的规律和存在。“和”的状态是指不同事物、不同要素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协调的关系,与“同”有着根本的区别。所谓“同”就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或相济,是一种排他性的自我统一。
  3. 和为贵
  “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由“和实生物”这一根本的宇宙观派生出来的。既然“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形式,人们就应该以“和”作为一切事物的目标。晏婴、史伯谈“和”、“同”,都是为了说明“同之不可”,而以“和”为追求目标。
  4. 致中和之道
  “中和”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如何致“中和”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十分重视,对致和之道有许多研究和论述。“和”的状态是多元的统一,多种成分、各个局部共生在一起,表现为一种秩序。在统一的整体中,各个局部、各个个体在“和”的总体中各得其所,体现在“度”上。只有各个成分、各个因素都适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才能有整体的和谐。
  
  三、“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人类进入21世纪,面临着种种严峻挑战,作为中国博大精深文化传统宝库财富之一的“和而不同”思想,仍然可以为当今人们解决种种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1. 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实现平稳过渡,回归祖国,使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变成现实,应当说这也是对“和而不同”思想的借鉴、继承、升华和具体运用。坚持“一国”,允许“两制”,即让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在一个国家之内,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然从思想根本上可以溯源到“和而不同”的主张。港、澳问题的解决为实现台湾问题的回归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最终能够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
  2. 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国际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呈现多元化,人的个性也将愈益突出。国家之间、集团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将更加频繁复杂,民族、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争斗将不可避免,有时还很激烈。因此,为了维护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奉行和平共处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和平共处,实质上也就是“和”,“和为贵”(《论语・学而》),[1](p8)“和而安”。[2](p914)只有坚持“和”的方针,多极性的世界才会太平,多元化的社会才能安定,多样化的人类才能进步。
  3. 保护生态平衡,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20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把自然作为统治对象,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在某些方面实际上破坏了自然。21世纪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法规,保持生态平衡,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做到这一点,从“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总而言之,“和而不同”思想智慧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精心探讨,以便科学地运用这一思想智慧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