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技能大赛,在线课程推动教学改革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技能大赛,在线课程推动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1:24 影响了:

   [摘要] 本文以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为依托,结合IT行业就业需求结构,总结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应做的课程改革,力图推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就业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难题。自上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已经由2001年的114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650万人,5年累计相当于一个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人口。尽管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面对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学生。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初在以就业为主要工作目标的推动下,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已突破200万人。
  一、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学者Krumboltz认为,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是对决策过程不满意,或是与职业相关的经验学习不够,或是个体进行职业决策时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整套的系统方法。正如学者Krumboltz所述,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外在和内在两种因素。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形式和国家的政策方面,譬如国际金融危机、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高校教育和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方面。但究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内在因素,即供需结构的不匹配方面,毕业生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和企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岗位能力存在差距等。
  这种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经验需求不匹配。搜索智联招聘网8月15日的信息,计算机软件相关职位竟达18552个,数字令人欣慰。但是招聘条件却让毕业生望而却步,每个职位的招聘条件中都含有“具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很显然,这是应界毕业生难以具有的条件。其二是知识结构不匹配。譬如IT业中软件工程师、软件分析师、软件测试师等白领岗位需求量仍然很大,相对软件编程人员多如牛毛,需求空间很小。而在校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各种语言,对《软件工程》等比较抽象的课程不闻不问。其三深度与广度不匹配。在IT行业,往往需要的是在某一领域语言精通的人员,而大学生学的语言较多,譬如C语言、VB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等多种开发软件都在学习,但都是泛泛了解、应用,而不能精通,不能解决高难问题。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大学毕业生和现实的工作脱钩,如何解决这些不匹配现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政协委员何水法建言:加强专业适用性,首先是学以致用,要有明确的适用性规划。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应立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之适应IT业就业需求。
  1.结合开放式教学和分层式教学,培养特优IT人才
  开放式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公开学期教学大纲、进度、内容等相关教学材料,学生可针对每次授课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可参与到教师授课案例的设计,可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和作业内容等。分层式教学方法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成绩,分成特优组、创新组、基础组,教学中分层管理。开放式教学和分层式教学的结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不受限制,有侧重、有选择地实施,因而能适应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设置一般是4+2教学模式,即4学时(2次课)理论教学配2学时(1次课)的实验教学,且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均有固定的教学时间。这种形式的教学与实验的配置,具有课程教学明确、易于管理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原因如下:理论教学是枯燥的、记忆性的,有些知识点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上机动手验证它,这样即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4+2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验证活动存在脱节现象。所以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理论教学均应安排在计算机实验机房中实施,验证性实验由理论课上完成。
  3.结合实验内容与实践环节,丰富工作经验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之后还会有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在传统的实验和实践内容设计中,均是各自为政。实验内容由实验员或任课老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内容往往是全体专业教师参与。从内容设置上来看,实验和实践是脱节的,内容往往是不相干的,也没有连贯性,这不利于实践环节的实施。实践环节需要教师设计题目,学生按要求选题并自学一些课外内容来实现一完整软件系统。面对实践题目,面对种种要求,面对一个在规定时间内要从点滴做起的系统,学生不知所措,势必造成部分学生知难而退。针对这种现象,在设计实验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实验内容应具有设计性、连贯性,可把实践题目分解成几类小题目溶合到实验内容中,学生可积累每个实验成果,最后在实践环节中只要穿针引线,即可集成成一个软件系统的雏形。
  三、总结
  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使课程体系、资源配置与教学模式得到全面的整合,形成一个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又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结构,做到课程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就业能力,丰富知识结构,积累了独立工作的经验,提高了大学生就业几率。
  
  参考文献:
  [1][1]Phillips SD , Pazienza NJ.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Assessment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Decision Making[M].New Jersey :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
  [2]丁艳清,何东.计算机语言类课程考试模式的优化[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0,9(13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