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ak96透析机教学视频
 

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ak96透析机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19-01-23 03:49:48 影响了:

  摘要: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往往显现为语言与文化的游离、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艺术与科学的混淆。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三对矛盾的分析,明晰相互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达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翻译;教学;语言与文化;艺术与科学
  
  一、语言与文化的游离
  
  翻译行为是立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社会行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一起交往,必然离不开交流,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此时不同的语言自然就成了交流的障碍,这就需要翻译这样一种行为将语言进行转换,即由一个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将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人类的思维是息息相通的,但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三因素却会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观念体系、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自然就会在文化和语言上体现出来。语言往往是与文化同步发展,而文化的发展也依赖着语言的支撑,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我们可以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而窥见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顾嘉祖、陆升,1990)正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文化交流都必须以翻译为前提,离开了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傅敬民等,2005)
  翻译教学中固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学生经常会在翻译实践中感觉荆棘满布,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而形成的译文却是漏洞百出。究其原因,除了诸多因素外,“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王树槐,2001)。学生初学翻译时必然会急于求成,教师也常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忽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地在翻译教学中促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游离性,换句话说,就是只顾分析语言的表面意思,而疏于透析文本中语言的文化因素、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致使译文与原文文化脱节,造成一种语言空壳,影响了原文意思的正确传达。分析起来,造成语言与文化关系游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转换模式中思想的丢失。翻译教学中,正常的认知模式“文本――思想――译文”常常被“文本――译文”替代。学生在这样的模式影响下,潜意识地以“文字对等”的方式逐字�译,失去了对整个文本中原作者思想的把握与领会。(2)原文文本词汇意义中文化信息的忽略。文化信息中充分反映着文化差异,诸如自然条件的差异、生活习俗的差异、观念体系的差异、传统文化形成的差异。教学中如果忽略这些差异,自然就会造成原语文化的丢失。(3)翻译策略选择中偏向重归化轻异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的选取涉及到翻译者的观点与立场,同时也涉及到文本风格、体裁、内容等的需要。但翻译教学中常出现重归化策略的倾向,导致学生不敢轻易将外来文化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引入译文中,这极不利于对外来语言文化有益成分的吸收。
  综上所述,翻译教学始终要贯穿一个观点:“译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且是两大片文化。”(周方珠,2005)只有在翻译教学中贯穿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的基本观点和在翻译实践中突出隐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因素,方能使翻译的社会行为功能得以实现。
  
  二、理论与实践的对立
  
  理论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归纳总结出并用以指导实践的系统论述。翻译理论是人们在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有关翻译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中国长期以来的翻译实践较多重视翻译体验,习惯于从翻译感受中得出结论,而难以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翻译研究,并建立起系统的翻译理论。如傅雷(1985)明显倾向于将翻译的焦点放在“实践”上,为此他曾举例阐述:“曾经见过一些人写翻译理论,头头是道,非常中肯,译的东西却不高明的很,我常引以为戒。”然而,翻译学(或称译论)迄今已形成系统科学,并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也已经深深感悟:仅靠翻译实践“技艺”进行翻译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在高校翻译教材编写中,大都会涉及到翻译理论问题,编者一般习惯于在全书前面部分介绍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历史和与之有关的人物,并在接下来的各章节中分别以某一项理论的原理对某一翻译技能实践进行套用阐述。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也常常会按照教材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有关理论。但从实际情况看,理论内容通常会使课堂枯燥,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状况。这种对立性较多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翻译课程的考试一般不会专门对理论的内容进行测试检查,而重在检查实际的翻译动手能力,这就导致教师可能忽视理论的讲解与传授,导致学生可能忽视理论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自然形成了将时间花费在理论上不如花费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上的认识误区。(2)由于学生处于学习翻译的初级阶段,对于翻译实践尚未形成一种理性上的感悟,借鉴前人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本应会对其产生指导作用,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翻译行为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常常是一下笔就去想该以何种理论应用于这一句的翻译、该用何种方法去翻译这个句子,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翻译积极性和主动性。(3)根据课时的安排,翻译课堂教学上讲解理论的内容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往往是点到为止,浅尝辄止,但到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之时,又常常会感到学的东西太少、学的东西太浅。
  从哲学的观点来分析,以上几点涉及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立的矛盾不会一下从翻译教学中消失。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翻译理论的立足点在于研究和探讨翻译自身的内在规律,并帮助译者掌握这种规律,从而致力于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我们需要通过努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合点,做到重理论而不拘泥于理论,重实践而不停留于实践,以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又以翻译实践检验翻译理论。
  
  三、艺术与科学的混淆
  
  翻译课堂教学一开始必然会涉及到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人们把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看,就会在追求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笔调、风格、韵味、精神等因素之上。如果人们把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看,就会在研究中注重将现代语言学的成果运用于其中,以客观、精确、对等作为追求的目标。初学翻译的学生往往对于翻译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的问题产生混淆,难以厘定。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他们中有的人一旦接触翻译实践,就以为翻译的艺术性就在于用华丽的词藻将译文堆砌而成,就在于尽可能地用四字结构来表达,于是,他们制造出一种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译文。也有的人对于翻译的科学性问题理解狭隘,在翻译中追求两种语言的机械对等,译出的语言生硬晦涩、诘屈聱牙,让人难以读懂。翻译究竟属于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常常给翻译教学带来困惑。其实,应该以客观的科学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的翻译工作者中许多人拥有着造诣高超的文学鉴赏力,他们的文学艺术优势决定了他们对翻译的艺术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将翻译行为视为艺术的现象并不少见。如罗新璋(1984)提出的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为主线的翻译理论体系则明显体现了文艺学派的主张。然而,时代的发展促进着翻译理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翻译学形成一门科学早已应是不再争议的事实。金�(1998)指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其复杂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就其必须适应两边的规范性这一点而言,仍然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尤其是现代信息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语际交流的复杂规律,这些都是显而易见地表现了翻译学的科学性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对翻译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这就是,“翻译本来就是一个既有科学性的客观规律而又必须依靠艺术眼光的活动。”(金�,1998)在此认识基础上,只有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体现和阐述翻译既具艺术性、又具科学性的特性,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能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翻译文本在凸现严肃的科学性中却不失充满韵味的艺术性。
  
  责任编辑 陈立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