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2007,高校学费的拐点 函数拐点
 

2007,高校学费的拐点 函数拐点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7:19 影响了:

  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2007年录取的新生总数超过567万人。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资源短缺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学费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终于在2007年,新学年,学费有了新气象。
  
  公办高校学费没有上涨
  
  9月,正是全国各地高校开学的日子,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朱华有些激动:“去年大一时的学费是5800元,今年我们的学费统一下调了800元,听说国家出了新规定,来规范学校收费!”
  记者从全国多个地区了解到,今年公办高校的学费没有上涨,甚至还有部分高校调低了学费。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强调,根据新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学费设限
  
  7月6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向社会公布了114所中央部属高校的学费标准,同时对高校收费、公示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并明确要求,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高校收费政策进行全面清理。
  在114所高校中,涉及北京市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35所高校,其收费标准都按照各校各专业一一列出。按学分制收费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教育收费项目属于全国性行政事业收费项目,除国务院规定或经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批准外,其他任何部门、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都无权出台新的教育收费项目。
  根据国家部署,各个地方纷纷行动起来,制订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并积极监督落实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对高校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收取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自治区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学校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来实现效益,“面对物价上涨,学校一定要从稳定学生的生活、学习上进行考虑。”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黄院长说,作为学校,应靠自筹资金维持正常运转,将费用通过提高学费转嫁到学生身上是不合适的。
  大学收费真的能够保持稳定吗?
  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杨周复强调,虽然学校的培养成本与物价上涨有关,但学校收费标准的制订与物价“不挂钩”,而是按照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这在1996年制订的高等学校收费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我国高校目前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如果培养成本因物价提高而增加,国家财政会适当增加对高校的拨款,教师上调工资也靠国家拨款。
  
  部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学费上涨
  
  在全国公办院校收费普遍稳中有降的形势下,部分独立学院及民办高校却出现了学费上涨的情况。
  湖南省某民办高校的大部分专业都在原来的收费基础上增长了500元。在重庆市,也有多所独立学院及民办高校的学费有所上浮。
  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中的各级各类学校,这只是针对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并不包括在内。后两类高校的学费和住宿费在当地物价部门的核准下,可以适当上浮。
  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称,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收费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国家投入,所以办学经费全部转嫁给了学生。基于教育均衡的考虑,国家和高校应设法降低这些学校的学费。
  
  社会对“绿色通道”的客观需要
  
  2003年7月,陕西合阳县政府招待所经理、县政协常委党宪宗历时3个月,对百余户供养大学生的农家进行了调查。他撰写的20万字的调研报告让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垂泪。他说:“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约1.2万元,4年近5万元,而合阳县农民人均每年纯收入在1400元左右。即使一个3口之家辛劳10年,也未必能支付一个孩子读4年大学的费用。”
  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一个农村的高中生考上大学,除了路费,基本上不用从家里带走一分钱。而1997年考上大学的考生,其录取通知书上显示的费用通常是三四千元。进入21世纪,学费更是步步上涨,很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
  党宪宗对记者说,在农村的的确确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为供养大学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所以,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对“农民供养大学生难”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关注,降低高校收费标准,畅通“绿色通道”。
  
  从数据看学费的高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王善迈主任的研究表明,1993年至1997年我国高校学费增长率为27.65%。1999年高校年生均学费增长至2769元,比1998年增长了40.3%,学费也占到了当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13%。2000年生均学费达到5000元左右。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一个农民干13年才能供1个大学生》一文中,计算出按照2004年生活标准,我国城镇居民需4.2年纯收入,农民需要13.6年纯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2007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1852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6.1%的民众认为大学学费“太高了”,有43.7%的人认为大学学费应该“按照公众实际承受能力收取”。
  调查内容中,有一项是请受访者给自己所受的大学教育估价。结果显示,28.6%的人感觉每学年1000-3000元是个比较合理的价格;18.5%的人认为大学教育每年仅值“1000元以下”。即共有47.1%的受调查人认为学费每年3000元以下可以接受;21.4%的人可以接受每学年3000元-5000元的学费标准。
  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我国学生学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家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大学学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约25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是居民收入增幅的10倍。
  在各级教育中,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增加最快,但是由于学生数量的增速更快,因此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下降。
  与此同时,居民个人对大学教育的投入却不断升高,每年的生均花费都要增加1000元以上。
  家庭负担加重,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更让低收入人群不堪重负。“对于低收入居民来说,读书是改变青年人身份和命运的捷径,但由于成本太高,致使大量青少年中途不得不退出。”《报告》执笔人之一方奕这样说。
  
