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老师课堂教学评价 模板【课堂教学,竞赛也精彩】
 

老师课堂教学评价 模板【课堂教学,竞赛也精彩】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1:49 影响了: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教材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入手,阐述了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新课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的必要性、作用、类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竞赛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教材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异常活跃,考试也改为开卷考试。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用游戏、写作、操作、竞赛等活动方式,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大量的活动引入课堂,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此,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开展课堂竞赛活动做简单的探讨。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开展课堂竞赛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和作用
  
  1.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开展竞赛活动的必要性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绝对主导与支配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纯粹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把学科知识的科学价值观教条式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对真理盲目信奉或绝对服从,影响思想观念进一步发展创新,使学生思想走向僵化。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是思想本质的教学。培养品德、发展能力、掌握知识是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目标的三个维度。欲融这三个目标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彰显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的主体和客体地位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路、开窍、促进,学生则始终在体验、探究、创新。因此,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方式更加多样。
  2.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展课堂竞赛活动的作用
  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每一种活动各俱特色,各有所长。而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措施。课堂竞赛还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当它和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相结合时,可以很快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开展课堂竞赛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竞赛活动的类型
  
  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活动内容和过程的表现形式不同大致可分:知识型竞赛、表演型竞赛、辩论型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的恰当运用,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1.知识型竞赛
  以知识为内容的竞赛,就是知识型竞赛。这些知识可以是成语知识、词语知识、文学知识、生活知识、法律知识、动植物知识等。知识竞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如学习“走近法律”时,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的竞赛活动:分小组让学生归纳你所知道的法规有哪些?并说出相关知识(适用范围、对象、作用等)。从而使学生在竞赛区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广度、深度,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2.表演型竞赛
  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演方式为主来体现的竞赛,就是表演型竞赛。这种竞赛,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的感受。如学习“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时,为使学生理解自信、自卑、自负的区别与联系,设置一个表演型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自编一个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在一次考试中得了满分后不同表现的节目,并现场表演出来。通过表演,使学生明白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在同一事物上的不同表现,分析他们在学习,交往和处理问题等方面有何不同,深刻理解自信者、自负者和自卑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自己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3.辩论型竞赛
  以辩论的形式开展的竞赛,就是辩论型竞赛。这种竞赛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应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学习“身边的诱惑”这一教学内容,设置一个辩论型竞赛活动:“男女生擂台赛――游戏的利与弊”,以男同学为正方,认为电子游戏利大于弊。以女同学为反方,认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通过辩论,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论证,举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子游戏利与弊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今后在面对游戏的诱惑时应该怎样做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电子游戏之利,去尽量克服电子游戏的弊端。
  4.游戏型竞赛
  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竞赛,就是游戏型竞赛。这种竞赛活动让人趣味盎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感悟理解所学知识。如学习“新集体,新面貌”时,设置一个“拉彩球”的游戏竞赛:在一个大肚窄口的玻璃瓶中装入六只彩球,每个彩球用细线连接到瓶口外。学生六人一个小组,一人手持一根连着彩球的线,口令下达后,以最短时间六只彩球全部拉出的小组为优胜组。游戏结束后同学们会发现只有大家相互合作,以一定顺序依次拉出的小组用时最短,如果大家都争着拉,那么谁也无法拉出来。这个游戏竞赛,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学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只有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才能在竞争中共同进步。一个群体的各个成员只有不斤斤计较个人的荣誉得失,把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当作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这样才能避免内耗,嫉妒和猜疑,把新集体建成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新集体。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展课堂竞赛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课堂竞赛活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和过程,调节教学课堂气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开展课堂竞赛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堂竞赛活动,涉及范围广,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做好课前搜集整理材料、搞好比赛筹划、设计实施程序等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活动开展才能有始有终,否则,会出现比赛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制定切实有效的比赛规则
  课堂竞赛活动不仅仅是游戏、表演、辩论,而且是竞赛。游戏的秩序是不可草率行事的。必须有规则、标准、要求等。否则,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无章可循,乱做一气,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3.及时评比、讨论、感悟,才能升华主题
  课堂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评比,对同学们的表演、辩论等情况进行评选,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成绩,说明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升华主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文科.2008,11.
  [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
  `[3]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