  学费标准如何定
  
  研究教育问题的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坦言,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也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学费标准不仅偏高,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和借口被不断突破,使贫困家庭雪上加霜。
  舆论界有这样一种声音――应该参考农村收入确定大学学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拿农村平均收入来对照高校学费应该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它关系到最基本的公平。以大部分农民的年收入衡量学费,是对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民意的考量,以及对他们生活、发展的基本关注。
  教育专家江小惠认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必须要考虑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二是能力支付。她认为,应分层次地划定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鉴于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我们不能普遍提高学费标准。分层次就是提高一些办学层次高、教育成本高、毕业后个人收益高的学校及专业的学费,使高等教育经费得到合理补充。”
  
  决策者、校方各有苦衷
  
  一位北京部属院校的负责人对记者说:“高等教育是劳动密集型的非生产部门,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经费,要提高质量和引进教师,必须不断增加投入,因此办学成本就会不断增加。几年扩招,需要新增大量教学设施,高校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也只好通过不断地提高学费来缓解高校的财政危机。”
  某沿海省份的一位大学校长坦言:“高校为提高科研水平,都鼓励教师搞课题。科研成果增加了,但科研费用也不断增加。所以高校成本攀升有其客观性,但是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同时,政府投入不足也是各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情况确实如此,目前维系我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差额部分仍是靠收取学费来填充。
  现在,政府财政投入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成为学费变革中最为关键的问题。2007年,财政部文教司起草的教育经费财政分担比例的方案已经初步制订完毕,但至今没有公布。“最好不要把4%、5%(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写进去。如果无法完成,会很被动。”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说,“这有可能是一厢情愿,财政上可能不会给教育那么多的支持。”
  
  学费的未来会怎样
  
  高等教育学费居高不下,改革势在必行。今年1月,江苏省高校率先实行学分制收费。学分制收费办法有按照学科收费的专业学费和根据课程学分的多少收取的学分学费,两项均不得超过年学费总额。目前江苏、四川等地高校已开始实行学分制收费。
  2月26日,北京市教委宣布今年选择15所高校(包括市属院校和部属院校)试点实行按学分制收费。据介绍,学分制收费是在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学年制学费的前提下,将当年学费根据专业所需完成的学分进行折算,累计交付。按学分制收费后,学生如补考不合格,需交费重修。这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时,高校根据学生完成的学分情况收取学费,原本4年的本科学制可以缩短或延长。学分制学费的形成,成为高等教育收费、学制改革的又一个新起点。无疑为我国沸沸扬扬、热度不减的大学高学费风潮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也让千万学子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大学收费制度改革以来,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配套的助学贷款机制来完善。到2004年,全国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有240万,而助学贷款实行五年,却只有80万学生享受了贷款。对此,国务院对原有政策做出了调整。在实行新机制的2004至2005学年,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保障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9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宣布:2007年154亿元助学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资助新政策中的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费,每人每年2000元,能资助约340万学生(约占在校生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奖励面是3%,每年将有51万学生受益。全国90%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也能获得不同形式的国家资助。
  通过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学生不缴纳学费就能报到、上课,然后学校发放国家助学金来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如果仍不能缴纳学费,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随着各地资助方案、相关经费的全部落实到位,一个配套的资助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并开始运作,对贫困大学生来说,这就使学习有了根本保障。
  有关大学学费的喜讯也终于传来:国家作出学费的第一份免单――师范生试行“两免一补”,规定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试点招收免费师范生。今年招生约1.2万名,一名免费教育师范生每年将免交一万元左右的学杂费,包括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意味着,中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现在已经重新返回大学校园。
  学分制收费、完善的大学资助体系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皆已不同程度地实行。高校学费也一改十几年的连涨势头,第一次出现稳中趋降的拐点,这是群众呼声的直接结果,也是国家各部门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阶段性收获。大学学费稳定的好苗头是否能继续延续下去,人们将拭目以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